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步技術分析(一)

(2007-08-29 15:41:22) 下一個



來源: december3 於 05-11-06 11:43:18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道·瓊斯30種工業平均指數(DJIA)在首次衝上10000點大關時,交易所還響起

      了慶祝的樂聲。DJIA的前身是10種股票的平均價,由查爾斯·道與愛德華·瓊斯在19世

      紀末發表。通常認為,查爾斯·道是技術分析派的創始人。道和瓊斯開創了“道氏理論”,“道

      氏理論”是技術分析的奠基石。查爾斯·道認為股市價格運動有三種能明確界定的形式:

        第一種是長約4年的主運動,就像海洋中的潮一樣;

        第二種是跨時數周到數月的次級運動,就像海中的波浪一樣;

        第三種是日常波動,就像浪花一樣捉摸不定。

      他認為投資者應當忽略這種波動。此後,各種理論、技術指標陸續出現,可謂百花齊放。波浪理

      論、RSI等技術指標、四度空間、螺旋曆法、周期理論、陰陽燭等是比較流行的。

        投資界從來沒有停止爭論,究竟技術分析有沒有用。因此,也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麵:技術

      分析派、基本分析派和隨機漫步派。在目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下,我認為沒有必要

      再進一步討論,因為每一個人的自身情況並不一樣,任何理論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結果

      。既然三分天下的局麵已形成,倒不如看看自己的情況適合哪一種理論。對於擁有資金達9位數

      甚至10位數的機構而言,完全采用技術分析入市買賣,恐怕沒有人敢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因此

      通常大機構都擁有自己的調研人員,根據調研的結果選擇投資目標。對於資金10萬元以下的中

      小投資者而言,要到處做調研,恐怕是不現實的。因此,強調中小投資者學習技術分析方法是實

      事求是的。

 

        技術分析派未出投資大師

        技術分析派初期全部采用人工作圖的做法,在沒有電腦的年代,技術分析師的工作十分繁重

      。傑西·利物摩是技術分析派的一個著名人物。他不到15歲就在股市上利用“技術分析”賺了

      1000美元,後來曾賺到了數百萬美元。成名之後,他雇了20多名統計學家,在一個封閉的

      辦公室操作股票。另一技術分析派有名的人物約翰·馬吉(那個把豬比喻股票的人)則把傑西·

      利物摩當作自己的偶像。他原先是春田股票走勢服務公司的分析師,1953年決定創辦自己的

      公司。他在一個極為封閉的房間裏操作股票,後來和別人合作出版了一本技術分析的名著——《

      股票走勢技術分析》。

        馬吉曾經作過一個十分有趣的比喻:將豬比作股票,而股價就是間接係在豬身上的長杆。我

      們被假定要爬在附近的樹上觀察杆的晃動。我們不需要知道豬的大小、顏色和種類,甚至是不是

      豬也並不重要。雖然有點極端,但非常直接了當地指出了股票買賣的精髓。你賺了錢是因為1元

      買進,2元賣出(股價從1元升到2元,相當於豬從地上跳了起來)。所以預測豬的下一個動作

      是最重要的。遺憾的是馬吉在圖表上花費了15年時間也沒有跑贏DJIA和S&P500。

        50年代是美股高增長的年代,處在大牛市之中,自然會出現許多優秀的人物,格蘭維爾是

      其中的佼佼者。1957年他進入華爾街,1960年出版《爭取最大利潤的日常股市時機戰略

      》。後來又陸續出版了多部技術分析方麵的著作。在市場預測方麵,格蘭維爾從不說模棱兩可的

      話。70年代末期,他的成績相當優秀。1980-1981年是他的全盛時期,1981年1

      月6日收市之後,格蘭維爾向遍及世界各地的超過3000個客戶建議拋出所有的股票。第二天

      早上,經紀行的賣出指令如山洪爆發。當天DJIA下跌24點。4月份格蘭維爾又建議買入,

      一日內DJIA又上升了30點。他的巡回報告會總是萬人空巷。一次有觀眾問他,在做巡回報

      告會時如何分析走勢。格蘭維爾幽默地脫下長褲當眾展示他印在短褲上的股票行情。後來。格蘭

      維爾的預測開始落空。他預測美股將崩潰,勸說客戶賣出股票,甚至還可賣空,不過,現實是美

      股從1982年的750點附近展開一個至今尚未結束的超級大牛市。格蘭維爾自己的股票操作

      未能成功,最終放棄了投資。

        華爾街的技術分析派高手中,也有一位女中豪傑——艾蓮·嘉莎莉。她是1987年“黑色

      星期一的首領”,被稱作80年代的巴布森(羅傑·巴布森在1929年9月的一個午餐會上預

      言股中會崩潰,正如他上一年和再上一年重複指出的,結果1929年確實出現了股災)。嘉莎

      莉在1987年9月勸說客戶離開股市。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來臨之前,她預測美股

      當日將下跌600-700點。當日DJIA在3個小時內跌去508點。此後她聲言不再入市

      ,因為大市仍會再跌200-400點。那次準確無比的預測使她在公司領取的薪水高達150

      萬元/年。

        這些技術分析派的頂尖人物都有自己的一套,但事實上到最後他(她)始終無法成為投資大

      師,像巴菲特、林奇那樣擁有富可敵國的金錢。傑西·利物摩最後甚至開槍自殺。確實,這是令

      人沮喪的事情。所以我勸誡讀者,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成為中國首富,那麽你不必再花心思在技術

      分析之上。但是,你隻是希望技術分析為你戰勝市場,長期保持增長從而到退休時成為百萬富翁

      ,你選對路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