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62)
2016 (1)
周末看了一部寶萊塢帥哥Aamir Khan的自導自演的新片“Likestar on Earth (Taare Zameen Par)”, 很有意思.
片子講的是小男孩Ishaan,生於中產之家,上麵有個哥哥Yohan,是那種標準的印度(亞洲)模範兒子,聰明好學,門門功課拿第一,相比之下Ishaan非常讓父母操心,考試不及格,上課精神不集中,三天兩頭被老師告狀,最後居然發展到逃學。
當然這對於他的driven的父親是不能接受的,可惜這個父親認為問題的根源是學校水平太低,要求不嚴,於是咬牙把Ishaan送進私校,而且是寄宿學校。
八九歲的孩子被扔到那個環境可想而知,Ishaan成了被老師同學奚落的對象,他沉默了,小星星還沒有發光就要隕落。
這時來了一個非常unconventional的老師,對他傾注很多關愛,找到問題的根結,Ishaan的命運就此改變。
影片的故事不複雜,難得的是那種真情實感,看慣了寶萊塢的華麗場麵和俊男美女,更覺得這部電影清新可貴。片子一開始就是老師一個個宣布每個孩子的成績,我家大別針驚訝的說,
They announce all that out loud?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斷是,當帥哥老師意識到孩子有dyslexia的時候,走訪了孩子的父母,那個父親非常沮喪,說難道我兒子就是個retard,以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怎麽生活呢?老師說你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可是我想,如果孩子找到的是他癡迷的看過的建築工人,他的父親一定會極度失望,這個父親其實比孩子更需要幫助。
既然是印度電影,少不了動聽的歌曲,這首是說父親和大兒子那種按部就班的生活,而小兒子卻在天馬行空
片中的主題曲
我一直喜歡看印度電影,除了演員養眼,主要是一般情節都比較簡單,省腦子。寶萊塢也拍了不少第一代移民在美國和兒女衝突,以及美國印裔孩子在印度經曆的電影,不過我總體的感覺還是比較流於公式化,裏麵出人頭地的觀念根深蒂固,比如一說成功人士必是IB,或醫生,或IT新貴,"Like stars on earth"是少有的接近西方教育觀念的片子,是難得的挑戰傳統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