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9年的中越邊境戰爭,我軍先後有18個野戰軍參戰,使長期沒有經曆戰爭的部隊得到了實戰鍛煉,對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影響深遠。與此同時,一大批年輕有為的中高級指揮員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期熠熠生輝的一代將星。他們當中,有:
張萬年
張萬年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43軍副軍長兼127師師長。以後曆任43軍軍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濟南軍區司令員,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主席。1988年9月中將,1993年6月晉升上將。
傅全有
傅全有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時任1軍軍長。以後曆任成都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總後勤部部長,總參謀長。1988年9月中將,1993年6月晉升上將。
梁光烈
梁光烈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以武漢軍區作戰部副部長的身份協助昆明軍區楊得誌司令員指揮西線作戰。以後曆任20軍58師副師長、師長,20軍副軍長,20集團軍軍長,54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沈陽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廖錫龍
廖錫龍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11軍31師91團副團長。1984年收複兩山時任11軍31師師長。以後曆任11軍副軍長、軍長,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總後勤部部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吳銓敘
吳銓敘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時任1軍參謀長。以後曆任第1集團軍政委、軍長,總參謀長助理,副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4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錢樹根
錢樹根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47集團軍軍長。以後曆任蘭州軍區參謀長、總參謀長助理、副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4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王祖訓
王祖訓上將,1984年收複兩山時任14軍副軍長。以後曆任雲南省軍區司令員,14集團軍軍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徐永清
徐永清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27集團軍政委。以後曆任浙江省軍區政委,蘭州軍區副政委,武警部隊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5年7月中將,1996年3月改授武警中將,2000年6月晉升武警上將。
李新良
李新良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41軍121師副師長。以後曆任41軍121師師長,廣西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沈陽軍區政委、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朱啟
朱啟上將,1981年收複扣林山時任14軍42師126團團長。1984年收複兩山時任14軍40師副師長。以後曆任14軍40師師長,14集團軍參謀長、副軍長,貴州省軍區司令員,14集團軍軍長,成都軍區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司令員。1990年7月少將,1996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杜鐵環
杜鐵環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時任67軍199師政委。以後曆任6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副主任,濟南軍區政委,北京軍區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固輝
固輝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42軍124師師長。以後曆任42軍副軍長、軍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中將,1994年6月晉升上將。
張誌堅
張誌堅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時任67軍軍長。以後曆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政委。1988年9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陶伯鈞
陶伯鈞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武漢軍區炮兵作訓處處長,隨所在部隊參戰。以後曆任43軍師參謀長,武漢軍區炮兵部部長,43軍軍長,成都軍區參謀長,廣州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錢國梁
錢國梁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27集團軍軍長。以後曆任濟南軍區參謀長、司令員,沈陽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5年7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史玉孝
史玉孝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時任1軍政委。以後曆任南京軍區副政委、政委,廣州軍區政委。1988年9月中將,1994年6月晉升上將。
薑福堂
薑福堂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時任67軍政委。以後曆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沈陽軍區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李乾元
李乾元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時任1軍副軍長。以後曆任第1集團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蘭州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劉冬冬
劉冬冬上將,1987年老山輪戰時任47集團軍139師政委。以後曆任4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蘭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21集團軍政委,蘭州軍區政治部主任、政委,濟南軍區政委。少將授予時間不詳,1999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朱增泉
