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13歲那一年,一個平常的星期天早上,偶然從收音機裏聽到一首動聽的歌曲,據英語節目主持人介紹,這是一些美國歌星為了援助非洲饑荒發起的義演。歌曲的名字叫做“We are the world”。1985年的中國,國門剛剛打開不久,我無法知道這些後來如雷貫耳的名字 - Michael Jackson, Lionel Richie, Stevie Wander, Tina Turner, Diana Ross, Bruce Springsteen, Quincy Jones,Paul Simon,Kenny Rogers,Bob Dylan,Billy Joel,... 這些當時一曲千金的藝人,為了解除埃塞俄比亞前所未有的饑荒,義務走到一起,演唱了這首歌,最終募捐了六千多萬美元。八十年代中的美國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在冷戰中慢慢占了上風,大多國家對這個世界警察還是感謝的,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有moral high ground。八十年代中的中國經曆了多年的紛亂終於開始發展,人們在反思之餘有更多的夢想,記得86年也有幾個歌星義演的活動,崔建的一無所有就在那時橫空出世。
所以,在感恩節前小兒子幼兒園的表演上聽到這群四歲的小朋友唱出我曾經那麽熟悉的“We are the world”的時候,我的心真的被感動了,好像一下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個理想主義尚存的年代。我感謝兒子金發碧眼的老師,85年時她剛剛一歲,不可能記得當時的盛況,卻依然選了這首意義深長的歌,孩子們純淨的心被她細心的嗬護栽培著,怎麽能不開出美麗的花兒來?
我們是世界,我們還有希望。
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 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so let's start giving There's a choice we're making, we're saving our own lives It's true, we make a better day just you and me.
為什麽?這篇文章的本意是希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