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媒體曝美國防部官員私建情報網搞暗殺

(2010-03-19 10:14:19) 下一個

美媒體曝美國防部官員私建情報網搞暗殺
2010年03月      來源:中青網

據中青在線-《青年參考》報道,美國國防部官員秘密聘請私人公司組成暗殺網絡,專門暗殺活躍於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叛武裝分子。而這些私家公司雇員往往是中情局前特工或是美前特種部隊成員,他們通過當地的線報,鎖定目標,然後派人暗殺。但是,這種在外國作戰區派遣“詹姆斯·邦德”從事暗殺活動的做法,是違法的。美國《紐約時報》3月15日以美軍官員和商人為消息來源,對此進行了獨家披露。

    建立秘密線人網絡

    《紐約時報》記者戴克斯特·菲爾科斯和馬克·馬澤蒂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來獨家報道稱,據不願公開姓名的駐阿美軍官員及商人透露,美國退役陸軍軍官邁克爾·D·弗朗以官方情報搜集項目為掩護,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建立了一個秘密線人網絡,協助美軍追蹤武裝嫌疑人員並實施“定點清除”。

    弗朗雇用中央情報局前特工和美軍特種部隊退役官兵搜集情報,其內容包括武裝嫌疑人員行蹤、武裝人員營地和阿富汗部族地區地形,再把這些情報提供給美軍和情報官員參考,以確定是否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實施精確的“定點清除”行動。

    一段時間以來,盡管中情局和軍方通過遙控的無人機打擊“基地”的報道鋪天蓋地,但在接受采訪時,一些美國官員對這個秘密的間諜網絡卻表示疑惑。這些官員說,該網絡的運轉資金可能來自美國政府在阿、巴兩國搜集正常情報的項目。這些官員告訴《紐約時報》記者,他們不清楚弗朗建立秘密線報網絡受命於哪一個部門,網絡運轉的監督工作由誰負責。

    據分析人士介紹,一般來說私下雇用間諜是非法的。據稱在巴基斯坦藏匿了不少基地組織成員和塔利班領導人,秘密使用私人承包商,幫助美軍繞過了巴方有關禁止美國軍事人員入境實施行動的規定。

    《紐約時報》引述一些官員的話說,弗朗的行動現在似乎已被叫停,他正在接受美國國防部的一係列調查,其中包括合同欺詐。

    即使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這樣的神秘地區,弗朗從事行動的情節之複雜,也頗為引人入勝。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弗朗雇傭的這個神秘的中情局前官員,在該局眾多著名事件中,都扮演重要角色。

    一名美國政府官員接受采訪時說:“盡管沒有合法情報,一些行動會被搞砸,但在戰爭區,雇用一些自由職業者裝扮成‘詹姆斯·邦德‘,完全是個餿主意。”

    但弗朗是從最高指揮官那裏獲得許可,還是他自己擅自采取的無法無天的行動,到現在仍舊是一團迷霧。有關他的一切活動,都是在采訪該地區的美國軍方和情報官員以及商人的基礎上了解的。這些人堅持要求記者不得透露他們的名字,因為這個案件很敏感,並且還在調查之中。

    美國戰略司令部負責監督弗朗從事的工作,但該司令部的女發言人凱思琳·庫克上校拒絕向記者提供找到弗朗的途徑,因此記者無法采訪到弗朗本人。軍方官員說,弗朗是退役的美國軍官,現在是在美國國防部駐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軍事基地的全職雇員。

    弗朗的“生意”全球開花

    退役陸軍軍官邁克爾·D·弗朗絕非凡人。他有豐富的“心理行動”經驗。所謂的“心理行動”,實際上就是指在戰爭中如何運用情報。弗朗的“生意”在全球遍地開花,包括伊拉克和巴爾幹地區。現在誰也不清楚弗朗是什麽時間開始這類行動的。但不少官員可以證實的是,在2009年夏天,他的業務量急劇膨脹。在那時,弗朗和其同事已經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線人網絡。這些人的任務就是幫助確定疑似武裝分子的行蹤。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多名政府官員相信,弗朗可能把原本用來收集阿富汗社會和部落情報的資金,偷偷改用在追捕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地區激進分子的用途上。一些官員表示,他們不清楚這些行動是否真正導致一些武裝人員死亡。但是另一些與此行動有關的人則表示,這些情報確實幫他們殺死了武裝分子。軍方官員還表示,弗朗經常吹噓他將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情報網絡提供給高級軍事官員。例如,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一群疑似武裝分子用騾子運火箭,被識別後遭清除,這就是他的“傑作”。

