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與回報——沒人告訴過你的細節
(2008-04-02 16:33:00)
下一個
By John Zappa
關於“布施與回報”的宇宙法則,各種文章討論已經夠多的了。但是,在我和很多人交往的過程中,我發現在如何實施這些法則的細節上經常有不少的誤解。
一般的說法是:你布施得越多,獲得的回報也越多,正如俗話所說的“有耕耘就有收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說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我認為,有關這個奇妙法則的誤解可被該法則的一個簡單推論所清除;這個簡單的推論就是:關鍵不在於你做了什麽,而在於你為什麽去做。你的意圖和動機才是最重要的。
這意味著你應該以“布施的快樂”為你布施的動機。反過來說,如果你期待著“獲得”,你就破壞了布施的動機——宇宙可不是那麽容易被欺騙的。
以期待“獲得”的心理去布施,這本身就是“貧乏”的表現,它向宇宙發出這樣的信息:“我需要‘獲得’,因為我擁有的太少”。你的這個信念會很快得到確認——貧乏的能量震動隻會吸引更多的“貧乏”。
譯者附注:“貧乏的意識會展現(manifest)貧乏的現實;富足的意識會展現富足的現實”,這是典型的“吸引力原理(Law Of Attraction)”的結論。關於 Law of Attraction,西方有非常多的著作。我認為,這實際上是《華嚴經》“萬法唯心”的一個簡單推論。
這才是真正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我知道有不少人在布施的時候很不情願,或在奉獻了自己的時間或金錢後感到貧乏。如果你是出於不得已的“義務”而布施,或者將布施看成一種“犧牲”,你深層的感覺其實就是“貧乏”。以“慷慨”的麵具裝扮貧乏的感覺,最終隻能導致失望 —— 因為,在因果關係中,“果”的關鍵在於你做事的動機(“因”)。
不要將布施看成一種可以獲得回報的投資,那隻會浪費你的時間——上帝不是一隻你可以在納斯達克股市上進行交易的股票(代碼為GODD,嗬嗬)。“如果我布施,我最好能得到回報或什麽的”——這種想法根源於“我很貧乏/貧窮”。
作者評議:對於一個剛剛接觸布施理念的“初學者”來說,將“布施”作為一種“投資”也是可以的,畢竟,這可以給他以布施的動力。但是,一定要以愉悅、美好的心去布施。
有些人懷著隱晦的動機去布施,而另外還有些人則根本不去布施;他們是這樣想的:“我布施不起”。Henry Ford 經常說,有這樣兩種人 —— 一種認為他們能行,另一種認為自己不行;他們都是正確的。你的信念每時每刻都在創造著你的現實世界。
--------------------------------------------------------------------------------
上麵說的都是關於布施的“不要”的部分;那“應該”怎麽做呢?
以我個人的經驗,我建議:等待和生活合拍的時候。我們都有情緒的波動,有時候我們會感覺良好,有時候又會心情很糟。當你感覺很好的時候,抓住這個機會,分享那本來就屬於你的富足——布施。
要常懷感恩之心,感激你眼前的一切,這樣你就會更易於和別人分享你目前的好運。這時你就會體會到,“美好”裏麵還會有更好的來到。
我第一次真正的布施的經理(起碼在我記憶中如此)發生在幾年前我癌症複發的時候。當我從最初得知診斷結果的震驚中恢複後,我的心靈開始覺醒,並開始清點我所已有的福祉。
經過幾個月的化療後,我得以在聖誕節去紐約遊玩,因為我的醫生認為,給我一個小小的假期,讓我從化療中解放出來幾個星期,輕鬆的玩玩,對我更有好處。紐約城的聖誕燈光、冬天清新的冷風、以及我現在還活著這個事實,都讓我情緒很好。我感到充足和感激。
在一次和妻子、兄弟一起去晚餐的路上,餐館外的一個流浪漢向我祈求能否給他一個美元。我當時的情緒很好,因此我給了他20美元。這個舉動讓我感覺 很好;讓我感覺更好的是:我使他的今天成為好運的一天。對我來說,一個重要的細節是:我是在等候我的妻子和兄弟進餐館的時候給他錢的;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也不想給任何人機會來質疑我的行為(畢竟我的收入有限,而且還是在重病治療當中)。如果我還需要向任何人解釋或辯解,我就會喪失布施的喜悅和樂趣。
雖然在當時,我不知道未來將會是怎樣,但那一時刻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完美的。我感覺很好,不想讓任何人破壞這個感覺——如果有人來和我理論我的行為是否明智,我的情緒就會完全的被破壞了。看來,等待一個沒有人看見的機會去布施,是布施最好的方式。
這時一個雙贏的形勢。那位流浪漢感覺很好,這種情緒至少會持續到晚上。這是我的秘密。我感到富足,並使那位流浪漢也感到富足,因為他得到了20倍於他的所求。幾乎是偶然的,在那一刻我和生命的潮流合拍了,那是一個布施的絕妙機會。
過了幾個月,我原本以為不可能有變化的疾患補償金莫名其妙地增加了20%。我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也沒有問。
我那時還不 懂什麽“布施/回報”法則;我隻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衝動走而已。後來當我開始學習精神領域的有關知識的時候,我才了解到這個原則。結合我新學到的道理,我認真地反思了這件事情,才看到其中的隱含的微妙因果聯係。
對我來說,這個原則最重要的、而且反複被證明如此的一點就是:布施的動因比布施的行為本身起著更為關鍵作用。如果某天你的運氣不好,或者情緒很差,就不要選擇這樣的日子去布施。上帝那裏沒有額外的財富點數,在這種情況下對你或別人都不會有太多的益處。
譯者附記:我對此有一些補充的看法,請看本章最後的感想。
相反的,應該等一等,等到你感覺陽光燦爛的那些日子,選擇你心情愉快的時機,讓自己進入狀態,愉悅的布施,然後靜心觀察那美妙的結果以萬古不易的規律向你走來。而如果你還在費心算計你的錢數,還要思前顧後的考慮別人的看法,那就幹脆別布施了,因為布施的美感已經被你弄丟了。
要等待你重新置身於宇宙富足繁榮的大潮中時候,並根據你最初的那一瞬間的靈性衝動決定你布施的錢數;決不能因為布施而感覺自己的錢包或銀行賬號中少了那麽點錢——不要有“貧窮”的意識。
這個宇宙規律理解起來並不困難,但想真正掌握可能需要畢生的時間。從現在起你就可以不斷的實踐,並在這樣的實踐中獲得樂趣。去作吧,你自己的經驗就是最好的裁判。
譯者感想:作為一個技巧,作者的這個忠告是很有用的,因為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帶著一個壞心情去布施,確實 不是一件很完美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能夠從一個更高的立場去看問題,知道自己目前所有的不完美正是因為自己過往行為過失導致的,而彌補這些過失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布施,那你反而能獲得愉快布施的動力,從而將這些“不好”的日子變成“最好”的日子,那麽在這些日子裏去布施,對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會更為巨大和顯著呢!
--------------------------------------------------------------------------------
John Zappa 是德州Austin市的公關顧問。他曾經在大名鼎鼎的Coporate America(美利堅公司)工作,但他現在選擇要自己創造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