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電傳操縱飛行係統發展及相關機種,殲10已突破三代機瓶頸

(2008-11-10 10:45:34) 下一個

“中國目前公開的最先進的殲十戰機,已突破作為三代機最大特點和技術瓶頸的電傳操縱係統。”

電傳操縱係統是英文"Fly by wire flight control system"(FBW)的中文意譯,也被譯為線傳操縱係統。相對於傳統的機械傳動和液壓傳動,它是一種先進的電子飛行控製係統。

盡管確實存在僅僅依靠電子線路將操縱信號傳遞到舵機上的所謂直接電氣傳動係統的電傳飛行控製係統,但工業上普遍將電傳操縱係統定義為一種利用反饋控製原理,將飛行器的運動作為受控參數的電子飛行控製係統。由於沒有機械結構,電傳操縱係統的可靠性比起傳統的機械式飛行控製係統要可靠很多。同時因為加入了反饋控製,使飛行員的操縱壓力大大減小。

一套典型的電傳操縱係統是由傳感器組(各種陀螺、加速度計等慣性測量器件和迎角傳感器等大氣測量器件)、輸入設備、飛行控製計算機、舵機和電氣傳輸線路組成。電傳操縱係統一般按照遠見的電器特性分類。采用了模擬傳感器、模擬式計算機和輸入輸出設備的係統被稱之為模擬式電傳操縱係統;采用了數字式傳感器、數字計算機和輸入輸出設備的被稱之為全數字式電傳操縱係統。但事實上,純數字式傳感器至今也沒有研製成功,因此實際上在使用的都是模擬式傳感器,數字式計算機的半數字式電傳操縱係統。

一般電傳操縱係統都采用餘度備份係統。主要的傳感器和飛行控製計算機都要留有幾組完全相同且同時工作的係統,通過專門的餘度管理計算機進行最後的輸出。一般現代電傳操縱係統都是4餘度係統,也有少數3餘度,或者采用解析餘度的單餘度係統。除了主要係統之外,電傳操縱係統還留有被大大簡化的備份係統。有些還留有機械備份。

電傳操縱係統最早是為了解決飛行器的穩定性而開發。在二十世紀60年代後,某些飛行器為了降低阻力而造成穩定性急劇下降。還有某些飛行器在整個飛行包線內穩定性變化較大,這樣導致飛行員控製壓力加大,甚至根本無法控製飛機。為此,設計機構將陀螺儀加入飛機的機械控製係統中,用來產生一個輔助的控製信號,通過一套機械機構將增穩信號疊加到飛行員輸入的控製信號中。在SR-71高速偵察機中,美國首次將模擬式計算機加入了作為輔助的陀螺增穩信號中。這樣的係統被稱之為控製增穩係統。隨著70年代末電子技術的大發展,西方最早開始嚐試直接將飛行員的操縱信號直接接入計算機,從而放棄了全部機械控製係統,構成了完全由電氣設備組成的電傳操縱係統。

電傳操縱係統的第一個用戶是歐洲的狂風戰鬥機,緊接著是F-16。而通過使用電傳操縱係統使飛行器性能得到巨大提高的典範則是Su-27Su-27因為在研製期間改用四餘度模擬式電傳操縱係統,從而擯棄了傳統的飛機設計法則,通過使用靜不穩定布局獲得了性能的空前提高。而民航機中則是從A320開始使用電傳操縱係統。

中國現在的飛豹用新技術淘汰了一些已經不夠先進的技術,比如新飛豹的飛行控製係統,已經由模擬電傳操縱替換為電傳操縱係統,還實現了玻璃化座艙,手不離杆操縱等先進的技術。

中國FC-1梟龍戰鬥機設計了新一代的四冗餘度縱向電傳操縱係統FC-1梟龍戰鬥機的飛行控製係統采用了混合體製,既采用了傳統的液壓傳動,也采用了電傳係統。雙冗餘度縱向線傳操縱係統與傳統的機械控製方式相結合。這一設計使操縱性、飛行員操作強度和成本能互相兼顧。既增強了穩定性和控製力,同時還避免了單純應用電傳係統所帶來的技術風險和高額費用。預計未來在飛行控製係統上會完全應用電傳係統。

中國目前已經公開的最先進戰機殲十,已突破作為三代機最大特點和技術瓶頸的電傳操縱係統。19963月,鐵鳥台試驗成功,為後來確保日後殲10戰機首飛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得極具風險、技術難度巨大、最令人擔心的數字電傳飛控係統成為最讓試飛員放心的係統。縱覽世界,許多國家在電傳操縱係統的研製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美國F-16、瑞典JAS-39等先進第三代戰鬥機及美國F-22第四代戰鬥機的研製過程中都發生過由於電傳操縱係統故障帶來的墜機事件。目前,唯有中國的殲-10,在整個項目研製過程中,從未發生過任何一起由電傳操縱係統故障造成的墜毀事件,可見在先進飛控技術領域,我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麵。

美國宇航局開展全電控飛行係統研究

  近日,SatCon技術公司獲得美國小企業發展基金(SBIR)第一階段合同,幫助美國宇航局研製混合動力全電控飛行器電控係統。 


  全電控飛行係統的主要部件是一個小型的數字化發動機,以替代現行的、笨重的、高維修率的、液壓的、風動的機械係統。電控係統的使用將減小機身自重,有效提升載荷,同時減小飛機體積,並降低飛行噪音。這項新技術將極大提高軍用飛機的機動性,降低受攻擊性,提高飛機的生存能力,減少地勤支持設備和降低維修費用。據悉,該係統將使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F-35戰鬥機中的某些電控技術。 


  SatCon技術公司認為,由於全電控飛行係統使用混合動力推進,油耗相對較低,對發展航空航天產業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