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

一路淡淡地走來,沒有風塵,也不伴精彩,足跡之中,隻能找出幾行小詩,和一段真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阿毛媽省錢的故事

(2007-09-09 17:46:47) 下一個

朋友常給我講些阿毛媽的故事,我聽著有趣,也許您聽了也喜歡。

這個阿毛媽可不是魯迅筆下的那位祥林嫂,隻有一點相似,她也生長在江南的水鄉。

話說阿毛媽從江南小城來到美國,立馬感到美國這也好、那也好,就隻有一樣,總是覺得那錢不太敢用。

說來阿毛媽和阿毛爸也還算富裕,雙職工,還在公司工作,那收入高於美國家庭年收入的一倍還不止,可還是不敢花錢。總在算,那花一美元,就相當於人民幣7-8塊,隨便那麽一乘,看什麽就都貴了,錢包也攥得更緊了。

可阿毛媽說的也有道理啊,您說咱在美國哪哪不得用錢啊,咱是第一代移民,無根、無靠,在國內時,雙方父母那還可以去揩油,現在是指望不上了,將來孩子上大學,自己退休,醫療保險,等等、等等,您說不存點錢行嗎?她和阿毛爸便認真地保管起錢財了。

都來美國好多年了,阿毛爸媽還開著那部十幾年、近三十萬Mile的二手車,阿毛媽說了:“車也就是個代步工具,我看不出新車舊車有什麽區別,開新車隻是開給別人看的,憑什麽我花錢,去愉悅別人的眼睛。”至於車內座椅已壞,頂棚上的絨布脫落,用膠帶粘上後,自我感覺仍然良好:“汽車裏風刮不著,雨淋不著,這座椅也比自行車強多了。咱從國內出來,那個勤儉節約的優良傳動可不能丟。再說了,我們少更換一代車,Junkyard就少了一堆垃圾,那就對環保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當說道新車省油,她顯得有些猶豫了,可轉念一想,要想省點小油錢,還不得先作大投資去買新車,想通這節,就抱定了一個信念:小車不倒隻管開,甭管它開到什麽主義。

在阿毛媽的鼓勵下,阿毛爸開始周末釣魚。阿毛爸媽都來自江南水鄉,自小淡水魚是吃了不少,那份鮮魚湯的感覺,不讓山珍海味。阿毛爸也真行,僅一小段時間的勤學苦練,竟成了中國人圈裏的垂釣高手。釣到小個頭的魚自是阿毛媽煮魚湯了,阿毛媽說了:“這煮魚湯,大魚小魚一個味,小魚更鮮美。”大魚便送到中國店裏讓他們代買了,好東西畢竟不能獨自享用,再說小魚也拿不出手啊。一旦有了經濟效益,阿毛媽就更樂於讓阿毛爸去垂釣了,即可愉悅身心,還為同城中國人吃鮮魚作些貢獻,何樂不為,這下體會到了:助人為快樂之根本。

阿毛爸原來是有名的煙搶,據說那煙可以連續抽出上千公裏的汽車行程,總是上一支煙抽到最後時,給下一支煙當引火。當帶到美國的煙抽完後,就立馬被阿毛媽戒掉了。阿毛媽的道理是:“抽煙有什麽好處,除了花錢,還容易長病,醫療保險都貴$10。您在國內在醫院工作時,有人送煙,不抽也可惜了,要轉送他人,那可不行,煙是有毒的,損人利己的事,咱可不幹。但在美國,買煙的錢是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醫療保險還是自己的,沒一項好處,抽它幹嗎?”過去總聽說戒煙難,看看阿毛爸,也不難嗎,大概是說戒大煙難吧。

至於酒,阿毛媽有時還是讓阿毛爸沾點的,中國人愛熱鬧,公司朋友的Party著實不少,大家一起Potluck,即省去了主人的許多麻煩,又可嚐到別人家的烹調技藝,還經常能學幾手新菜。阿毛媽每次去,總是帶上涼拌青菜一盤,那菜是自家後院種的,又新鮮,又健康。至於別人帶的肉和海鮮,還是要多吃一點的,人家辛辛苦苦地做了,麵子還是要給足人家的嗎。酒是從不帶的,酒可不是什麽好東西,酒喝多了會亂性,再說,別人酒後開車也不安全。阿毛媽這時會囑咐阿毛爸,回家我開車,酒你自己隨便吧。阿毛媽在家是沒有酒這種不健康飲品的,阿毛爸隻有在這時方可再作一次豪飲的俠客,酒逢知己千杯少嗎,Party上自是少不了知己的。

在公司的Party也有不好的時候,比方說那年聖誕節,頂頭上司的老美要帶阿毛爸媽出席正式晚宴,要求正裝出席。那可是個好俱樂部,高級,聽說食物既好且貴,能免費在那來一頓正餐,光想想都覺得提氣。但回頭一想要著正裝,平時隨便慣了的阿毛爸媽,便犯愁了。阿毛爸最後一次正裝,還是在若幹年前的麵試時穿的,可現在胖了,穿不進去了。阿毛媽自來到美國後,就沒穿過正裝,看看從國內帶來的漂亮衣服,一件件都小了,那份心痛就別提了。心疼歸心疼,問題還是要解決。阿毛媽就是阿毛媽,當機立斷,直奔大Mall,一時間,自己從長裙、大衣到皮靴,阿毛爸從西裝、領帶、腰帶到皮鞋,全部武裝齊全,宴會中夫妻風度翩翩,光彩照人。事後,阿毛媽精心地將衣物原樣包好,連同早就收好的發票,一齊地送回了Mall裏,退了了事。阿毛媽想我既解決了急需,又繁榮了節日市場,還不違反美國原則,可謂一舉三得也。

阿毛爸媽響應黨的號召,就生了一個孩子,一路公立學校,也沒化什麽錢就進了高中。孩子小想買玩具、大後要賣遊戲,她便跟孩子急,說是玩物喪誌,孩子應當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讀書上。弄得孩子,早早出去打工賺錢,自己豐衣足食了。看看,阿毛媽的教育還是很成功的,讓孩子自小懂得獨立,將來必成大氣。可想到孩子上大學要交的學費,阿毛媽就犯愁,哎,那時黨咋就不號召不要孩子哪。

說完孩子,就是父母,阿毛媽回國探親時,朋友問她買什麽,她說:“現在國內什麽沒有啊,包裝也比美國的好,買東西,人家還看不上眼哪。我們回去還不主要是為了看看父母、兄弟姐妹,人到心就到了。”

“那就給點錢,也算盡孝道了。”朋友說

“給錢不是什麽好主意,他們需要的是精神贍養,再說了,現在美元一個勁地看跌,拿回去也不當什麽了。”這時候的阿毛媽完全忘記了美元兌換人民幣要乘7-8的公式了。

我奇怪地問朋友,阿毛爸媽為什麽那麽怕花錢,朋友回答我:“都是窮怕了,你知道嗎,阿毛爸先來美國讀書,為了省錢接妻兒,一年多沒敢動豬肉,隻用最便宜的雞來作葷腥。”我愕然。

如果要聽更多阿毛媽的故事,我再去向朋友打聽。

本故事純屬娛樂,讀者請勿對號入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