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中國空軍航空炸彈現狀與發展(組圖)

(2009-01-13 11:04:39) 下一個

在空中打擊力量越來越重要的今天,航空炸彈作為空軍主要對地武器之一,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我國國防現代化的深入,建立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成為必然,人民空軍目前裝備和未來將要裝備的航空炸彈也備受軍事迷們的矚目。為此,本刊特刊載這篇海峽對岸的軍事觀察家所撰寫的解放軍空軍航空炸彈裝備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文章。以饗讀者。本刊刊載此文並非證實其內容,亦非同意其觀點,僅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民解放軍空軍(PLAAF)建設的核心,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轉變。根據解放軍的術語,所謂“國土防空”,就是指空軍的主要作戰任務為防禦敵對空軍對本土的入侵和打擊。以這種國土防空的概念為起點,空軍戰鬥力力建設的重點,就是以攔截和製空的戰鬥機部隊為主,而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的轟炸機和攻擊機部隊則非重點,這也是過去解放軍空軍對地攻擊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所在;而“攻防兼備”,則是指既要應對有敵軍入侵的國土防空作戰,又要注重對外出擊的對地攻擊作戰,這顯然是作戰任務及指導理念的重大轉變,其對空軍戰鬥力建設和裝備更新方麵的轉型要求較嚴格,簡而言之,就是要強化轟炸機和攻擊機部隊的建設,跨越式提升對地攻擊武器裝備的發展。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回顧解放軍空軍對地攻擊戰鬥力的建設曆程,可以很容易發現,不僅轟炸機和攻擊機數量少、訓練不足,所裝備的空用對地攻擊武器也極為落後,作戰效能較差。一般對解放軍空軍裝備的對地攻擊武器,外界通常較為關注轟炸機、攻擊機之類的空中武器平台,但對這些武器平台使用的對地攻擊武器卻較少注意。事實上,如果沒有配備優良的對地攻擊武器,這些空中武器平台是不可能發揮有效打擊作用的。

  曆史上相對較長一段時間內,解放軍空軍對地攻擊戰鬥力建設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注意空中平台的“機多”,而少有關注機載武器的“彈少”,結果使本來就力量單薄的對地攻擊機隊更無法發揮應有作用。以下試從傳統航空炸彈和精確製導炸彈兩方麵,觀察和探討解放軍空軍在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轉變中的對地攻擊機載武器建設的狀況。

  ☆傳統機載炸彈的發展與部署

  解放軍空軍配備的傳統航空炸彈,始於仿製前蘇聯的彈型。20世紀50年代,相關軍工部門就已按蘇聯技術工藝仿製生產了10多種航彈。在以後數十年間,又經過改進和獨立研發,先後設計定型生產了數十種型號的傳統航彈。按攜帶投擲方式,其裝備的機載炸彈主要分為航炸一l、一2、一3型和一4型。其中,1型和2型炸彈為高阻力型內掛式,主要部署於擁有投彈艙的轟5(H-5)、轟6(II一6)中、輕型轟炸機和早期型強5(A一5)攻擊機使用;而航炸一3型則是低阻力外掛式,4型航彈則為低空減速式,兩者主要供戰鬥機、攻擊機和戰鬥/轟炸機掛載使用。在外形上,很容易看出1型彈和2型彈顯短粗,3型彈和4型彈細長,例如250公斤級的1型燃燒彈全長1.5米,彈徑0.325米,250公斤的2型高爆彈全長和彈徑也分別相同,而250的3型和4型高爆彈的彈長和彈徑則同為2.1米和0.28米。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世紀80年代之前解放軍空軍部署的傳統機載炸彈,主要是供轟5和轟6使用的航炸1、2型高阻力炸彈,其後,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部署裝備的航空炸彈主要是供鬥機和攻擊機掛載使用的航炸3、4型低阻力炸彈。外掛阻力航彈的大量部署,不僅是為了適應空對地攻擊的需要。也使“以殲(戰鬥機)代強(攻擊機)”成為可能,亦擴展了解放軍空軍對地攻擊能力的選擇途徑。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國產250-2低阻通用航空炸彈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國產250公斤殺傷航空炸彈

  在已部署的航彈型方麵,目前解放軍空軍作戰機型所使用的機載航彈有殺傷彈、子母彈、反跑道彈、燃料空氣炸彈等4種。其中殺傷航彈為裝備量最大彈種。該種炸彈彈壁很薄,彈體內裝填高爆炸藥,主要以預片、爆炸衝擊波和壓力波毀傷目標,用於對付地麵固定目標,如鐵路、橋梁、港口、倉庫、機場等,或殺傷敵軍兵員。

