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導彈能否取代戰略轟炸機?

(2009-01-13 12:38:33) 下一個

百度百科

戰略轟炸機不可替代,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當量核武器的主要運載工具之一。它既能帶核彈,也能帶常規炸彈;既可以近距離投放核炸彈,又可遠距離發射巡航導彈,既可做戰略進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時也遂行戰術轟炸任務,支援陸、海軍作戰。

導彈出現以後,“要導彈不要作戰飛機”的呼聲很高。1957年英國國防部白皮書(說明政策的文件)明確表達過這種觀點。受此影響,英國軍用航空工業一蹶不振達25年之久。導彈對於遠程轟炸機來說,有如中國古代漢朝的蕭何。不需要遠程轟炸機是由於有了導彈,而遠程轟炸機能繼續使用到2030年或更久也是因為有了導彈!

主張取消遠程轟炸機的人認為,地地導彈可以遠程打擊敵人,而且沒有損失己方人員的危險。因此,可以用其代替轟炸機。但也正是由於有了導彈(指空對地導彈),遠程轟炸機可以距離目標上千千米即發射導彈,大大減少了自身被擊落的危險。同時,在這樣的距離發射的導彈命中精度要比遠程導彈高得多。而且轟炸機使用靈活,在空中未發射武器前可以隨時根據命令改變擬攻擊的目標。所以,這種精確性和靈活性又促使軍方保留和發展遠程轟炸機。

新的精確製導武器(如美國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與遠程轟炸機結合作戰效力成倍提高。轟炸機在目標區附近一次通過即可準確地炸中多個目標,或者投下許多炸彈全部命中一個小目標。1999年美國一架B-2轟炸機從本土出發飛行數千千米越洋轟炸我國駐南聯盟使館,所投的5枚JDAM從多角度全部命中。如果用洲際導彈是根本做不到的,因為誤差太大。現在美國擬再采購一些B-2轟炸機和大量的JDAM。

當然地地導彈的精度也在不斷提高。如果它們的誤差能減少到20~30米(射程幾千千米),取消遠程轟炸機的呼聲有可能又高起來。要達到這樣的精度,導彈上加上末端製導是可能的,但很不容易。目前隻有射程1 000~2 000千米的巡航導彈能達到這樣的精度(隻限固定目標)。

一個國家是否需要遠程轟炸機必須回答三個問題。一是國家軍事是否需要。根據每個國家的軍事思想和發展戰略判斷遠程轟炸機所能起的作用以決定是否“一定需要”或“最好擁有”這樣的武器。二是經濟能力是否可以支持。美國研製B-1B(B-1A隻有4架)轟炸機100架,前後共10多年,耗資(含科研費和改進費)368億美元;隱身轟炸機B-2共21架,耗時13年,耗資400多億美元,至於以後25年的使用維護費一般與采購科研費之和相當或稍多一些。經費問題必須從全壽命費用角度考慮清楚,根據能否承擔和是否值得來決定取舍。三是科研、生產技術水平夠不夠。遠程轟炸機不僅是飛機本身的性能問題,更重要的是突防能力、自身防護能力和打擊能力問題。配套的電子對抗設備、精確打擊武器、自身防護武器、維修設備等,都要配套研製。否則一隻沒牙沒爪又吃不飽、老挨餓的老虎是不起作用的(上述美國研製B-1、B-2的費用不包括研製配套武器等方麵的費用)。研製這樣的武器係統隻有依靠本國的科技力量,雖然個別技術可以引進,但不能完全依靠國外。這三個問題如都有肯定的答複,遠程轟炸機就可以起步研製了。由此也可以理解為什麽世界上研製遠程轟炸機的國家越來越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