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如水的博客

鐵山﹐洞庭,長江, 三水有情;太平洋,地中海,長江河,三水有緣。
正文

兒子趣事點記 (1)

(2007-06-02 19:50:23) 下一個

(一)

兒子二、三歲時,生病時吃藥丸都要哭。他一看到我拿藥倒水就開始哭著說, “不要喝, 不要喝”。但當他看到藥和水在他眼前時,他便改口哭著說“我要喝藥, 我要喝藥”,於是拿起藥和著水一起很快喝下。喝下後,象什麽也沒發生似的,又開心玩去了。

( 二 )

三歲多的兒子總愛吃別人家的飯。我有一要好的中學同學,後來碰巧又成了鄰居。有一次,兒子在他家玩後便留下來吃飯。飯桌上,我的同學對兒子說 “多吃菜, 不要光吃白飯”, 兒子回答說 “我是在白吃飯。”

(三)

外婆為了讓兒子出國前多學點中文,四歲多的兒子便進了學前班,但總不愛做家庭作業。有一次,外公跟他立下規矩,少抄一個字打一下手板。有一天,他又沒做作業,按外公立下的規矩,該挨九下手板。外公用小尺子在他手心敲了兩下,感覺很心疼,於是對他說 “剩下的寫個欠條”。兒子抬起頭說 “你還是打完吧!”。外公沒有聽他的,寫了個欠條,欠條上寫著“欠外公手板七個”。這個欠條被外公收藏至今,算一算也有十年了。

(四)

兒子六歲多隨我們去了以色列,在那裏讀小學。有一天,我和他走在回家的大街上,突然他想起一件事,對我說“媽媽,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於是,他走到我跟前,要附著我耳邊說話。我隻好停住,彎下來。他湊近我,但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我他的秘密,便從我身邊跳開,象發現新大陸似的興奮地說,“沒有人能聽懂我們說什麽,我們可以大聲說秘密呀!”

( 五 )

中文裏,我最愛教兒子學成語。成語不僅用詞精辟,還包含了華夏幾千年來的文化和哲理的精髓。對於每個成語,兒子讀完帶拚音的成語典故後,我再舉他所熟悉的例子來解釋,兒子在理解後寫下他用成語造的句子。有趣的事情便常常發生他所造的句子中。比如說,大器晚成。我跟他解釋說,你在中學的學齡學小學水平的中文,比正常的晚了點,但如果不斷進步,慢慢會學會的。再比如說,爸爸很晚來美國後,才組建公司,賺錢的希望還在後麵;媽媽生了你以後才繼續讀書,雖然晚了點,但還是實現了夢想。兒子聽後,豁然開朗,愉快地讀出並寫下“我們全家都大器晚成。”。

( 六 )

兒子八歲多來美國後,隻要問他想吃什麽,他總會說麥當勞。但進初中後,在生物課中學了食品科學,開始注意食品的質量和味道,不再要吃麥當勞,倒是對中餐越來越喜愛。放學後,如果他肚子餓,他就給自己做炒飯。他最拿手的是十錦炒飯,飯裏有蝦仁、雞蛋和買來就混好的玉米、青豆和胡籮卜。炒飯時他不僅隻炒他那份,而且把我和他爸爸的晚餐都炒了,令我們很感動。吃了兩頓後,我對他說,謝謝你把我們的晚餐都做了,但以後你隻炒自己的就行了。後來,他還想把他剩下的炒飯帶到學校當午餐,他調侃說 “中餐既是看上去象狗巴巴,也比麥當勞好吃!”

( 七 )

兒子三、四年級時有一段時間迷上了玩 Yu-Gi-Oh 日本卡通牌。每次出門他總是戀戀不舍要買一包,每包十張不等。其玩法是用分數來比哪個卡通人物用什麽武器的強大本領。買得越多,就能碰到一、兩張孫悟空式用金箍棒的高手,兒子都要用帶亮金金的塑套將其套好,象寶貝一樣收藏著。每天有事沒事都要擺弄這紙片片。 玩得最狂熱的一次居然在家中擺上四人一組,共三組十二人的擂台賽。他以為如果他有足夠的錢,買下所有的卡通牌(幾百包左右),他準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於是,他感慨地說“我要是比爾 - 蓋茨的兒子就好了!”。我回答說“你已不可能是比爾 - 蓋茨的兒子,但我有希望象比爾 - 蓋茨的媽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