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中國燃氣輪機大進步 新軍艦告別心髒病(組圖)

(2010-01-25 13:42:37) 下一個

外刊:中國燃氣輪機大進步 新軍艦告別心髒病
2010年01月   來源:中青網

    大型艦用燃氣輪機的技術突破,令中國新型戰艦擺脫了“心髒病”的束縛。圖片來源:中青網

    在中國海軍邁向遠洋的征程中,缺乏優秀的艦艇用燃氣輪機一度是最大的“攔路虎”,製約了大型戰艦的開發。不過,據最新一期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等媒體報道,中國已在烏克蘭協助下逐步克服了這個老大難問題,未來艦艇設計正進入“自由王國”。

    說烏克蘭協助中國“造心”

    燃氣輪機是現代化大型戰艦的“心髒”,目前能製造此類設備的企業除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就剩下烏克蘭“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MD)。在蘇聯時期,MD為半數以上的蘇聯主力艦艇提供了UGT-15000燃氣輪機。烏克蘭獨立後,MD又研製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UGT-25000(又稱DA-80)大功率燃氣輪機,該機重16噸,額定功率2.9萬千瓦,是6000噸以上大型艦艇的理想動力源。

    《漢和防務評論》稱,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引進了UGT-25000燃氣輪機,並試圖將其國產化。但由於烏方不願意轉讓技術,中方隻能先以進口零部件組裝。進入21世紀後,烏克蘭因經濟窘迫,終於同意向中國提供UGT-25000燃氣輪機的全部技術。據稱,中國國內有多家單位聯合推動該機的國產化工作,其中燃氣發生器部分由某航空發動機集團負責,動力渦輪由一家汽輪機廠製造,中船重工某研究所進行係統配套。有傳聞說,中國國產化的UGT-25000燃氣輪機又被稱作QC-280,已於近期實現批量生產。

    在掌握UGT-25000燃氣輪機後,困擾中國海軍多年的艦艇動力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今後,中國海軍將能建造更大噸位的主戰艦艇(包括萬噸級的驅逐艦和航空母艦),作戰實力將獲得飛躍性提升。

    國產裝備比原裝貨更精良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分析,中國在UGT-25000國產化過程中,並非全盤照搬烏克蘭設計,還進行了大量技術改進,包括提高隔熱隔音指標,改善操作人員工作環境,優化設計以延緩零件老化速度等。此外,中國軍工單位還在國產化過程中按歐美軍用標準進行質量和工藝控製。《漢和》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產品的質量和壽命都超過原裝貨。

    分析指出,經過中國改良後的UGT-25000燃氣輪機,在可靠性、可維護性、大修周期、使用壽命等方麵都“青出於藍”,質量達到西方同類產品的水平。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軍事專家沃克·馬倫斯基評論道:“中國的做法類似以色列,總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技術進行高水平改進,從而生產出更精良的產品。”

    《漢和》聲稱,迄今為止,烏克蘭向中國出口了約30類軍事技術,涉及艦艇動力係統、大型運輸機設計、無源雷達等關鍵裝備。中烏軍事合作令俄羅斯和美國感到不快。按照該刊的說法,俄羅斯時而抱怨烏克蘭搶占自己在中國的軍品市場,美國則擔心中國在烏克蘭的幫助下提高軍事實力,對美國部署在亞太的軍力構成威脅。盡管美俄不斷渲染烏克蘭軍事技術對中國何等重要,但也有不少有識之士指出,中國整體軍工實力已非吳下阿蒙,在絕大多數關鍵裝備上擁有核心技術,足以獨立完成國防現代化的重任。(《青年參考》方言)

 

烏克蘭UGT係列艦用燃氣輪機 圖片來源:中青網

烏克蘭UGT係列艦用燃氣輪機 圖片來源:中青網

    1980年代末期開始建造的“哈爾濱”號和“青島”號,是中國最早使用先進燃氣輪機的驅逐艦。但由於該型號燃氣輪機係從西方進口,未能有後續同型艦出現。圖片來源:中青網

    1980年代末期開始建造的“哈爾濱”號和“青島”號,是中國最早使用先進燃氣輪機的驅逐艦。但由於該型號燃氣輪機係從西方進口,未能有後續同型艦出現。圖片來源:中青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