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馬巴胡赫遇刺:新一輪中東亂局的序曲?

(2010-03-09 07:07:47) 下一個

馬巴胡赫遇刺:新一輪中東亂局的序曲?
2010年03月           來源:瞭望

讓溯起來,人類政治暗殺的曆史已經長達三千年。史載,第一位政治暗殺女殺手是古代以色列的雅億。《聖經》中記載是,她將敵方首領誘入自己帳篷,灌了新鮮牛奶之後,用固定帳篷的木樁擊碎了敵酋的腦袋。

    如此說來,已經被媒體廣泛報道的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高官馬巴胡赫在迪拜遇刺,盡管有關幕後凶手的調查和猜測一直沒有停止,但很可能,這起事件是三千年前曆史的最新翻版,而且其中同樣有女殺手的詭異身影。所不同的是,到底人類已經到了電視時代,最隱秘的政治暗殺也在案發不久就被“生動”呈現。2月15日,迪拜警方公布了暗殺所發生的飯店的閉路電視錄像資料,一幀一幀清晰的畫麵將整個過程展示無遺。

    除了間諜大片一樣的細節描繪之外,多個國家間外交角力、諜戰高手的個人傳奇、無間道式的謎局、對政治謀殺的道德譴責,等等等等,再度將全球視線帶到殘酷動蕩的中東亂局之中。

    雅億現代版“蓋爾”

    1月19日10點05分,海灣航空公司EK912航班從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起飛。後來的媒體報道說,如同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所料,機上乘客中就有馬巴胡赫。以色列方麵懷疑他計劃從迪拜轉機到伊朗港口城市阿巴斯,安排向加沙轉運武器的事情。

    當這架空客320從大馬士革冬日天空中起飛時,馬巴胡赫再次看了一眼這座中東古城。自從20年前,他被以色列從加沙流放到這裏後,大馬士革已經幾乎成了他的家鄉。

    對他來說,目的地迪拜也不是陌生的地方。這位哈馬斯武裝派別卡桑旅的高級指揮官曾經多次到此執行哈馬斯交給他的任務。可是,這次旅程卻成了他的奪命之旅。

    雖然使用了化名,但從EK912起飛起,他可能就已經在“摩薩德”監控之中。一個在地麵上監控飛機起飛的特工,很快就用據信是一個奧地利注冊的預付費手機向迪拜行動組發出信息:目標已經上路。

    幾個小時後,馬巴胡赫被發現死在迪拜下榻的飯店。作案人是職業高手,手法“幹淨”,以至於他死後多日死因都被判定是自然死亡。

    但迪拜警方負責人查希·哈勒凡在經過調查後對媒體表示:“(刺殺行動)可能是摩薩德特工所為??但不排除其他組織暗殺馬巴胡赫。”

    據披露,為籌劃整個暗殺行動,“摩薩德”事前進行了周密布置,曾經專門選定特拉維夫一家飯店安排了模擬訓練。神秘訓練效果不錯,甚至沒有驚動飯店的老板。

    百密一疏,“摩薩德”低估了迪拜警方的能力,特別是低估了最終讓事情敗露的迪拜城內幾乎無所不在的監控攝像頭。於是,就有了開頭提到的2月15日的一幕。

    監控錄像和後來的調查顯示,掌控整個暗殺事件的是使用名為“蓋爾”和“凱文”護照的人。使用名為“彼得”的護照的人負責後勤。錄像顯示,他們曾多次變換外貌,使用了假發等易容術。襲擊小組分工非常明確。一人在機場盯梢,發現目標後就通知了另一位身材胖胖的同謀。後者等在酒店,記下“目標”客房號---230。襲擊小組的出發基地設在237房間。

    後來的錄像還顯示,“蓋爾”和“凱文”曾在附近走廊中踱步。之後,四個戴棒球帽(其中一人戴手套)的人乘電梯離開酒店。馬巴胡赫的房間門上甚至被殺手刻意掛上了“請勿打擾”的標牌。警方認為,最終作案的就是這些人。

    媒體更報道稱,“蓋爾”幾乎就是雅億的現代版。這個護照名“蓋爾·福利亞德”的女性被認為是“摩薩德”特種分隊“短劍”小組48名特工中的6名女特工之一。“短劍”小組成員都是“特工中的特工”,他們接受的訓練包括徒手搏鬥、武器使用、高速駕駛汽車和摩托車、追蹤術等。

    至此,被認為是一個國家導演的謀殺案漸漸浮出水麵,全球大嘩。

    “摩薩德”老板達甘

    今年1月,兩輛奧迪A6豪華轎車停在特拉維夫北郊一座建築的大門外。車上下來的是以色列首相內塔尼亞胡,迎接他的是達甘,64歲的“摩薩德”現任老板。“達甘拄著拐杖---他年輕時在參與一場行動時曾經受過傷,將內塔尼亞胡和一位將軍引入吹風室。”

