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移民話題]中國人在阿根廷的生活【多圖】

(2007-10-29 18:04:26) 下一個
[移民話題]中國人在阿根廷的生活【多圖】13

海原
作者:chenminyu 中國人

在阿根廷的生活
??無論到過或沒到過阿根廷的人,一提起這個國家,就會連同想起馬黛茶,如同探戈、足球、和烤肉一樣,馬黛茶似乎成為阿根廷的一種標誌文化。
  
   其實馬黛茶並非阿根廷獨有,它原產於巴西,在南美洲的許多國家,如巴拉圭、烏拉圭、智利等都有飲馬黛茶的習慣。阿根廷人飲用馬黛茶是從十七世紀初開始的,由於氣候和土壤更適合馬黛(MATE)的種植生長,阿根廷就逐漸代替了巴西和巴拉圭,成為世界上馬黛茶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按照我們東方人對茶的理解,馬黛茶應該算是非茶之茶。
     馬黛是冬青科大葉冬青近似的一種多年生木本植物,學名是Ilexparaguaynensis,通常都稱為巴拉圭草,一般株同3—6米,樹葉翠綠,呈橢圓形,枝葉間開雪白小花。
    
     每年的4—8月,是阿根廷馬黛茶豐收的季節。遠古的南美洲人把綠葉和嫩芽采摘下來,經過晾曬、分揀後就衝泡飲用,後來又多了烘烤、發酵和研磨等工序,就逐漸演變成今天芳香可口的馬黛茶。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發展,現在已經看不到土製的馬黛茶。市麵上銷售的馬黛茶除了散裝,還有不同分量的單位包裝和袋泡包裝。

     成品的馬黛茶呈翠綠或淺翠綠的碎末狀,味有點苦澀。商家在馬黛茶中加入草莓、蘋果、檸檬、橙子等不同的水果味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還有各種以馬黛茶為主要成分的藥茶,如改善睡眠的,鎮痛的,止瀉的等等。
    
     據阿根廷人說,馬黛茶不僅僅是一種飲料,還可以治病,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保健飲品。其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澱粉、維生素C、B1、B6、鎂、鐵、鉀、鈣、磷等多種微量元素。不僅能降火消熱,消除疲勞,補充體力,它所含的微量咖啡因還能振奮精神,保證現代生活所需的旺盛精力。

     而且馬黛茶價格低廉,一杯同等分量的普通馬黛茶的成本,幾乎不到普通咖啡的五分之一,難怪在飲料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馬黛茶不僅保住了原有的拉美市場,還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消費者的青睞,成為阿根廷的支柱產業之一。
    
     和我們中國一樣,阿根廷的馬黛茶有自己的茶文化。

     每年十一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是阿根廷的馬黛茶節。節日期間在首都布宜若斯艾利斯的街頭,可以看到許多著裝漂亮的少男少女向行人分贈小盒包裝的馬黛茶,商家趁此機會開展各種促銷活動,提高市場份額。在馬黛茶的一些主要產地還會舉行花車遊行和民族舞會。民間還會評選出一位“馬黛茶女王”,摘冠者由商家讚助可以免費到國內任何地方旅遊,還有不少珍貴的禮品相贈。
    
     如果說阿根廷人拿著茶壺走天下,那真的是一點也不為過。剛來阿根廷時覺得非常不習慣。記得有一次我們超市開員工工作會,阿籍員工竟然在會議時連個招呼都沒打,數度徑自添水飲茶,樣子悠哉遊哉,我以眼神示意,誰知那家夥居然誤會我的意思,起身把茶壺給遞了過來,讓我非得吸上一壺,弄得我哭笑不得,險些當場暈死。後來時間長了,也就漸漸釋懷。在阿根廷大到政府高官會議之所,小到街頭混混聚居之地,無論是公園地鐵,還是影院單位,甚至在激情飛揚的綠茵場上,隨處可見人們端著茶壺輪流吸飲。似乎少了馬黛茶那會就開不成了,那球也看得沒味道了,連馬拉多納都說踢球時一定要喝馬黛茶,我有什麽理由不讓他們在開會時泡上一壺呢?所以從那以後我就戲稱馬黛茶是阿根廷的“鴉片文化”。
    
     阿根廷人喝馬黛茶的方式與東方的飲茶方式完全不同,我們中國的茶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講究茶道茶藝,衝泡還有擇水之學。但阿根廷人喝馬黛茶則簡單得多。尋常百姓飲茶的器皿也很普通,通常用竹筒或葫蘆挖空製成的,在壺麵上沒有什麽裝飾,頂多包一層鋁鉑顯得亮麗一些。器皿約拳頭大小,容量一般在0.2—0.3L左右,飲時先把馬黛茶倒入器皿,通常倒滿至杯口,再加入熱水就可以了。但不是直接飲用,而是用一支長約15—18CM,直徑約0.7CM的金屬吸管插入茶中吸飲,吸管兩端沒有相通,在器皿中的一端稍大,呈扁橢圓形或扁梨形,上麵有一個個小洞眼,在吸飲時不會將茶碎末吸入口中。

