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綠色生活”,人們一般想到的是,小到環保購物袋,大到風能太陽能發電等,當然還有各類節能車,各種家居節能措施等,——諸如此類。對,都對,這些都應該提倡,應該鼓勵。問題在於,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麵,那是遠遠不夠的。我認為“綠色生活”可以是,而且應該是一個十分“高層次”的概念。她所涉及的範圍,深度和高度,被許多人大幅度地低估了。換言之,人們對“綠色生活”的內涵,理解不夠,由於認識的局限,行動的深度,廣度和力度,必然大受限製。具體分析,這首先始於,人類對自己所麵臨的“環境危機”的嚴重性,危險性認識不清,重視不夠。
眾所周知,地球萬物經過億萬年的進化發展到今天,人類當代文明已經進入瓶頸:科技創造的日新月異,物質生活的突飛猛進,還有人口的爆炸,所有這些,與環境的容許度和資源的支持能力之間,早已形成了十分尖銳的矛盾。
當前人類所麵臨的幾大災難:環境的惡化;資源的耗竭;物種的滅絕;甚至人類自身的衰弱,墮落和腐敗,其罪魁禍首,正是人類自身,是人類活動的“為所欲為”和“肆無忌憚”。上述的所有災難,究其根本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人類文明發展所消耗的資源,以及所排放的有害物質,已經遠遠超出了地球和萬物所能夠承擔的極限,已經遠遠超出了環境界“自然恢複能力”的極限。
人類如不能盡快真正覺醒,徹底改變行為方式,那末人類和萬物,遲早會被自己的“縱欲和放任”所毀滅。實際上,這個“墓碑”已經朦朧可見。甚至有人估計,百年之內便見分曉。即使樂觀點想,將“毀滅大限”放寬,推遲幾倍,拖上幾百年,這與生物人類的進化的億萬年曆程相比,也隻不過是一個暫短“瞬間”。難道這還不是“燃眉之急”,還不是“滅頂之災”嗎。
人們之所以對自己所麵臨的“災難”重視不夠,原因之一,是低估了“慣性”的影響。這個慣性存在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麵:首先是環境因素的變化慣性。環境要素很難變化,這包括其方向和速度,然而一旦變動起來,就會很難慢下來,停下來,要想回複到當初的良好狀態,更是比登天還難。這就是說,即使現在人類“立即,完全,徹底地”杜絕一切危害,環境仍會繼續惡化下去,至少還會持續許多年。也就是說,冰山仍會繼續融化,海平麵還要繼續增高,惡劣氣候仍會繼續肆虐,可耕地仍會繼續減少,農作物仍會繼續減產,人類惡性爭奪仍會繼續加劇,---如此肆虐仍將繼續許多年,才可能一點點慢下來,慢慢地停下來,至於真正“好起來”還要等得更久。
更加可悲的還在於,這個“慣性”還表現為“人類危害及其惡果”的“慣性”。隨著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衣食住行用”的改善,耗能和排放量都在“翻番”,甚至是呈現幾何式,對數式的增長。
尤其嚴重的是第三個“慣性”,世界人口的持續膨脹,爆炸---。顯而易見,每一個新嬰兒的降生,其身後必然會跟隨著一個“耗能排害”的巨大“黑洞”。
從宏觀上看,任何人類活動模式的改變,都需要幾十年,甚至於上百年的時間,至於要看到“後果”,尤其是要想看到好的轉變,必然要等更久。幾個慣性作用的疊加甚至是相乘,其惡果必然會直衝雲天,增加無數倍。關鍵問題:地球萬物,包括人類自身還等得了嗎?
此次災難的險惡還在於,災難的降臨形式,它是個“溫水煮咍蟆”的過程,因此人們很可能在“日複一日”和“不知不覺”之中,錯過並喪失了自救的最後機會。
形勢險惡危在旦夕,人類必須奮起自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如何解決?似乎很簡單:“節能減排”唄。人類已經開始做了。問題是,杯水車薪,九牛一毛,遠遠不夠。節能減排。不隻是要大幅度地加大力度,這隻是個“量”的變化,還必須提升到“質變”的高度,那就是:1,逐步控製和減少人口;2,大幅提高人類的質量。3,徹底改變人類的傳統意識,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
人類對環境和萬物的危害,何以達到如此宏大,以至於到如今“窮凶極惡”的程度,這是一個漫長的漸變的過程。任何人一經降生,首先要求“生存”,還要求“安全”,然後必然全力謀求發展,同時還要追求享樂,更加享樂,極盡享受---。方向一致,人同此心。區別隻在於,誰能爬得更高,走得更遠,衝上頂端。其原動力同是一個:人的“欲望”。正所謂:欲壑難平,永無止境。
那末,人欲,這個原本是個人進步,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如何,何時,何以,幻化為“惡魔”,變為毀滅人類萬物,甚至地球的“根本的和終極的原因和動力”呢?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日積月累,難以覺察。形象坐標正如一條拋物線。
那麽,轉折點又在哪裏呢?:桑巴特認為,從超越“基本和實際的需要”時開始。以手表為例。原本最初的功能:方便記時。當然首先要精確:秒/日?進而要堅固,要防震,防水,防磁,這些都可以算作“基本和實際的需要”。如果再要求:金殼,石英麵,便開始超出實際需要,如果再繼續:外殼還要鑲上多少顆幾可拉的大鑽石,那手表便已經明顯“變性”,成為誇富炫耀的奢侈品,“記時”的功能被誇富的“心理需要”所替代,實用向虛榮轉化,已經遠遠偏離了“方便記時”的初忠。這個偏離轉化便是心魔作法的結果。此僅一例,以小見大,人類的一切衣食住行用,無論大小巨細,都可以如此轉化變性。