    並且,至少有一個與弗朗共過事的美國政府承包商去年承認,他親眼看到情報被用來攻擊武裝分子。承包商羅伯特·揚·佩爾頓寫過很多戰地方麵的報道,去年與弗朗在阿富汗共事。佩爾頓說,美國政府雇用他收集關於阿富汗的情報,但弗朗“不恰當”地利用他的成果,“我們提供情報,以使他們更好地了解阿富汗,但沒想到這些情報被用於殺人。”

    按照佩爾頓所說,佩爾頓自己和曾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新聞主管的伊森·喬丹,受雇於軍方,開辦了一個網站以便政府能更好地了解阿富汗地區的局勢。但現在,駐阿的高級軍方情報官公開說,這些情報已經被扭到追捕恐怖分子的方向上去了,這沒有起到讓他們了解該國的作用。佩爾頓還說,原本用於該網站的數百萬美元,被弗朗轉用於搜集潛在攻擊目標的情報上了。按佩爾頓所舉的例子,他發布在網上的一個視頻被利用了——用於美軍在巴基斯坦南瓦濟裏斯坦開展的打擊行動中。

    在弗朗雇用的搜集情報的承包商中,有一個叫“國際媒體公司”的。該公司由前特種部隊的幾名官員經營。另一個是“美國國際安全公司”,這是一家位於波士頓的公司,由邁克·泰勒所開,他是前綠色貝雷帽成員。泰勒在接受采訪時說,該公司曾雇用一個名叫杜安·克拉利芝的人。據他介紹,此人是中情局的前高級官員,他參與了近30年來中情局的很多活動,包括伊朗門事件(上世紀80年代美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從而造成裏根政府嚴重政治危機的事件)。但接受采訪時,克拉利芝矢口否認與弗朗有任何聯係。

    弗朗的舉動激怒中情局

    美國一些官員認為,弗朗的能耐並不大,但弗朗的舉動仍然激怒了中情局。去年秋天,中情局駐喀布爾的負責人向五角大樓檢舉弗朗的種種違規行為。具體是什麽,外人無從知道。但是,從那時起國防部開始對他進行調查。

    據稱,弗朗在2008年年中,曾經負責雇用私人公司搜集情報,包括阿富汗的政治和部落文化方麵。政府為此出資2200萬美元,其中一些錢被用於“國際媒體公司”中。該公司的網站顯示,它的高級管理人員中有不少是特種部隊的成員,包括來自反恐作戰特遣小組——三角洲部隊的突擊隊成員。自2001年“9·11”事件以來,該部隊經常派員追蹤並殺死可疑恐怖分子。直到最近,該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中還包括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前司令戴爾·戴雷將軍。

    佩爾頓還稱,弗朗有一次告訴他說,他的承包商們都是“我的傑森·鮑恩”(注:傑森·鮑恩是影片《諜影重重》的男主人公,超級間諜和刺客)。軍方官員說,弗朗偶爾會向上司炫耀他能夠調遣中情局前高級官員克拉利芝。去年夏天,弗朗說,他與克拉利芝合作,確保據信遭巴基斯坦武裝分子綁架的美國士兵鮑·博格達爾的安全。

    《紐約時報》最後披露說,2008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新聞主管伊森·喬丹和他的搭檔佩爾頓,主動想出幫政府搜集情報的主意。他們將此想法告訴了後來成為美國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的大衛·麥基爾南將軍。他們提議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為美軍和私人客戶建立一個新聞和分析網站,幫助他們了解複雜的地區環境。在阿富汗,該網絡取名叫“阿富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縮略稱呼),由美軍提供資助。當喬丹向麥基爾南將軍遊說時,弗朗也在場。當麥基爾南同意此建議後,弗朗說他可以尋找財源。而喬丹說,其實後來弗朗沒幫什麽忙,每當向弗朗尋求幫助時,他總是說,錢被用在別的地方了。

    據美軍駐阿富汗的戰略信息主任史密斯說,2009年,史密斯到喀布爾後,立即表示反對資助“阿富巴”網站,認為該網站的內容往往指向針對個人的打擊行動,而且,中情局也反對這種做法。但史密斯回憶說,弗朗堅持要求資助該網站,逼得他不得不對弗朗說:“我們對此沒興趣。”最後,弗朗建議提供給史密斯一些在“國際媒體公司”供職的人。但即使這樣,也還有大約1500萬美元沒花完。“我不知道餘下的錢哪去了。”史密斯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