    英國一家媒體這樣的報道已經幾乎構成了經典間諜小說的開頭,也將令人恐怖而又神秘的情報組織“摩薩德”現任老板達甘帶到聚光燈下。

    已經謝頂的達甘無疑是眾多也許永遠無法為人所知的秘密行動的幕後之手,可是他在媒體眼中卻被描繪成一位“素食主義者、畫家、居家男士”。

    和眾多猶太民族利益堅定的維護者一樣,達甘本人就是二戰大屠殺幸存者,出生在西伯利亞奔馳的一列火車上。他在以色列軍中度過了大半生歲月,曾經參加過“六日戰爭”和黎巴嫩戰爭,自上個世紀70年代就從事秘密工作。據稱,他曾經直麵一個手持手榴彈的巴勒斯坦人,結果就是受傷後拄上了拐杖。

    與他的硬漢事跡不同的是,熟悉達甘的人說他“說話輕柔”,而且是個頗有成績的業餘藝術家,鍾情於繪畫和雕塑。而且他生活樸素,出國出差也選擇住中等酒店。

    當然,能執掌世界知名的情治機構,這些花花草草的“品質”隻能是談資。達甘能走到今天,得益於在以色列國防部門深厚的人脈和他絕對的忠誠。從2002年起,他就開始領導“摩薩德”,而他的升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在中東問題上持特別強硬立場的以色列前首相沙龍。

    與“文化版”達甘不同,“摩薩德版”的達甘上任後致力於增加秘密行動。達甘的前任,著名作家和哲學家以薩克.柏林的外甥哈列維被稱為是“雞尾酒男士”。出生於倫敦的哈列維更喜歡和外交人士長談,這也是沙龍任命達甘替換哈列維的重要原因。

    達甘的風格從他特拉維夫辦公室的一幅照片上就可見一斑。照片上,一個納粹軍官的步槍瞄著一位站在塹壕邊上的猶太老人。“那是我的祖父,”達甘這樣告訴前來參觀的人,“我們隻有強大,運用我們的頭腦,保衛我們自己,才能不讓大屠殺重演。”

    據說,達甘上任後策劃的眾多秘密行動之一,就有兩年前在大馬士革刺殺了真主黨創始人之一的穆尼耶。在這次斬首行動中, 穆尼耶被自己座車頭枕中的炸藥炸死。爆炸發生地點就在敘利亞情報部門總部附近。

    據稱,達甘最近的“心病”是來自伊朗的威脅,有些可能是直接的,有些是通過哈馬斯進行的。而這,就是這次馬巴胡赫事件的重要起因。

    是餘波,還是序曲

    迪拜警方提供證據的高效率無疑讓以色列方麵非常難堪。迪拜警方已經要求國際刑警組織對使用偽造護照的人發出國際通緝令,還提醒哈馬斯注意事件發生是不是由於有了“內鬼”。而且,牽涉其中,被“借用”了身份的英國、法國、德國、愛爾蘭也表示了極大的關切。

    對於西方國家而言,政治謀殺是無法對國內交待的事情,偽造第三國護照的手段更為“卑劣”。但真正讓他們難受的,其實是如何找到向國內公眾交待和維護自身中東利益的平衡點。

    作為以色列在歐洲的主要盟友,英國的處境尤為尷尬。被盜用名義的普通英國人擔心自己會被牽連到不明不白的暗殺事件中,更多的公眾懷疑英國政府事發前已經有所知情,甚至刻意掩蓋。反對黨也出來質詢已經焦頭爛額的當局。英國影子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就公開要求外交部門澄清英國護照持有者是否卷入事件之中。已經因為“毆打”下屬的指控、麻煩纏身的英國首相布朗也不得不要求有組織犯罪重案調查組出麵調查和澄清。

    國際時事觀察家更為關注的是,已經發酵成國際事件的馬巴胡赫暗殺事件對未來中東局勢的影響。今後事態的發展是這個諜報“故事”的餘波,還是新一輪中東亂局的序曲?

    因為定居點建設問題,中東問題再陷僵局。巴勒斯坦方麵要求以色列停止所有定居點建設,顯示誠意。以方本來已經同意在10個月內凍結定居點建設,這是個前所未有的舉動,但是卻拒絕將東耶路撒冷包括在凍結計劃中。以方的立場可能會強化強硬派哈馬斯在巴勒斯坦內部獲得的支持,而暗殺事件更可能進一步強化哈馬斯的強硬立場。

    中東亂局中的另一個重要成員---敘利亞近來也以更強硬的口吻對外講話,甚至提出不惜與以色列一戰。達甘心中的隱患伊朗,從來都是以咄咄逼人的口氣表達自己的中東立場。近來,伊朗核問題出現的變化更為未來中東局勢發展增加了新的變數。

    當然,還有一個重量級玩家---美國,以色列最堅定的支持者,目前還沒有出場。奧巴馬上台後,一度采取了比較和緩的中東政策,包括與敘利亞重新接觸,同時對伊朗采取更加強硬的製裁和孤立政策。這些,在暗殺事件後,會有哪些調整?

    盡管有了以上繪聲繪色的種種描述,盡管以色列仍對各方輿論緘默不語,盡管已經有分析家指出摩薩德不會把事情幹得這麽不“專業”,但馬巴胡赫事件已經為血腥的中東亂局增加了新的變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