  解放軍現役的機載殺傷航彈(Daisy Cutter Bomb)是以前蘇聯的殺傷彈為基礎改進研製,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服役,主要有50公斤級的1型和2型、500公斤級的1型和2型、1500公斤級的2型、3000公斤級的2型等6種高阻力型航彈。以後,又獨立研製出250公斤級的2型高阻力殺傷炸彈、3型係列低阻力殺傷炸彈和4型係列減速殺傷炸彈。

  較常使用的殺傷彈主要有250、500、1000公斤級3種(參見附表)。這幾種高阻力炸彈具有相同的內部結構和氣動性能特點,隻是外形尺寸、裝藥多少略有差異,適宜彈艙內掛及中、高空投擲,主要裝備轟6型中型轟炸機。為擴大使用範圍,這些高阻力型航彈也可加裝減速裝置及相對應的自由落體控製裝置,用於高速低空或超低空水平轟炸。表中後3種低阻力殺傷炸彈也具有完全相似的內部結構、氣動外形設計和性能特點,適宜高速飛機掛載投擲,主要裝備強5(A-5)、殲6(J-6)、殲7(J-7)、殲8(J-8)和殲轟7(JH-7)戰機使用。250-4型、500-4型和1000-4型低空減速殺傷炸彈所改進和提高,除加裝有減速傘之外,其他參數諸元則完全相同。

  這是解放軍空軍戰機自20世紀70年代之後開始使用的機載炸彈。這種炸彈彈體中裝有若幹小型子炸彈,即當母彈接近投擲目標時自動打開彈殼將子彈拋出,可以大幅擴大攻擊麵積。目前,解放軍空軍戰機配備有用於反坦克、人員殺傷和封鎖機場等數種空用集束炸彈。

  最初的戰機從空中攻擊地麵坦克等裝甲防護目標時,主要使用航空穿甲彈,先後裝備部隊的有2、6、11公斤級以及15、50和100公斤級等數種,均為航炸-1係列高阻力炸彈。不過,這些炸彈命中率較低,作戰效能並不高。在1979年的對越戰自衛反擊戰期間,曾有1枚CBU-20石眼式(Rockeye)集束子母彈投至廣西省境內,但沒有爆炸。該型炸彈全重209公斤,內裝247枚子炸彈。在該型集束炸彈的基礎上,中國兵器工業部627廠仿製出250公斤級的1型反裝甲/坦克集束炸彈。這是中國空軍裝備的首種集束子母航彈。

  1979年,解放軍627廠又改進研製出250公斤級的2型集束炸彈,由轟炸機或攻擊機掛載至中高空投放,主要用於對付麵目標,既可攻擊地麵的人員集群,也可攻擊坦克群或其他軍事裝備。該型子母炸彈長1.52米,彈徑0.33米,空彈重74公斤,彈體內可裝填3種不同的子炸彈:第1種是28枚5公斤單重的殺傷型子炸彈;第2種為42枚2.5公斤重的反裝甲子炸彈。之後,還研製出250公斤級的3型反裝甲集束炸彈,內裝采用錐型裝藥的反裝甲子炸彈,小炸彈內還裝有數百顆小鋼珠,是頂部攻擊戰車群和殺傷兵員的利器,可由攻擊機和戰鬥機掛載,於低空、超低空投放。

  為戰時封鎖敵機場,使敵機無法升空作戰,90年代之後空軍開始裝備專門用於封鎖機場的250公斤級的3型和4型集束炸彈,由攻擊機和戰鬥機掛載。這2種炸彈的母彈內裝150枚子炸彈,子炸彈是裝有1公斤高爆炸藥的殺傷地雷。當母彈著地後,子炸彈即散落在彈著點500米半徑範圍內。其上均裝有延時引信,可在著地後1-120分鍾的不同時間內爆炸,不僅能破壞機場、殺傷人員,還能長時間阻止敵人搶修機場和集地雷、延時炸彈於一身,該技術還被用於遠程火箭彈和近程戰術彈道導彈上,可同樣用於封鎖機場和港口等要地作戰。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國產250-3 高速燃燒彈(上圖) 250-3 高速低空彈“(下圖)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中國空軍列裝的反跑道炸彈與掛彈車

