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這個女兒眼裏,我爸平時話不多,聲音不響,比較嚴肅。記憶中,從小到大,我爸從沒有訓過我們子女,更沒有動過拳頭。我們子女小時候也從沒有可以象我兒子女兒那樣騎在爸爸肩頭。所以小時候一直和我爸有距離感,沒有體會到慈父之愛。可是,我爸的皮夾子裏一直有一張舊的全家照,我們3個子女隻有6歲,4歲,2歲。我爸丟失過2,3次皮夾子。但每次,我爸用家裏照相冊裏的原照片再去翻拍一張,又放進新買的皮夾子。
在我爸很多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麵前,他這個“老娘舅”一說話,總是很有份量的。我爸幫著處理過大伯家,姑媽家的子女糾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大家口服心服。
我爸保存了很多他以前練字的小楷。看到那工整的一筆一劃,我想沒有多日的刻苦練習是很難達到那樣的水平的。他自己喜歡文學。我在小學時,我爸就訂了不少文藝刊物,“上海文藝”,“人民文學”等。他讀過後,會告訴我們那篇他覺得不錯。
我在進高中時開始感到我爸喜歡我。初中畢業前,知道可以考重點高中了。我爸告訴我:“複旦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學是文革前就很有名的。”我選擇了附中。正式發榜前,我爸去了他老朋友家。他說,那個伯伯的夫人在附中當老師。那天,等著我爸回家。從2樓看見我爸笑眯眯地上樓來,知道我考上了。至今記得那天的情景。
第一次住校,我爸用自行車馱著我的行李,送我去的學校。剛開始時,不放心我自己換車。幾個星期一,一大早陪我到車站,看我上了汽車,然後他騎自行車到我下車的車站等著我,帶我去要換乘的車站。等我2年讀完,行李裏多了很多書,行李很重。看著我爸艱難地用自行車把它們全部馱回了家。
然後,我考進了大學。我爸和我媽乘長途車送我去了大學。大學畢業時也一樣。那時沒有關係搞不到小汽車,大件行李也是父母和自己乘汽車搬去學校,搬回家的。
我那一屆也算是改革大學生分配製度。同一專業,要人單位有一覽表。我們一個班的學生按成績好壞排名次,成績好的可以優先選單位。我爸讓我選了一家造船研究所。後來,我有機會去了國外。
我爸第一次出國時,特意做了套新西裝,穿著出了國。在機場見到他時,他是那樣的興奮。周末帶著爸媽各處遊玩時,我爸仔仔細細地看完每一處名勝。我爸總不忘隨身帶著紙和筆,隨時隨地記下地名,史跡。回到家裏,馬上把當天的見聞感想記下來。即使住旅館時,也是先把遊記寫完了,再睡覺。他最驚訝的是在日本大雪紛飛之日泡露天溫泉。阿蘇火山有纜車,我爸精力充沛,自己攀登上去的。去富士山時,我們還在準備,發覺我爸不見了。再一看,我爸早開始了他的攀登。
我爸70歲以後開始忍受風濕性關節炎的折磨。第2次出國時,我爸的體力大不如前。每去一處,常常急於找個能坐下歇歇的地方。幾年前,我爸不想來加拿大了,他說現在走不動了。我邀請了幾次,終於請動了我爸和我媽同行。陪父母去了東海岸。很多要多走幾步路的地方,要走台階上去的地方我爸都放棄了。我爸說這趟還是值得來的。不過這次也是最後一次了。聽得我無限傷感。
幾次出遊後,我爸整理出很詳細的遊記,借給他的很多沒有出過國的老朋友們翻閱。那些照片整理得井井有條,每一張都有簡潔明了的注解。我很多年來寫給父母的信,我爸也自己動手裝訂成冊,配上了他設計的封麵。這些都是我爸我媽近年來的精神寄托。
我的孩子很早就問過我,為什麽我叫外公時,隻用一個字“爸”。我想大概從小就這麽叫慣了吧。
最後,想說一句我一直不好意思直接對我爸說的,又是很早就想對我爸說,“爸,我愛你!”
Good one. All the best.
You know your dad accompanied your to the bus station, etc... these brings back all my wonderful memories... My dad and I did same things those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