人類的個人生活方式亦是同理。任何人一旦降生,必須首先要求生存,求安全,然後求發展。進而求富有,更富有,最富有---。同時必然一點點改善生活,要追求享樂,更享受,極盡享受---。。房子越住越大,車子越換越好。然後是私家遊艇,私家飛機,或許還要私家潛水艇,私人太空遊,---隻要個人財富允許,花招隨便你想。正如當今世上,人類極盡奢華,誇富鬥富,浪費揮霍,極端縱欲的現狀。別忘了,人類製造的任何一件哪怕最小的物品,其背後必然都有資源,能耗和排放量等巨大的環保“黑洞”。
世人常感歎:錢是萬惡之源。一個“錢”字,綁架了全人類的靈魂。其實,錢隻是個外殼,“人欲”才是內在的核心,人欲才真的可以是個的的道道地的無底洞。是個惡魔。是萬惡之源,它不僅引發和惡化人間的惡鬥,而且還要吞噬萬物和人類自身!人欲,這個原本是個人進步,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最終幻化惡魔,其轉化階段,也是從脫離,從超越“基本和實際的需要”的時候開始的。當然,人類的需求要複雜得多,衣食住行用,感官享受還有精神文化需要。例如食欲,性欲,美欲等。
再比如著裝。衣物,人類文明的另一個窗口。衣,最初首要為禦寒,然後是防護,遮羞,必然要求耐用,後來開始不同場所,功能,用途的分化,這些都可以是基本屬性,然後要求“美”,此時開始由實轉虛。式樣,風格,色彩,標新立異,爭奇鬥豔。看看當今世界時裝表演,各種奇裝異服,疑非所思,歎為觀止。如有機會能打開富有階層女人的衣櫃看看,就能明白。一個“衣”字,從實際需要開始,一路走下去,可以到達如何登峰造極的地步。更何況汽車,家居等大的項目。我在此處無意批評女性,隻是想借此闡明,透視和探討人生,人性的道理。
我認為,當今世人的環保意識中,有幾個錯覺和偏向,應該盡快加以重視和及時予以糾正:其一,世人對工礦企業的排汙排碳和資源消耗等問題重視關注較多,卻相對輕視了個人生活中的能耗和排放量;
其二,就個人而言,強調最多的是汽車,然而卻相對輕視了個人生活中的家居房產。這才是能耗和排放量的最大的戶頭:(據相關機構研究計算:將個人生活相關的開銷做排比,其實這才是能源消耗,排汙,排碳量的最大戶頭,)占據個人總能耗和總排放量的80%以上。然後才是車船飛機等,用於交通方麵的開銷,再後才是吃穿等,至於用和玩樂,則因人而異,高下懸殊。由此可見,家居房產絕非私人小節,對此應該提到足夠的高度。
第三,人群之中,富有階層的個人耗能和排放量的嚴重超標。浪費的比重提升驚人。隨著個人財富地位的上升,其資源能源消耗排汙排碳量,更是呈幾何級大幅攀升,這首先表現在家居的規模,裝修的豪華。其資源消耗量,排汙排碳量必然一路攀升,遠遠超出人均比例,及十倍百倍,成千上萬倍。在這種“提升,超出”的同時,其實際效益卻在急劇遞減,事實上,超出的部分,早已由實轉虛,甚至幾乎完全變為浪費,成為危害自然的“負值”。
同樣,我這裏無意指責富有階層,因為人同此心,區別隻在於,誰能爬得更高,跑得更快,更遠,最遠。人類的傳統意識和社會規則便是如此,而且從來如此,天經地義,無可厚非。於是,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廢寢忘食,竭盡全力。一馬當先,帶動周邊,千軍萬馬,風塵滾滾,鋪天蓋地,濁浪濤天,這全人類的集體行為,正如同一頭巨大無比的怪獸,可以吞噬一切於瞬間。相比之下,節能環保效果,如同咕咕清泉涓涓小溪,瞬間即被吞沒,化為烏有。聽來十分可怕,駭人聽聞!危言聳聽?不幸的是,這正是當前人類社會現實的宏觀真相。因此,這才應該是當前世人,應該真正痛心及首,憂心如焚的頭等大事。
我認為,隨著個人富有,成功和社會地位的提高,當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達到一定層次時,確切地說,已經解決了溫飽,進而有房有車,開始追求時尚,高貴和奢華的人群,應該有意警惕,以防過分放縱物欲和感官享受;應該有意側重增加文化精神生活的含量,享受人類高端文化精神產品,而這種精神文化享受,比誇富鬥富等的物質感官享受,不但高雅得多,而且環保得多。同時注重提升個人的精神文化素質和人品道德素質,認識個人的藐小人生的短暫,思考,提升個人人生的意義,增加社會關愛比重。如果再上一步,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長項,加入到思想家,哲學家或創造家等的人傑行列裏,在人類高層平台上觀察思考人生,在娛樂自己的同時,可以造福他人,造福人類,造福萬物,造福地球。自覺地推動人類社會文明,朝向正確,健康,和諧,均衡的方向發展。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實現人類的自救救他,徹底扭轉人類的被動局麵,全人類必須趕快清醒,認清危險,從環保,平衡,和諧與發展的高度,重新評估,審視人類文明,文化,審視現存的各種生活方式,傳統習慣,人生理念,還要有相關的法規製度等配合,用“科學,明智,和道德”的標準,重新創建人類文明。這才是“綠色生活”的真正含義。
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人人,事事,時時,處處:行動的目標應該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隻有真正作到如此,環保和綠化生活運動才可能取得實質的成效,拯救人類,拯救萬物,保護地球的宏偉目標,才有可能最終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