     他們喜歡同飲一壺茶。三五人一碰麵,無論是工作還是閑聊,總會有人泡上一壺馬黛茶,通常以尊卑長幼的次序你一口我一口輪流著吸飲,就算在公園街頭和陌生人說上幾句話,他們一樣會把手裏的茶壺遞過來讓你吸上幾口,而且你還不能拒絕,哪怕你是個妙齡美女而對方是個缺牙老頭,因為在阿根廷人的觀念裏,馬黛茶這樣的喝法,才會喝出感覺,喝出味道,同時這也是一種禮節。如果你不喝他們遞過來的茶,則表示敵意或蔑視,喝了以後還要上下唇連著舌頭使勁咂咂,以表示接受和感謝他們賜給你的口福,方不致失禮。

     我這人有潔癖,所以在每次有可能被人熱情請茶的場合,總不得不泡一壺家鄉的鐵觀音,在他們的茶壺還沒輪到我麵前時,趕緊請他們喝上一口中國茶,順便講一些我所能翻譯過來的中國茶道,時間一長,茶是沒喝,但家裏的那些從中國辛辛苦苦飄洋過海的茶葉被拿得精光。

     不過興致來時,也會象阿根廷人那樣泡上一壺馬黛茶,或看書,或上網,吸上一壺,倒真覺得爽口提神,頗似家鄉的苦丁茶。剛開始時還不習慣用吸管,把馬黛茶倒在有濾網的玻璃茶壺中,衝泡好後倒在茶杯裏飲用,但不知怎麽回事,還真喝不出馬黛茶壺和吸管的那種味道,我想有時候人的感覺也是一種味道吧。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如果你有幸到阿根廷人家裏做客,他們一定會拿出家裏最好的馬黛茶來招待你。因為阿根廷人沒有在家裏待客的習慣,能夠把你請到家中,就說明他們已經把你當做上上之賓,是對你的尊崇與信任。這時也會看出阿根廷人對茶具所賦予的含義。
    
    
     一般家庭都會備上一兩個高檔的茶具以用來招待賓客。對於他們來說,茶具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喝茶的本身,用越高檔的茶具奉茶,說明你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越高。
    
    
     高檔的茶具主要是質地和形狀上的不同,有用天然樹根雕琢的,有用牛角加工的,有真皮包裹的,有金銀鑲邊的。形狀多種多樣,顏色繽紛各異。壺外壁的圖案雕刻也非常精致,有山水花鳥,藝術抽象等等,或人或物,或情或景,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或象征友誼,或象征愛情,或象征好運,或象征祝福。頂級的馬黛茶壺還還鑲有各種顏色的珠寶,有的還具有收藏價值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對於阿根廷人請茶也有很多說法,不同的茶代表著不同的意思。

     要是對方給你衝泡的馬黛茶裏加一些糖,再放上幾片橘葉,那就意味著求愛了。這個時候,如果在茶裏加上肉桂,則表示“我時時懷念您”;如果添加陳皮,則表示“我原來是您的”;而如果是什麽都沒加,直接用原茶衝泡,又苦又澀,哈哈兄弟,真不好意思,這個就是“什麽也沒有”,而且有點“討厭”的意思。
    
    
     不過這些都是以前的風俗,現在阿根廷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含蓄到底該怎樣表達了,愛我你就說,不說我來說,兩個人都不說,那就拉倒吧。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牛肉飄香
    
    
     以畜牧業為本的阿根廷,半個多世紀以前曾經是地球上最富裕的幾個國家之一。阿根廷的牛肉直到今天仍然傲視歐美。即使阿姆斯特丹的北歐美女吸引著無數的世界遊客,遊客街兩邊亮出“阿根廷烤牛肉”招牌的餐館,依然以其本土的傳統烤肉方式,將豔紅的牛肉穿在十字鐵架上,讓藍色火焰飄出誘人的香味,誘人止步,情不自禁。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牛肉飄香
    
    
     以畜牧業為本的阿根廷,半個多世紀以前曾經是地球上最富裕的幾個國家之一。阿根廷的牛肉直到今天仍然傲視歐美。即使阿姆斯特丹的北歐美女吸引著無數的世界遊客,遊客街兩邊亮出“阿根廷烤牛肉”招牌的餐館,依然以其本土的傳統烤肉方式,將豔紅的牛肉穿在十字鐵架上,讓藍色火焰飄出誘人的香味,誘人止步,情不自禁。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牛肉飄香
    
