個人資料
正文

解密文件披露40多年前美參議員閉門激辯越戰內幕(圖)

(2010-07-29 07:52:52) 下一個

解密文件披露40多年前美參議員閉門激辯越戰內幕
2010年07月     來源:中青網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麵稱抗美救國戰爭,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

    眼下,美國正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潭中。據英國《經濟學家》7月22日稱,阿富汗未來的局勢仍舊不確定。伊朗議長拉裏賈尼21日也表示,華盛頓仍在重複過去的錯誤,阿富汗將成為美國的另一個越南。

    為了給美國處理阿富汗問題提供經驗教訓,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7月14日解密了1175頁文件,將該委員會1967年到1968年“執行委員會會議”的記錄公之於眾,其中也包括白宮高官在閉門會議上的證詞。通過這些文件,我們可以一窺美國議員的思維方式。

    1.“當年情況和現在驚人相似”

    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是2004年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的約翰·克裏。《紐約時報》15日稱,1968年,當參議員們正在為越戰激辯時,克裏正在駛往越南的船上。美國《波士頓環球報》15日報道,克裏曾是越戰英雄。1971年,參加越戰的克裏曾在該外交委員會作證,反對這場戰爭。

    《波士頓環球報》稱,克裏之所以解密這些文件,是因為他認為,這些辯論能為解決當下的阿富汗問題及其他熱點問題提供經驗和教訓。克裏在接受采訪時說,當年有些情況和現在驚人相似。在他看來,應該從前輩的處理方式中學到大量東西。

    這些解密文件顯示當時激辯的主要問題是:這場戰爭打成啥樣了?將花多少美元?犧牲多少人?勝利後會是什麽結果?克裏表示:“他們的辯論是坦誠的,問題也很沉重。這裏沒人嘩眾取寵,也沒人刻意作秀,而是真正的政策辯論。”克裏還說,他們能舉辦這樣高水平、有膽識的辯論,讓時下的議員們感受到壓力。

    據美聯社15日報道,克裏讚不絕口地說:“根本想不到在國會的辦公室裏,政策製定者們對這場戰爭竟如此痛苦,竟有如此膽識進行這番對話。”克裏表示,當年參加越戰的軍官現在有些人已是參院外交委員會委員。

  2.推測美會在越戰中越陷越深

    據美聯社15日報道,在越戰正酣時,美國國會參議員對白宮的傲慢痛心疾首,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煩躁不安,對約翰遜政府誤導他們非常惱火。為此,他們就是否告訴美國人民真相、告訴之後會帶來何種後果進行激辯。

    1964年8月1日,一艘侵入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領海的美國軍艦與北越海軍交火。1964年8月4日,白宮方麵聲稱,美國軍艦遭北越魚雷艇襲擊(即東京灣事件,亦稱北部灣事件)。翌日,美國轟炸北越。美國總統約翰遜以此為由勸說國會授權在越南擴大軍事行動。美國國會遂於1964年8月7日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使用武裝力量。美國自此深陷越戰泥潭。

    近年來的曆史學家們得出結論,8月4日的所謂襲擊純屬子虛烏有。

    1968年,正是參院外交委員會對越戰感到極其痛苦的時候,該委員會因越戰問題與白宮關係惡化。外交委員會對1964年的東京灣事件“舊事重提”,對白宮的相關說法表示質疑甚至憤怒。

    解密文件的第290頁記錄了1968年2月的閉門會議,當時的外交委員會主席、民主黨人威廉·富布賴特擔憂地對議員們說,東京灣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匆忙采取軍事報複行動,這沒有任何理由。而政府對於此事的遁詞帶來這樣的問題——如果它要動用核武器,將會怎樣。富布賴特說:“如果這是他們的行事方式,那麽,他們同樣會以此方式來動用核武器。在我看來,接下來他們很可能在不告訴我們的前提下,就動用核武器。”他表示,如果參議員們不像對待宣戰權那樣堅守立場的話,“我就看不出我們的真正作用何在”,“我們就是政府機構中毫無用處的闌尾”。

    來自艾奧瓦州的共和黨籍參議員伯克·希肯盧珀認為,國會議員對行政機構“低聲下氣”。來自愛達荷州的民主黨籍參議員弗蘭克·丘奇說,在民主社會,如果隱瞞真相,你就不能指望人民能進行判斷,而他們的孩子卻在戰場犧牲或即將犧牲。

    來自蒙大拿州的民主黨籍參議員邁克·曼斯菲爾德推測,美國會在越戰中越陷越深,花費也越來越大。“我們處於一個不知道如何跳出的箱子中。”但曼斯菲爾德反對公布質疑白宮的報告。在他看來,公布隻會“進一步撕裂這個國家”。

  3.“別再與朝鮮開戰了”

