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解放軍某型坦克參加演習 圖片來源:新華網
《解放軍報》12月2日9版刊發署名張兆垠的文章《堅持不懈地加強核心軍事能力建設》,提出解放軍必須摒棄“和平建軍、建和平軍”的觀念,牢固樹立準備打仗的思想。9日的香港《文匯報》報道,該文作者現為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副軍長。新穎的思想加上作者的身份,令該文引發廣泛關注。
備戰打贏是軍隊天職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句克勞塞維茨的經典名言,已得到舉世認同。軍隊是戰爭的主體(或曰主要參與者),軍隊的政治性則更多地體現在其承擔的使命上。
對於這一點,張兆垠在文中作了精辟闡述。即:軍隊是為了國家安全利益而存在,自軍隊產生以來,戰爭形態因人類社會的不同發展階段而變化,作戰方式因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而更新,但準備戰爭、進行戰爭、贏得戰爭,一直是軍隊的根本職能,軍隊建設始終都應圍繞提高如何打贏戰爭這一核心能力展開。
新中國成立後,《憲法》規定武裝力量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
新世紀新階段,中央軍委曾多次強調,我軍首要任務是應對國家被侵略、被顛覆、被分裂的威脅。胡錦濤主席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軍必須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全麵加強、協調推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必須以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為核心,不斷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建軍理念需與時俱進
“建什麽樣的軍、怎樣建軍,打什麽樣的仗、怎樣打仗”,歸根結底是由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決定的。一國的建軍理念絕不能因循守舊、一成不變,而是應隨著本國經濟、科技發展水平和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與時俱進。例如,美國每年公布的《國防白皮書》、四年一度的《防務評估報告》以及美軍的《作戰綱要》等文件中,所勾勒出的美國軍事戰略演變就體現了此等原則。
幾十年來,我軍軍事戰略方針曆經三次大的調整:
第一次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國際環境以及國內政治運動的影響,我軍的建設理念定位為“早打,大打,打核戰爭”。
第二次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確定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也隨之做出變化,軍委依據當時的形勢,提出了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總任務。
第三次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根據對戰爭與和平關係的新判斷,做出了我軍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要求解放軍在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的前提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現代化建設,裁軍百萬,走上質量建軍的軌道。
綜觀中外曆史,我們可以看到,在每一個強盛民族的背後,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民族的複興離不開強大的軍隊,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為強軍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也使強軍成為必須。為了應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們必然要加強軍隊建設。
在憂患意識中謀打贏
張兆垠的文章發表後,引來國內外、軍內外人士的很多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作者的身份、文章發表的時機等。於是,轉載、熱炒、猜測接踵而至。凡此種種,大多是對該文的誤解。
作為一名軍人,筆者認為,“摒棄和平建軍理念”絕不意味著走上窮兵黷武的道路,所謂摒棄“和平建軍、建和平軍”理念,指的是應摒棄“和平時期建軍,建和平性質軍隊”的理念,這與我國目前的軍事戰略是一致的。正如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日前在中央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刊文指出,中國實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就要遵循“後發製人、服從大局、靈活機動、開放合作”的四大原則。
中國麵臨的外部環境並非“周邊無戰火,四鄰無紛爭”的太平盛世,軍隊建設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加強自身實力以確保和平。回想鴉片戰爭,當時清王朝兵力90萬,而英國參戰兵力僅數千人,就從廣州一直打到天津。清王朝經曆“康乾盛世”後承平日久,軍隊既缺乏實戰經驗,又缺乏嚴格訓練,最終一敗塗地,開啟了中華民族的屈辱曆史。
所以,軍隊作為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武裝力量,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堅持突出“戰鬥隊”的核心職能,絕不能偏離“勤備戰、謀打贏”這條主線,以強大的實力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 (趙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