  ☆反跑道炸彈

  這是種專門用以對付敵方機場、跑道、飛機庫、隱蔽所及港口等硬目標的航空炸彈。目前,解放軍空軍戰機配有1種200公斤級的4型反跑道炸彈。該型炸彈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研製,1996年設計定型並量產。這種4型航彈外形與法國生產的紅柱石(Durandal)中/高空反跑道炸彈非常相似。而紅柱石反跑道炸彈不僅深受本國軍方喜愛,也獲得美軍青昧。在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美軍戰機就使用該型炸彈,於夜間低空轟炸伊拉克的軍用機場,取得良好的戰果。相比之下解放軍空軍配備的200—4型反跑道炸彈呈細長圓柱形,彈頭較圓,全彈主要分為4部分:戰鬥部段內裝高爆炸藥100公斤;接著是炸彈的控製麵段最後是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段,發動機尾段裝置有2對固定的細小後掠穩定翼;彈尾段則是減速傘儲存艙,儲放輔助減速傘和主減速傘包。該型炸彈主要用於低空投放,可供強5和殲8戰機掛載之用。

  在使用時,飛行員接近目標時,計算提前量後投擲炸彈;炸彈在投擲後,彈尾艙輔助減速傘首先打開,接著主減速傘打開,使炸彈的降落速度大大降低,以便低空投彈的戰機遠離炸彈殺傷範圍,同時使炸彈與地麵成為理想的攻擊角度;當炸彈在距地麵60—70米時,主減速傘脫落,火箭發動機啟動,將炸彈加速到300米/秒的速度;高度加速的炸彈著地後鑽入地表,可貫穿40厘米厚的混凝土牆,之後以延時引信引爆彈頭,彈頭在地表下爆炸後可把鋼筋混凝土跑道炸出直徑3米以上的彈坑。整體來看,200—4反跑道炸彈威力大、效果好,炸出的彈坑很難快快速修複。不過這種炸彈引信的延時性能不夠穩定,在演習中也發生鑽地後不引爆的情況。

  ☆燃燒/燃料空氣炸彈

  為對付大麵積易燃性軟目標,解放軍空軍配備有大量燃燒炸彈(Flammability Bomb)、殺傷燃燒炸彈和燃料空氣炸彈。其中,燃燒炸彈和殺傷燃燒炸彈屬普通的機載航彈,而燃料空氣炸彈則屬比較特殊的一種航空炸彈。目前配備的普通空用燃燒炸彈和殺傷燃燒炸彈,目前主要有以下數種:

  250公斤級1型燃燒炸彈 由彈體、引信、燃燒劑、黃磷筒(Yellow Phosphorus Spout)和尾翼所組成,彈長1.5米,直徑325毫米,尾翼翼展410毫米,彈重135公斤。當炸彈撞擊目標後,在引信及炸藥的作用下,黃磷與燃燒劑混合後產生高溫火焰,將目標燒毀。

  250公斤級2型燃燒炸彈 該彈以凝固汽油(Incinderjell)為燃燒劑,可以燃燒一般裝備和土木工事。

  250公斤級3型燃燒炸彈 該型彈采用高粘性鋇鋁混合燃燒劑,首尾均配有高靈敏度觸發電子引信,並有側向作用機構,可引燃油庫、機庫、倉庫等目標,主要由攻擊機和戰鬥機投擲。

  250公斤級1型殺傷燃燒炸彈 該型彈具燃燒和殺傷雙重作用,可用於對付易燃目標如油庫、機庫、倉庫、輸油管道等,甚至叢林中的車輛和人員。該彈長1.5米,彈徑325毫米,彈重220公斤,彈內裝有燃燒劑50公斤以及高爆炸藥,主要由轟炸機在400米以上空中投擲。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國產200公斤反跑道炸彈

  航空燃料空氣炸彈(FAE,FueI Air Explosive)亦稱為雲爆彈,是種裝有高揮發性易燃燃料的機載炸彈。此種燃料是以低溫、高壓的方式,將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環氧丙烷(Propylene Oxide)、甲(Methane)、丙烷(Propane)等易揮發碳氫化合物的一種或數種,混合變成液體燃料製成。

