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平時不掛相,戰時露崢嶸!閑話我國新型迫榴炮(圖)

(2008-12-23 09:51:25) 下一個

作者:阿道夫二世    論壇精選來源:中華網論壇


有一張圖片顯示我軍裝備了120毫米拍榴炮,從圖片上看直接暴露在鏡頭前的是一個營。不知道這張圖片顯示的是那個最早裝備120毫米迫榴炮的團,還是其他的部隊。

    我覺得這自行120毫米迫榴炮是個好東西,平時不掛相,戰時露崢嶸!
    
    我軍裝備了大量的100毫米、105毫米、120毫米輪式突擊炮,將輪迫榴和輪突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出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的特點。
    
    第一、造價
    
    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是我認為輪式突擊炮要比輪式迫榴炮貴的多。
    
    我軍輪式突擊炮的初速一般在1600米/秒,一般情況下,迫擊炮大約是400米/秒,榴彈炮大約是600米/秒。初速高,對炮管、炮膛的要求就高。
    
    初速高後坐力就相應的大,看中國100毫米輪突開炮時的後坐,感覺整台車就象坐了一個“屁墩”。後坐大,對底盤的要求就高,比如各部件的防震、加固,起碼整車重量就要大許多。
    
    炮管壽命差距很大。我國各種輪式突擊炮的炮管壽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大概能到800發到900發左右,而一般的榴彈炮的炮管壽命都在1500發以上,先進的能到2500發到3000發。炮管壽命影響到了火炮最重要部件的平時儲備、戰時補充,也體現了經濟因素。
    
    可以說,輪式突擊炮比輪式迫榴炮從工藝上說更複雜,從造價上更昂貴。造價、工藝等因素對戰鬥力也是有影響的。二戰時期,前蘇聯製造了48萬門火炮,其中34萬門是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就是看中了迫擊炮省工、省料、省錢的優勢,可以迅速形成火力優勢。
    
    我軍要全麵實現機械化,經濟承受能力是一個重要的製約因素,在這方麵120毫米迫榴炮就顯示了優勢。
    
    第二、作戰能力
    
    不僅有造價優勢,120毫米自行迫榴炮還具備相當的作戰能力。
    
    1.火力覆蓋
    
    突擊炮理論上最大射程可以到達15公裏,但是這個距離上基本上沒什麽精度可言;120毫米迫榴最大射程在8-9公裏,使用火箭增程彈也可打到12-13公裏,兩種炮是進行火力覆蓋時射程應該差不多;
    
    在射程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在進行火力覆蓋,打擊人員、無裝甲目標時,120迫榴就顯示了炮彈裝藥、射速等方麵的優勢。在炮彈裝藥方麵,120迫榴炮的榴彈裝藥和122毫米榴彈炮彈裝藥相當,在射速方麵要比突擊炮每分鍾快1到2發。
    
    2.反坦克
    
    我國的輪突可以在1500米的距離上打穿500到600毫米的裝甲;有資料介紹說,120迫榴炮使用破甲彈也可以在1500米的距離上打穿500毫米裝甲。但是,還有資料說,120迫榴最大直射距離1200多米,有效直射距離800多米,這個說法比較合理,由於120迫榴的初速是突擊炮的三分之一,因此炮彈飛行時間要長的多,在遠距離上直瞄射擊運動目標精度肯定不高,1500米直瞄命中隻能是神炮手所為。
    
    但是,還不能輕易下結論,120迫榴還可使用製導炮彈(或炮射導彈)。

    目前半主動激光製導炮彈(導彈)射程一般在5公裏左右,這和激光照射距離密切相關。120迫榴在使用製導炮彈時,大約3-5發可以確保一發直接命中。我們不能小看120毫米彈徑炮彈的威力,紅箭八彈徑就是120毫米,可以打穿800毫米裝甲;美國的“標槍”彈徑110多毫米,可打穿700多毫米裝甲。尤其是120迫榴可采取高拋彈道攻擊坦克頂部,這是目前所有坦克最致命的弱點。
    
    當然突擊炮也可使用炮射導彈,不過這樣就顯示不出其直瞄射擊的優勢了。

    從能力提升來看,120毫米迫榴似乎更有潛力。
    
    我國突擊炮的口徑已經達到了120毫米,再提升就要到140毫米了,實在想象不出什麽樣的底盤可以裝上這樣一門大炮。
    
    而采取迫榴炮的話,從加大口徑著手,可以做到160毫米,我國曾仿製過前蘇聯的160毫米迫擊炮,俄羅斯還有240毫米的巨型迫擊炮;

    從提高射速來說可以做雙管炮;