    
     以畜牧業為本的阿根廷,半個多世紀以前曾經是地球上最富裕的幾個國家之一。阿根廷的牛肉直到今天仍然傲視歐美。即使阿姆斯特丹的北歐美女吸引著無數的世界遊客,遊客街兩邊亮出“阿根廷烤牛肉”招牌的餐館,依然以其本土的傳統烤肉方式,將豔紅的牛肉穿在十字鐵架上,讓藍色火焰飄出誘人的香味,誘人止步,情不自禁。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阿根廷的主食便是肉類,最常食用的菜肴就是各式烤肉。另外,意大利食物也很普遍,意大利麵、千層麵、披薩都很常見。最常見的點心是餡餅(empanada),大都包蔬菜,蛋,橄欖,牛肉,雞肉,火腿或起司,餡餅有用烤的也有用炸的。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這塊廣袤的土地上有著肥沃的土壤,豐茂的草原,良好的氣候,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糧倉和肉庫”。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來到布宜諾期斯艾利斯,除了逛街,購買價廉物美的皮製品外,觀賞西班牙殖民文化留下的建築物,五月大道、國會大廈、綠蔭如席的玫瑰園以及濃鬱巴黎風味的城市建築別有情趣。兩百多座城市雕塑中聳立著民族英雄聖馬丁領兵翻越安第斯山的銅像。穿大街走小巷,一家家烤牛肉餐館、烤牛排餐館,肉香酒香將人生至高的享受撕開一個裂縫;你鑽進去後才發覺,溫馨之中還有迷人的六角形手風琴帶來的感傷,恍然失神中倏然記起自己曾經動心過的眼神,或者傷慟、離愁。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探戈音樂
    
    
    這就是阿根廷探戈。正是因為移民, 19世紀末,流連在酒吧和妓院的男人們,思鄉和揮之不去的感傷令他們集聚街頭,用簡單的六角形手風琴和吉他、笛子、小提琴,演奏各自的家鄉小調,創造出別具情趣的探戈音樂和舞蹈。開始,這種下裏巴人式的歌舞,被上流社會視作庸俗和不屑一顧的低級文化;怎知這種情感通過音樂和舞者四肢交纏的縱意流露,很快地在歐洲流行,由沙龍到劇院,加入鋼琴而所向披靡,最後回流到阿根廷,成為這個浪漫國土上最具風情的特產。

    3月已是南美的深秋,每平方公裏平均隻有10個人的阿根廷,在梅內姆總統任內,近年經濟已複蘇,美元兌阿幣由10年前1:2左右漲到今時的1兌1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華人勤奮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 300萬人口中,由中國上海和福建移民至此的人數,已有5萬人左右。
    
    勤奮是華人縱橫四海的致富秘訣。有位 1989年由北京移居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知識分子兩袖清風,唯一的財產是他懂得西班牙文。
    
    正是勤奮,讓他從餐館侍應生做起,短短四五年,他已變成擁有兩家中餐館、 3間超級市場的老板,還有自置物業、汽車以及一間進出口公司的股份。國際連鎖超級市場家樂福進軍阿根廷後,他清楚時勢的變化,將滾雪球式的投資,改為大資本決定性的投資,留下一家自選店,將手上的資本注入全市最大的中餐館之一中,認真計劃,不但從北京和南京請來最好的廚師,連餐具也請上海錦江集團幫忙設計采購,令餐館成為豪華的“國家級”而欣欣向榮。雖是另一個“尋找他鄉的故事”,他卻坦然地說:“我隻希望過這種小康生活。周末帶著老婆孩子去吃吃飯,看看探戈,也就滿足了。” 滿足,誰又能真個滿足現狀呢?如果不想做生意,吃吃喝喝聽音樂看探戈,就是養老也蠻寫意的呢。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夜場電影
    
    
    看夜場電影是多數人的首選娛樂項目,布宜諾斯艾利斯全市共有135家電影院,分布在城市各區。但是人們最喜歡到市中心的拉瓦列街看電影。這是一段數百米的步行街,兩邊集中了十五六家電影院,另外還有幾家著名的餐館和咖啡館、快餐店。燈火通明的餐館入口處,火紅的炭火上烤肉飄散出陣陣香氣;咖啡館內燈光幽暗,坐滿悠閑聊天的客人;唱片店傳出歡快的音樂聲。人們夜逛拉瓦列街,不僅是看場電影,還可以在這種熱鬧的氣氛中鬆馳神經,解除日間工作的疲勞。影片是循環放映的,從午後開始一直到午夜以後。買一次票可以反複看,不限時不對號。新片每周更換一次,外語片隻打字幕不配音,這樣新片往往上映很快。電影散場後,大多數人並不急於回家,而是沿街閑逛,看看商店櫥窗裏的各種商品或是到咖啡館來杯咖啡。
    