    另外,1968年1月23日,美國海軍間諜船“普韋布洛”號被在朝鮮近海被朝軍俘獲。“普韋布洛”號上的83名乘員一人被打死,10人受傷。美軍船員被朝方拘押11個月後獲釋。

    解密文件顯示,參院外交委員會在1968年1月23日的閉門會議上拷問當時的國務卿迪安·臘斯克。共和黨籍參議員約翰·舍曼·庫珀正告臘斯克:“我必須要說的是,由於我們正在越南打仗,而和朝鮮也可能開戰,我想,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間諜船被俘事件),而不是使用武力。”臘斯克告訴議員們說,如果華盛頓對朝鮮采取軍事報複行動,朝鮮將會與美國重新開戰,這一點必須鄭重考慮。

    當時,臘斯克告訴外交委員會,他不清楚該船為何被俘獲,但他推測,“這是朝鮮顯示與北越相互支持的一部分,也許是想讓我們從越南分散兵力。”共和黨參議員卡爾·蒙特告訴臘斯克,除非美國結束了當下正在進行的越南戰爭,否則不要試圖再發起任何戰爭了。蒙特還說,正當美軍在越南打仗的當口,這艘間諜船卻如此靠近朝鮮,這是“非常糟糕的”。

    時至今日,“普韋布洛”號軍艦仍由朝鮮控製,並停泊在朝鮮首都平壤的大同江畔,被用來吸引遊客參觀。

    4.美國國家安全局篡改情報

    這些解密文件由美國曆史學家唐納德·裏奇編輯整理。裏奇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表示,由這些解密文件可以看出,參議員們對約翰遜政府越來越不滿。這種不滿情緒在民主黨議員中尤其強烈,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已給約翰遜這名民主黨籍的總統行了很多方便,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在越戰中被誤導。裏奇說,1973年國會參眾兩院通過的《戰爭權力決議案》,就是對白宮的回應。該法規定,不經國會同意,總統無權宣戰。裏奇說,有關國會和白宮之間的宣戰權的辯論,至今仍舊存在,現在的爭論其實是當年爭論的回聲。

    解密文件的第106頁記錄了1968年1月24日舉行的閉門會議,參議員艾伯特·戈爾(克林頓時期的副總統戈爾的父親)說:“如果這個國家被誤導,如果這個委員會、這個國會被誤導,被以某種借口拉進戰爭,使得數以千計的年輕人犧牲,更多的人終生殘疾,這個國家也因此失去聲望,在國際社會上失去道德立場,這樣的後果就相當嚴重了。”

    解密文件的第109頁顯示,參議員們最終並未揪住東京灣事件真相不放。丘奇的話很有代表性,他說,如果委員會證明這次襲擊從未發生,那麽,“我們將會敗壞美國軍隊的名譽,將敗壞總統的名譽,很有可能讓他身敗名裂”。

    據《紐約時報》15日報道,從美國國家安全局退休的曆史學家羅伯特·漢約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沒人揪住這些疑問不放,也許這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下來,他們會沿著這條路走得太遠”。早在2001年,漢約克就得出結論,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官員們故意篡改在此次襲擊事件中截獲的情報,讓其看上去8月4當天確實發生此事。但他說,國家安全局這樣做不是出於政治動機,而是為了掩飾他們此前的失誤。

    很多曆史學家說,即使沒有東京灣事件,約翰遜總統也會找到升級戰爭的理由。另外,總統本人很明顯也曾對此表示懷疑。

   5.質疑過於樂觀的形勢估計

    1968年1月19日,美國國會大廈參議院第116室。來自密蘇裏州的參議員斯圖亞特·賽明頓感喟說:“誰是我們的敵人?”斯圖亞特·賽明頓是著名的鷹派,支持越戰,但他在1968年9月24日的會議上也發出“這場愚蠢的戰爭”的感歎,他非常關注“為這場愚蠢戰爭付出的代價,對經濟會帶來何種影響”。

    解密文件第66頁顯示,在1968年8月1日的秘密會議上,參院外交委員會的一名負責人卡爾·馬西直言不諱:“麥克納馬拉先生(當時的國防部長)誤導了委員會。”

    第224頁則顯示,1968年2月1日,在參院第116室,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民主黨籍參議員約瑟夫·克拉克就越南之行舉辦報告,此前他專門到越南進行“尋求真相之旅”。他在會上說:“如果沒有我們的支持,我不相信這個政府(南越政府)能維持太長時間。但我完全確信人民並不在乎誰獲勝,他們隻是希望不被打擾。”

    解密文件也顯示,參議員們對過於樂觀的戰爭形勢估計表示質疑。在1968年2月7日參院外交委員會的執行委員會會議上,參議員約翰·舍曼·庫珀不客氣地說:“我相信,現在的情況比他們所告訴我們的,要糟糕很多。”(《青年參考》/陶賦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