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南海艦隊殲8首次攜3個副油箱實施空中加油(圖)

(2010-06-08 14:41:38) 下一個

南海艦隊殲8首次攜3個副油箱實施空中加油
2010年06月   來源:解放軍報

 

南海艦隊殲-8戰機實施空中加油。

    6月4日清晨6點,記者跟隨參加空中加受油訓練的飛行員一起來到起飛線。這是南航某部加受油訓練的最後一天。空中加受油訓練科目是國際航空界公認的高難科目,因對飛行人員飛行技術、心理素質要求極高,加受油訓練組織難度相當大,海軍、南海艦隊和南航派出了三級工作組指導飛行訓練。

    6點40分,隨即一顆綠色信號彈劃破長空,起飛線上的戰機轟鳴著開始啟動。

    6點45分,龐大的加油機緩緩地滑出停機坪,加入跑道,加油機機組向指揮員請示:“起飛!”“即時起飛!”指揮員命令道。有“海天大鵬”之稱的兩架某型轟炸機改裝的加油機首先呼嘯著直插雲空。

    6點50分,兩架高空高速殲擊機拖著長長的尾焰編隊起飛。

    6點20分,兩架殲擊機經過長途奔襲與某空域待命的加油機會合。28號加油機的指揮員胡波向受油機飛行員通報:“我已發現目標,左後xx度”!受油機飛行員團長邱伯川聽到通報後回答:“發現目標,13號請示加入編隊!”指揮員回答:“13號可以加入編隊!”

    “明白!”隨即長機邱伯川帶領僚機李凱加入編隊!

    按照原計劃的超密集編隊飛行,隻見兩架國產某新型殲擊機從加油機身後慢慢趕來,殲擊機與加油機的距離越來越近,高度差越來越小。隨著距離的跟進,加油員胡波感覺到飛機機體的顫抖。

    加油員胡波和劉先鋒摒住呼吸,他們緊盯著加油機的吊艙和受油機的空速管之間的間距。要按照超密集編隊飛行,加油機的領航員猛吸一口氣,他調整好呼吸。他知道,要保持好狀態,受油機的機翼尖與加油機的機體相距都很近。加油機的尾翼與殲擊機的間咫尺之遙,這對飛行員的技術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挑戰。

    “注意修正狀態,飛機尾翼有擺動。”加油員胡波沉著地通知加油機駕駛員。“保持高度,控製速度!”胡波利用無線電和受油機上的飛行員相互交流著。不時提醒加油機駕駛員控製好高度、速度。殲擊機慢慢地貼近加油機。此時,胡波集中精力一邊看著吊艙、一邊看著高度表和速度表上顯示的數據,通過無線電與本機組人員溝通。

    “注意保持狀態!”

“高度好、速度好,開始對接!”加油機上加油員胡波和殲擊機上的飛行員協調之後,開始了空中對接。仿佛看見兩翼下的受油管慢慢地與殲擊機上的輸油管緩緩地連接上,緩緩地舒了口氣。

    加油機指揮員指令:“xx號開始工作,放軟管!”龐大的加油機下,緩緩地伸出兩條軟管,軟管前麵猶如兩條“水母”,隨著氣流的變化有些抖動。

    “對接成功!”這時,他能明顯地看出加油機的尾翼與殲擊機緊挨著。

    這次,該團首次組織戰機攜帶三個副油箱加受油訓練,比以往飛的更遠,但是難度也更大,在茫茫大海上,沒有地表和參照物,完全靠飛行員目視觀察,仰頭是藍色天空,低頭是藍色大海,在這種海天一色的環境下,注意力和精力分配不當,很容易發生錯覺和空中相撞,造成嚴重的事故。

    “保持高度、控製速度,開始受油。”

    6時26分,團長邱伯川和飛行員李凱雙雙屏住呼吸,溫柔的調節著手中的駕駛杆,此時速度既不能大又不能小,速度大了,會和加油機相撞,速度小了,會長時間對接不上,殲擊機燃油耗盡。

    團長邱伯川首先報告:“請求對接!”“可以對接!”

    團長邱伯川柔和地使用油門和操縱戰機,受油探頭在一點一點的向加油管錐套靠近,5米、4米、3米、2米、1米…。.隻聽“嚓”地一聲輕響,受油探頭精準的插入加油軟管的錐套內,加油機尾部的通信員指令:“輸油!”受油機座艙內儀表盤上綠色指示燈開始閃爍,輸油工作正常,經過數十秒後,數噸航油加注完畢。

    時30分,團長邱伯川請示:“脫離!”隻見邱團長一個漂亮的向左壓杆動作,戰機與加油機脫離編隊。此時,加油機右側的僚機飛行員李凱請示:“對接!”經過數十秒鍾的輸油,航油快速的得到補充,他們分別駕駛戰機繼續向遠海方向奔襲,對我南海進行巡邏。

    就在他們加入編隊的同時,機場上又有加油機和數架殲擊機起飛。

    上午11時40分,隨著最後一架殲擊機的安全著陸,該團參訓的13名同誌,全部完成攜帶三個副油箱空中加受油訓練任務。某飛行團參謀長李祖玉介紹說,這次加受油訓練促進了團隊整體遠海作戰能力的提升,也標誌著該團空中加受油訓練走向常態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