  多姿多彩的夜生活
    
      
     布城的夜生活豐富多彩,夜幕降臨後才是一天的開始:幽暗的咖啡館裏坐滿了客人;電影剛剛散場,人們的活動也才剛開始;酒吧裏到處彌漫著雪茄的氣味,把城市中時尚的麵孔都匯聚起來。在秘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與時間賽跑,更談不上放鬆自己,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通過布城來仔細品味阿根廷人的生活,成為阿根廷的不夜人。終於身在布城了,更加珍惜這難得的悠閑,於是,和同伴一邊品著紅酒,一邊欣賞著舒緩柔情的探戈舞曲,這是消磨時間的最好方式。
    
      在布城的每一個夜晚我們都迷醉在咖啡館和酒吧裏,越發羨慕布城人精彩的夜生活。因為這裏連夜晚都是那麽井然有序,人們逗留在酒吧裏,輕輕地交談著,誰也不忍心去破壞這如詩般的環境。酒後,走在佛羅裏達大街上,夜總會、電影院、商店被璀璨的霓虹燈妝扮得絢麗多彩。夜晚的街道一點都不寂寞,有鱗次櫛比的店鋪,有來來往往的人群.你或者可以去科隆大劇院去欣賞一出古雅的傳統戲劇,或者還可以到卡薩布萊卡去觀看探戈表演。
    
      布城的夜是不會輕易就讓你閑下來,因為到這裏的每個遊客根本無法抗拒她的誘惑。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濃情的飲食文化
    
      久負盛名的阿根廷烤肉已成為這個國家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凡到布宜諾斯艾利斯,遊客都會到烤肉老店La Brigada去品嚐正宗的阿根廷烤肉。當然,單吃烤肉是不行的,適量的蔬菜也是一種調劑。阿根廷蔬菜沙拉一般不含生菜, 也不像我們平時吃的沙拉那樣全部混在一起,西紅柿,胡蘿卜和蘑菇分成相對的三份,最特別的就是棕櫚芯製成的沙拉, 醇香味美。
    
      這裏,各式各樣的三明治、肉鬆卷餅、比薩以及沙拉裏全都少不了火腿和奶酪. 每天我們都會到酒店樓下的咖啡館吃早餐,這裏通常會提供羊角麵包(有含糖和不含糖供選擇),再配上咖啡或茶,還可以要一份茶點。不到1美元就可以買杯茶,35美分就可以買3個羊角麵包,這樣的價格十分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在諾亞方舟和巴格達咖啡館還可以邊吃飯邊欣賞舞蹈表演。我們很快就融入了這濃情的阿根廷咖啡館文化。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足球讓你更瘋狂
    
      足球是阿根廷人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每逢盛大比賽阿根廷必是舉國狂歡,這大概是阿根廷人熱情奔放的性格決定的。阿根廷足球不但使本國球迷熱血沸騰,更讓世界球迷大飽眼福。我們有幸觀看到博卡青年隊與獨立隊爭奪聯賽亞軍的精彩對決。
    
      到達體育場時,場外早已人山人海,隨處可見前來觀賽的少女和瘋狂的球迷。等到入場時間,隻見在球場四周布滿了警察,麵無表情地反複兩次檢查著入場者的背包。賽前半小時我們就被擠進去,根本就找不到過道,任何一個可以移動的地方都塞滿了球迷。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都擠得透不過氣來。比賽臨近尾聲,足球場頓時沸騰起來,成千上萬的球迷載歌載舞,人浪此起彼伏。球迷們有節奏地舞動手臂,仿佛整個球場都在震動。
    
      有人告誡我們觀看現場比賽是有危險的,但我們並不後悔這麽做。如果不能親自坐到執著的球迷身邊,就不能感受到他們的狂熱的心,不能感受到足球的真正魅力。
  
  圖為阿根廷足球寶貝展示國家隊的藍白球衣。

圖為阿根廷足球寶貝展示國家隊的藍白球衣。

點擊在新窗口中查看該圖片
    賭馬大賽
    
    
    這是喜歡刺激的人們的重要晚間娛樂項目。雖然時值深夜,但布宜諾斯艾利斯跑馬場上人頭攢動,巨大的賭注牌上燈光顯示的數字不斷翻動,充滿著一種狂熱氣氛。起跑前截止下注的一刹那,場內一場寂靜,但待賽馬衝出跑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