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茶亭

夕陽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時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包裝今昔談

(2009-12-19 09:36:36) 下一個

我第一次出國時,還是趙紫陽在中南海裏紫陽高照的時候。那時出國大多是國家公派,有兩件事一定得辦,一是添置衣服,二是購買禮品。錢都是國家給的,因為兩者都事關國格,自不可等閑視之。

記得那次我買了不少禮品,有福建的軟木雕,杭州的織錦,景德鎮的瓷玩。自認頗有中國的傳統特色,送給外國客人一定會受歡迎。誰知來到國外,及至要送禮時,才發現咱們禮品的包裝實在太簡陋,往往就是一個帶皺折的馬糞紙盒子,紮兩道細細的紅塑料繩子而已。不比人家國外,東西都有精美的盒子裝著,盒子上還有美麗的圖案,上麵再包一層閃光的禮品紙。出手之時,兩者相比,立見高低。那時我確實為這簡陋的包裝苦惱過。就這麽原包裝送人,那不雅的馬糞紙盒實在顯得沒有檔次。扔掉盒子,僅將東西給人家,又怕人家以為是舊貨店裏廉價買來的。咱中國好好的東西,為什麽就不做一個好好的包裝盒子呢?

這問題後來在中國的報端,也屢有人提及,終於引起了重視。以前總認為東西是重要的,盒子不重要。“買櫝還珠”這句成語,不就是嘲笑那些不看內容隻看盒子的 外行嗎?現在國門一打開,長了見識,知道“珠”重要,“櫝”也重要。於是就開 始在包裝上下功夫。不就是做一個漂亮的盒子嗎?做就是!果然不出幾年,中國的禮品,一個個都“新裝宜麵下朱樓”,舊貌換新顏了。

現在呢?現在國內商家在包裝上下的功夫, 其聰明大膽,恐怕已在世界上獨領風騷了。

記得幾年前回上海,父親拿出一盒魚翅,足有四塊磚頭那麽大。東西是他住院開刀,一位朋友送的。父親對我說:這麽一大盒,久放著不吃,也可惜了。你試著燒點吃吃吧。我一看,那魚翅盒藍光閃亮,鏤刻著海底世界的奇觀。燙金的大字赫然寫道:“營養豐富,禮中極品!”盒子正中開了一個小窗,透過小窗的透明包裝紙,清晰可見那白色細長的魚翅。我說:我不會整魚翅,不過反正有這一大盒,先弄點燒了試試吧。我於是拆開那包裝,打開盒蓋,立刻傻了眼。偌大的盒裏,那魚翅原來就僅僅是小窗下薄薄的一層。攏到手中,還不及半把。那其餘四塊磚頭大的體積裏,竟全是白色的泡沫塑料板。我像是看了一場絕頂驚彩的魔術,先是大驚,繼而苦笑。苦笑後倒來了興致,就算了一下包裝盒和魚翅的體積的比例,竟是一百十三比一。一份貨色,一百十二份的包裝,如此重視包裝,我怎能不歎為觀止 !

也許有朋友會說,魚翅是好東西,當然得額外包裝啊。這話當然也有道理,但現在不僅好東西講究假包裝,十分平常的東西,也一個個包裝起來。如蘋果,橘子,獼猴桃,哪個不是一層兩層地用塑料袋網著,用紙包著?豈但水果包起來了,那上海的牛肉幹,每粒隻有半個指甲大,向來都是散裝放在玻璃瓶裏出售的,現在竟也一粒粒裹著燙金的錫紙了。美則美矣,但這美麗的錫紙是不能吃的,那能吃的牛肉幹什麽樣子,對不起,不讓你看了。照此發展下去,將來會不會中藥店的枸杞子,南貨店的葵花籽也一粒粒包起來呢? 請不要說我危言聳聽,且看下麵那張照片,是廣州的某種打著濟公招牌的據說可潤喉的“喉寶”。那能吃的就是照片左下角如葡萄幹大的一粒,那比喉寶大十幾倍的空間裏,裝的全是空氣。

過分追求包裝,反映一個虛字,一個假字,一個騙字,一種浮誇而不務實的世風。 這種弄虛作假求大求空的風氣,正在中國大行其道。這種風氣,其實遠不止在禮品或食品界。比如現在那些區,鎮、鄉的辦公大樓,哪一個不氣宇軒昂,巍峨如國防部國務院的大廈,這何賞不是一種包裝呢。不同的是禮品的包裝誘人,而政府大樓的包裝卻是嚇人和拒人罷了。如果一位鄉下的老百姓,想向他們的父母官(且不說公仆吧)反映一點問題,看到這樣排場的大樓,十有八九,也就嚇得轉身回家了。




廣州番禹區政府大樓



河南夏邑縣曹集鄉政府大樓


(1305-17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瑞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霜葉紅的評論:說得好,當社會崇尚浮華時,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謝謝留言,祝新年快樂!
霜葉紅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到處在追求虛名和場麵。當一個朝代從勵精圖治轉向浮華時,那就是開始走下坡路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