    從精確打擊著手,可以發展炮射導彈,迫榴炮的低初速降低了相關研製的難度;可以發展主動末敏彈。美國的“斯基特”末敏子彈,重3.4公斤,直徑127毫米,高度95毫米,可以主動尋的攻擊坦克頂部,我國的末敏彈也已經研製成功,被加裝到超遠程火箭炮彈上。

    總體來看,120毫米迫榴炮的反坦克能力目前看似乎不如突擊炮,但是挖潛的餘地非常大。
    
    3、反掩體能力
    
    這個問題是容易被忽視的,但是,當你知道台軍的碉堡有多厚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問題很嚴重。
    
    我國的突擊炮,可以在1500米的距離上用動能穿甲彈打穿近2米的鋼筋混凝土;
    
    由與掩體位置固定,我們認為120迫榴可以在1200米到1500米的距離上直瞄射擊。在使用爆破反掩體裝藥時,可以打穿500毫米到700毫米的混凝土;如果用碎甲彈,大約可以震透1米多的鋼筋混凝土;還可以使用燃料空氣裝藥,從各開口處攻擊掩體。
    
    從實戰的角度考慮,機槍、火炮射擊掩體要麽不會很厚(太厚的話槍都伸不出來了),要麽在厚壁的情況下就要開一個很大的射孔(否則射界太小),這對於突擊炮和迫榴炮直瞄摧毀都是有利的因素。
    
    就反掩體能力說,突擊炮的能力更直接,120迫榴也是有效的,但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特定的處理。至於直接從頂部穿透掩體,不是這兩種火炮的任務。
    
    第三、戰術運用
    
    在造價方麵迫榴炮占優勢;在性能方麵迫榴炮雖然象個多麵手,但是就目前來看感覺能力比較虛,沒有突擊炮來的實在,應該是突擊炮略占上風;考慮戰術運用,應該是迫榴炮再占上風。
    
    我國的突擊炮最大仰角不超過20度,而120毫米迫榴炮則可以達到80度!這個差距決定了兩者戰術運用的靈活程度差距。
    
    在對越作戰中,我坦克部隊穿插時遭到敵人攔截,因為火炮仰角不夠,無法打擊占據山頭的敵人,隻能使用高射機槍;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攻城巷戰時經常推著山炮進攻,從炮口瞄準直接摧毀蔣軍的街心堡;蔣軍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把美製榴彈炮搖到最大仰角,象高射炮一樣對著天空開炮,實際是在吊射近在咫尺的我軍進攻部隊。
    
    當時沒有120毫米迫榴炮!目前,我軍認為120毫米迫榴炮主要用於山地、城市的戰鬥,顯示了其對作戰環境的適應能力。

    突擊炮為了發揮其直瞄射擊的優勢,往往需要勇敢的“跳”出來;而迫榴炮則可以躲起來“陰”人。比如,在與敵方主戰坦克對壘時,我軍的突擊炮再強悍實際上隻有一次射擊機會,要知道敵人的坦克炮也夠準、夠狠;而迫榴炮則可以把自己藏起來用製導炮彈不斷的打擊坦克,最後在迫近到800米的距離是才是直瞄對射的最後一拚。

    因此,突擊炮的炮手需要更多的運氣,而迫榴炮的炮手需要更多的智慧。
    
    第四、120毫米迫榴炮的前景
    
    我國迫榴炮的研發得益於引進俄羅斯的技術,一個說法是從巴基斯坦搞到了幾門繳獲自前蘇軍的炮,一個說法是引進了100門。從目前看我軍對迫榴炮還是比較重視的,2005年研製成功,2006年就安排部隊試用,將來空降兵、海軍陸戰隊、山地部隊都可能大量裝備。
    
    除了我軍自用,我認為該炮出口的前景也應該不錯。目前國際上正在進行的衝突有一個特點,就是平叛內戰比較多,比如斯裏蘭卡、蘇丹、剛果,在這些地區的內戰中,我們一般和政府軍打交道,而反政府軍一般無大量坦克、裝甲車,且作戰環境十分複雜。在這種情況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造價低、應用範圍廣的特點就顯得突出了。
    
    目前影響該炮大麵積列裝和出口的一個因素是各種彈藥的研製,我們前麵分析過,120迫榴的很多能力是靠各種特製的彈藥來實現的,而非火炮本身;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軍方不大量采購,研發單位怎麽會有動力研製配套的炮彈?這是一個矛盾。
    
    我個人認為,也許我們在突擊炮上投入的太多了。曆史上,自行反坦克突擊炮往往是厚甲、重炮,因此在與坦克的對戰中經常可以占上風;現在我們的突擊炮即便火炮不遜於敵,防護也太弱了,和現代先進坦克對戰賭運氣的成分更大。進攻的時候不敢過於突前,防守的時候可以抵擋敵方的火力覆蓋嗎?
    
    所以,120毫米迫榴炮的研製成功很及時,不但有助於我們裝備的更新,也有助於我們思維的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