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宋曉軍:日本全麵對華戰爭前的中國學生就業

(2010-03-04 09:44:36) 下一個


最近經常有人與聊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有人問我在《中國不高興》中寫的一段話:“從現在開始,他們(指年輕人)又要經曆中國經濟被美國金融綁架的痛苦,這種痛苦很可能成為他們畢生最深刻、最難以忘懷的記憶。”是什麽意思?我說主要是產業結構過於扁平化,而高校擴招大都是“文、經、管”這種節省教學資源的專業,同時理工科很多學生的專業又有多少能與國有自主產業對口呢?
    1937年,中國進入了危機的一年。我手頭剛好有一本1937年6月10日、也就是距離“七·七事變”不到1個月時間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教育雜誌》,這期雜誌上有一篇由陸覺先、趙廷為撰寫的《中國的生產教育》一文。文章開頭是這樣寫的:            

  

                                  中國的生產教育

                                      陸覺先、趙廷為 

   中國自受國際資本帝國主義的武力、政治、經濟、文化等侵略以來,自身的社會便在畸形的發展過程中,供列強無厭足的敲骨吸髓,既未跟著歐美資本的生產的路子跑,又不知自己去另闖出路,擺脫國際資本帝國主義的羈絆,還是隻向著不生產的不節儉的浪費方麵奔走。於是有資產者把全由直接剝削而來的大量資金,聚集起來,不願作生產事業,隻知斂取利潤以自肥,作個人享樂,甚至把數千萬的現金送到外國銀行去保險,間接幫助外國資本家剝削中國人民的汗血。這在國際資本帝國主義一方麵來說,是得了極大的便宜,即利用我們的大宗遊資,變為生產的資本,複以廉價來收買我國的原材料或勞動力,製造出商品,再用貿易的方式對我們實行剝削;但在中國一方麵來說,卻不僅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白白斷送了整千萬生產的資本,而且還受了國際資本主義的貿易方式的剝削,加速地促進了我國農村的破產,工業的衰落,商業的調敝,而使中國的整個產業界,幾乎很難有抬頭和發展的希望。

    中國產業界既如此不景氣,當然無由容納大量的具有生產技術的人才,同時他們莫不中了傳統教育的思想的遺毒,對“學而優則士”的觀念,還沒有打破。因而學工程的、學采礦的、學紡織的等等,多跑入政軍學三界。據何清儒氏的調查(注一):職業學生就業的,占74%,而能用其所學的,仍屬極少數,便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可是軍政學三界容納人才究竟有限,學校的畢業生還是逐年增加,人浮於事的現象,日益顯著,於是奔走、鑽營、擠軋、為謀生上所必要。另一方麵事業的學生多半在城市裏已染上了奢侈的惡習,不大願意還鄉去從事農村或其他社會工作,其結果往往流浪在城市裏,成為高等流氓;就使甘願還到農村服務的,莫不裝束入時,享用奢侈,其結果不過替帝國主義做推銷員,實無異使生產加速地降低,而浪費一天天地增加。還有占絕對多數的農工,他們終日勞動,尚難溫飽,當然也有時間去受教育;同時其子弟的入學費用,不但無能力擔負,而且還要犧牲他們的寶貴的應該用於求學的時間去幫工,以維持一家的生計,結果民眾與教育絕緣的程度,使日甚一日……

    以上就是1937年研究教育的人寫下的文字。


2009-0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