  這些物質化學性質活躍,在低溫下呈液態,溫度稍高就揮發成氣態,一經與空氣混合就形成氣溶膠混合物,極具爆炸性,同時消耗大量氧氣、產生有窒息作用的二氧化碳。使用時,當燃料空氣炸彈投擲在目標上空引爆後,液體燃料連同引信、計時器一起撒到空中與地麵,彈內燃料隨即快速氧化成霧狀,均勻散布在空氣中,與空氣混合成燃料氣溶膠雲霧,經過延時引信的引爆後可產生高溫、高壓,形成強烈的衝擊波。燃料空氣炸彈爆炸所產生的巨大衝擊波和熱浪,可摧毀一定範圍內的工事、武器裝備和建築,使地雷及其它彈藥被引爆,暴露在外人員遭到殺傷。此外,燃料空氣炸彈還能產牛窒息的殺傷作用。傳統炸彈裝填的炸藥其分子結構中含有足夠的氧,爆炸時不需吸收空氣中的氧,但燃料空氣炸彈裝填的液體碳氫化合物本身不含氧或隻含少量的氧,必須與空氣混合才能爆炸。因此,爆炸時幾乎能將爆炸範圍附近空氣中的氧消耗殆盡,使在爆炸範圍內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會因缺氧窒息,甚至出現內髒進裂、肺部萎陷等恐怖狀況。所以燃料空氣炸彈也稱為窒息彈。

  這兩種殺傷威力整合起來,使燃料空氣炸彈具有極大殺傷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大麵積殺傷武器。與裝有同等重量普通炸藥的空用炸彈相較,燃料空氣炸彈爆炸時產生的壓力大、衝量高、殺傷威力大、破壞力強,一般可達3-5倍,高威力的燃料空氣炸彈可達5—8倍。目前,1000公斤級的燃料空氣炸彈殺傷直徑已達200米,威力接近1枚小型核彈。基於這種性質,燃料空氣炸彈的主要勝任為

  1 大麵積殺傷人員和摧毀無防護的武器裝備。

  2 摧毀停機坪上的飛機.露天放置的導彈、雷達和電台天線等裝備。

  3 大麵積掃雷,為部隊開辟前進道路,或為直升機機降,海軍陸戰隊登陸掃除障礙。

  4 代替小當量核彈。進行核武器破壞效應的類比性爆炸測試。

  解放軍首次接觸燃料空氣炸彈,是在1979年初的對越自衛戰期間。解放軍繳獲了沒有爆炸的美製ABU-55燃料空氣炸彈樣品。這為中國大陸以後研製燃料空氣炸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參考。

  解放軍空軍部署的燃料空氣炸彈,目前有250公斤級3型、500公斤級3型和2型、1000公斤級的2型等4種。這4種炸彈均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後采用先進技術研製而成,具有爆炸和燃燒雙重功能,前兩者可由強5、殲7和殲8等戰機掛載投擲,後兩者由轟6型轟炸機掛載投擲。

  這些燃料空氣炸彈均采集束炸彈的構型設計,母彈內都裝有3枚子炸彈,子炸彈內裝有高度易揮發性液態碳氫燃料。在使用時,母彈存投擲後將子炸彈拋出,子炸彈隨後以減速傘控製下降速率,在降到一定高度(通常為距地麵2—3米)時,彈內的液體燃料被引爆拋散到牢中,與窄氣中的氧氣相結合形成雲霧,然後經由二次點火引爆以發生爆炸。由於燃料空氣炸彈的威力特別強,爆炸後可產生2500度的高溫火球和超高壓衝擊波,威力比傳統黃色炸藥(TNT,Trinitrotoluene;三硝基甲苯)高出4-5倍。其中250公斤級燃料窄氣炸彈有效殺傷半徑超過30米,非常適合攻山大麵積軟目標及機場、港口、灘頭陣地等硬式點目標。

  從以上航彈部署裝備的時間來看,1970年之前空軍戰機主要配發的炸彈,為空用殺傷炸彈、空用燃燒炸彈和殺傷燃燒炸彈;而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期間,出於對抗前蘇聯大規模裝甲部隊的作戰需求,空軍戰機開始大量配備空用集束炸彈,尤其是反裝甲型集束炸彈;到1990年之後,解放軍開始大量配置燃料空氣炸彈、反跑道炸彈和封鎖機場用的航空集束炸彈。這3種空用炸彈的大量配備部隊,表示攻擊敵方機場和轟炸灘頭陣地,已成解放軍空軍的主要作戰任務之一。而這些也正是解放軍空軍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轉變的主要內容和標誌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