朱增泉中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2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以後曆任2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國防科工委政治部主任,總裝備部副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晉升中將。
粟戎生
粟戎生中將,1985年老山輪戰時任67軍參謀長。以後曆任總參軍務部副部長,24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90年9月少將,1999年7月晉升中將。
張海陽中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21集團軍61師政委。以後曆任總參兵種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2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北京軍區副政委。1995年7月少將,2003年7月晉升中將。(剛剛晉升為上將)
何其宗
何其宗中將,1984年收複兩山時任11軍副軍長。以後曆任11軍軍長,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0年7月晉升中將。
蒙進喜
蒙進喜中將,1984年收複兩山時任11軍副參謀長。以後曆任11軍參謀長,14軍軍長、14集團軍軍長,昆明陸軍學院副院長,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西藏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2001年7月晉升中將。
陳世俊
陳世俊中將,1988年老山輪戰時任13集團軍軍長。後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晉升中將。
馬秉臣
馬秉臣中將,1984年收複兩山時任11軍軍長。以後曆任成都軍區後勤部部長、副司令員。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
姚雙龍少將,1981年收複扣林山時任14軍42師126團團長。以後曾任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現任西藏軍區司令員。
劉昌友
劉昌友少將,1984年收複兩山時任14軍40師師長。以後曆任14集團軍副軍長、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雲南邊境排雷總指揮。
戰爭回顧: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不斷武裝侵犯我國領土的越南地區霸權主義者進行自衛反擊戰。
越南當局在蘇聯的慫恿和支持下,出於其民族擴張主義野心,背信棄義,認友為敵,把中國當成“頭號敵人”,瘋狂反華排華,不斷對我國進行武裝侵犯和挑釁。越軍 侵占我國領土,毀我村莊、殺害我軍民,嚴重地威脅和破壞我國邊境地區的安全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國政府多次提出警告和抗議,越南當局一概置之不理。我邊防部隊忍無可忍, 奉命於2月17日始對越南侵略者進行懲罰性自衛反擊。
在20多天的作戰中, 我邊防部隊重創越軍4個正規師 10個團,斃敵37300餘人,俘敵2200餘人,繳獲大批武 器裝備和作戰物資,摧毀了越南北部地區針對我國構築的大 量軍事設施,給越南侵略者以有力的打擊。在政治上,軍事上取得了重大勝利。在完成預期目的之後,中國邊防部隊於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
戰爭經過
1979年2月17日淩晨,中國人民解放軍 廣西、雲南邊防部隊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在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向當麵越軍發起攻擊。參戰部隊的步兵、裝甲兵等陸軍部隊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一舉擊退了入侵越軍。廣西邊防部隊采取南北對進的作戰手段,於22日完成了對越南重鎮高平之越軍的合圍,戰至25日,攻占了高平。雲南邊防部隊發起進攻後,右翼部隊強渡紅河,迅速殲滅了對岸守敵,左、右兩路達成對老街地區越軍的合圍,激戰至20日,殲滅了老街守敵大部,攻占了市區;22日一部奪占了代乃,切斷了越軍頑抗部隊同增援部隊的聯係,爾後,反擊作戰部隊分左右並肩突擊向縱深發展,25日雲南方向參戰部隊占領柑糖市和柑糖礦區。27日,廣西邊防部隊分三路向諒山發起攻擊,3月4日,反擊作戰部隊在強大炮火掩護下,越過奇窮河,占領了諒山市,控製了市區以南各要點。雲南邊防部隊於27日對越軍增援部隊發起攻擊,至3月3日,攻占了沙巴、鋪鏤、郭參、封土等要點。3月5日,中國邊防部隊推進到淺近縱深20~40公裏,攻占諒山、高平、老街等省城和20多個邊境城鎮及要點。
3月5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自衛還擊作戰的預期目的已經達到,自當日起參戰部隊開始回撤。並重申:“我們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絕不容許別人侵犯我國領土。”至3月16日,中國邊防部隊全部撤回中國境內。
收複法卡山、扣林山和老山、者陰山作戰
廣西、雲南邊防部隊回撤後,中國政府一再建議越南政府同中國舉行邊界談判,協商解決兩國爭端。但越南當局表麵上接受中國的建議,暗中卻加緊擴軍備戰,繼續侵犯邊境地區要點,對中國邊境地區軍民進行襲擾,使中國邊境地區人民不能開展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為了創造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廣西、雲南邊防部隊又實施了收複法卡山、扣林山戰鬥,收複和保衛老山和者陰山作戰;
1981年5月5日,廣西邊防部隊對占領法卡山之越南侵略軍實施反擊,當日收複了法卡山,爾後轉入保衛法卡戰鬥。於當日、10日、16日、19日、6月7日,先後擊退越軍團營規模的反撲,牢牢守住了陣地。5月7日,雲南邊防部隊對侵占扣林山的越軍實施了反擊,當日收複了扣林山。在此後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粉碎越軍組織的營以下規模的反撲192次,狠狠打擊了越軍的囂張氣焰。
1984年4月2日,雲南邊防部隊發起了收複老山、者陰山作戰。4月2日至27日,中國邊防部隊對越軍實施了持續的炮擊,重創入侵老山的越軍陣地、指揮所等目標千餘處,為收複老山、者陰山創造了條件。1984年4月28日、30日、5月15日,中國邊防部隊先後攻占老山、者陰山、八裏河東山,至此,全部收複老山地區被越軍侵占的中國領土。從1984年5月中旬起至1989年10月止,中國邊防部隊在老山地區組織堅守防禦,先後粉碎越軍7次師團規模的反撲和1700餘次的襲擾。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沉重地打擊了越南當局的侵略擴張氣焰,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的祖國的尊嚴,保衛了中越邊境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東南亞地區的和平。人民解放軍在作戰中經受了複雜惡劣環境的考驗。針對敵對異國國土作戰和亞熱帶叢林地區高山、密林、穀深、路險等特點,發揮強大的地麵火力威力,采取多路迂回、向心攻擊,進攻和搜剿相結合的戰術手段,給越軍以沉重打擊;克服了毒蛇、潮濕自然氣候條件等危害,取得了邊境地區長期堅守防禦作戰的寶貴經驗。
2009年07月21日 09:52鳳凰網曆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