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印度,有一個織工,名字叫做卡比兒。
卡比兒出生在比較低下的階層,他的父母非常貧窮,也沒有地位,所以,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入編織的場所當織工。
每天清晨,他和其他織工兒童一樣,第一件事就是麵對一個巨大的織架,開始織棉毯。那些棉毯都有固定的圖案,織法也是固定的。
所以,隻要用固定的織法,固定的圖案,不管用心或不用心,都可編織出完美的棉毯。
卡比兒在織布的時候,經常陷入無意識的狀態,甚至打瞌睡,竟然還能完成織布的工作。
這工作,竟然經過了二十年。
慢慢的,卡比兒的心和手居然分離了,他手裏織的圖案和心裏的圖案完全不同,他心裏想著:“為什麽棉毯一定要有固定的圖案呢?若能自由編織,就能編出美麗的棉毯。”他也開始厭煩那些固定,被認為已經完美的織法,他想:“如果留一些空間,容許不同的織法,表達編者的心情,應該是很好的!”
盡管有許多想法,他畢竟隻是一個織工。
到最後,實在受不了,他在家裏做了簡單的架子,織自己想織的布。
有時候,他一麵唱歌跳舞,一麵織布,布裏充滿了歡喜。
有時候,他一麵靜坐冥想,一麵織布,布裏有無邊的寧靜。
有時候,他一麵吃飯,一麵織布,布裏充滿了食物的香氣。
有時候,他一麵祈禱,一麵織布,布裏充滿了神性。
在傳統的織工眼裏,卡比兒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織工因為從來沒有人想織什麽就織什麽,而且他織的布裏,犯了許多編織方法的錯誤。
但是,凡是見過卡比兒編織的人,隻要不是織工,就會感動不已。
每個星期一,卡比兒會固定將織品帶到市場出售,星期一的市場總是人潮洶湧,人們搶著買卡比兒的織品,買不到的人,隻要多看一眼也就滿足了。買到的人,不會把織品拿來使用,而是掛在牆上,人們相信卡比兒的織品是神聖的,充滿了內在品質的。
卡比兒成為印度最偉大的織工之一,人們認為他開悟了,把他離開編織場所的那一天,訂為他的“成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