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平詩稿

一鶴排雲上,詩情到碧霄
個人資料
正文

【詩窗漫筆】一位窮詩僧的故事

(2012-11-30 11:26:26) 下一個

 

 

 

 

中國古代的和尚,靠化緣為生,要人接濟,大都自稱為貧僧。貧窮的和尚閑暇時多,有些就學了做詩,於是又出了很多詩僧。古代很多詩集裏都有一些到廟裏訪詩僧的詩。
 

話說清代金陵水月寺有個和尚,號鏡澄,貧而能詩。寒冬某天,來了個無家可歸的窮書生,和尚才知道世上還有比他更窮的人,就留他在寺裏過冬。詩興來時,送了書生兩首七絕:

 一.

 留君且住豈無因,比較僧貧君更貧。
香積尚餘三斛米,算來吃得到新春。

 

二. 

 

新栽梅樹傍簷斜,待到春來便著花。

老衲不妨陪一醉,為君沽酒典袈裟。

 

第一首告訴他留他的原因,是覺得他比自己更窮。自己廟裏好歹還有點米,咱倆對付著大概還能吃到明年春天吧。香積,香積寺的簡稱,此處代寺院。末句“算來吃得到新春”是口頭語入詩,不覺俗,反覺雅。口頭語入詩,用得好不容易。毛澤東“天生一個仙人洞”也是一個好例子。 

 

第二首是說寺院新種有梅花,等到春天梅樹開花時,自己想典衣沽酒招待他一下。廟簷,梅花,舉杯對飲,許諾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圖畫。“老衲不妨陪一醉”,好句風雅。不妨兩字頗見幽默,而那“陪”字下得更好,情趣頓生。而且措辭得體,不使受惠者赧顏。全詩因之也就活了。 

 

這和尚除了喜歡寫詩外,還喜歡燒詩。自己寫的詩,過幾天後就燒了。有人惜才,就抄了些他的詩給清朝的大文人袁枚看。袁大加讚賞。那人就興衝衝地去告訴和尚,並叫他去拜見袁枚。大家都知道,那時袁枚在編《隨園詩話》,很多人都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詩能選進這詩話中。不料這和尚聽後說:“我和尚寫我的詩,他先生喜歡,喜歡就是了。他喜歡的是和尚的詩,又不是喜歡和尚,我去見他作甚?” 

 

其人風骨,由此可見。

 

 

(故事取自清人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