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The Vatican city),在羅馬Tibor河的西岸,是個城中之國,天主教會(The holy see)的中心,教皇居所,全球天主教徒的聖地。
彼得,這個曾經名叫西門的漁夫,在危難麵前三次不認主,痛定思痛,在耶穌身後全身心傳福音,在公元67年羅馬大火後,被暴君尼碌判了死刑。彼得自認不配和耶穌用同等方式死去,選擇了倒釘十字架,刑場就是今天的梵蒂岡,據說彼得就葬在聖彼得大教堂下麵,實現了耶穌“"On this rock I will build my church, and the gates of Hades will not prevail against it.“的預言,不負主給予他的彼得(希臘語中磐石的意思)的名字。
一千多年過去,基督教曾當初被迫害被打壓的對象,變成了歐洲的統治階級,梵蒂岡的羅馬教廷一直是遊離於歐洲各君主之外的一個獨立的政權,對平衡各國爭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的意大利國土曾經都是教皇直接統治下的領地(Papal states),十一稅以及和君主的勾結使得教廷聚斂了無數財富,今天的梵蒂岡城最好的演繹了在人性如何從根本上背叛了耶穌的基本教義。
梵蒂岡博物館的門票可以提前預定,我們直接去外麵排隊,排了一個多小時,還不算太久。門票好像隻有十歐,不得驚歎歐洲的博物館實在太便宜,不過美國孩子要買整票,不像歐盟的孩子可以享受小孩的優惠。順便提到,孩子對這麽莊重的地方興趣不大,我就把相機給了老二,他一下子有了記者的感覺,拍了無數水準不一的照片,興趣盎然的走玩了全程。
非常喜歡這個入門出的旋梯
古典和現代和諧相處
這是著名的Gallery of Maps,如果沒有孩子,我可以在這裏輕易的待一天,兩麵牆上精美的地圖標誌著各個Papal states的位置,教廷的興衰一覽無餘
處處都是這樣精美的屋頂
提到梵蒂岡,不能不提到Sistine Chapel 和米開朗琪羅。這裏是梵蒂岡權利的中心,選舉新教皇的地方。幾十米高的屋頂是米開朗琪羅從創世紀到啟示錄的人類史的演繹,很難想像這個天才如何幾年如一日的揮灑
這麵牆本來是大窗,從光學美學來看更能突出這個建築的輝煌。可是教皇看重米開朗琪羅的才華,硬是把窗填成牆,讓他恣意創作,於是就有了驚世的The last judgement。 而他把自己的臉譜人皮畫在天堂和地獄之間,想必也是他在老年時對自己充滿爭議一生的反思
梵蒂岡除了博物館和花園,更重要的是聖彼得廣場和大教堂。這裏不需要門票,排隊進就可以。事先功課不足,我穿了一件熱天的露肩裙子,被擋在門外,幸好老公有件多餘的Tshirt,套在身上混進去
廣場上的擎天柱。每個星期天,這裏都成千上萬的教徒聆聽教皇的教誨
完美的建築樂章
裏麵的穹頂
鐵門上彼得倒釘十字架的記載
上個教皇John Paul II 是個非常progressive 的教皇,他在位的時候承認了很多過去教廷的錯誤,比如火燒布魯諾,但是他致力讓歐洲年輕人回歸天主教的理想卻沒有得到很大的回應。我想在歐洲這個地方,每處都是精美的教堂,雖然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卻也處處提醒著歐洲人民兩千年為此付出的代價。人們對organized religion的叛離,也是時代的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