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富蘭克林的成功法則

(2008-04-09 18:12:46) 下一個

富蘭克林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民主主義者,美國“國父”之一,著名的科學家,一生受人們的愛戴和尊敬.但是,富蘭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無法與人合作,做事經常碰壁.

富蘭克林在失敗中總結經驗,他為自己製定了13條行為規範,並嚴格地執行,很很快為自己鋪就了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

  1.節製;食不過飽,飲不過量;不因飲酒而誤事。

  2.偕默:不利於別人的話不說,不利於自己的話不說,避免浪費時間的瑣碎閑談。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條,把每天要做的是排出時間表來,辦公桌上永遠都不淩亂。

  4.決斷:決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須準確無誤的履行你所下定的決心。不論什麽情況都不要改變初衷。

  5.節約:除非是對別人或事對自己有什麽特殊的好處,否則不要亂花錢,不要養成浪費的習慣。

  6.勤奮:不要荒廢時間,永遠做有意義的事。拒絕去做那些沒有多大意義的事,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永不間斷。

  7.真誠:不做虛偽欺詐的事,做事要以誠摯、正義為出發點。如果你要發表見解,必須有根有據。

  8.正義:不做任何傷害或者忽略別人利益的事。

  9.平和:避免極端的態度,克製對別人的怨恨情緒,尤其要克製衝動。

  10.整潔:不能忍受衣服、身體和住宅不清潔。

  11.鎮靜:遇事不要慌亂,不管是普通的小事還是不可避免的突發事件。

  12.貞潔:決不做任何幹擾別人或自己安靜生活的事,也不要做有損自己或是別人名譽的事。

  13.謙遜:要向聖賢們學習,要抵得住享受的誘惑,要抵得住金錢的誘惑,不要有非分之想,不為別人的行為而動,不為別人的言論而動,也就不可能有任何誘惑和利益,使你去做明明知道是邪惡的事。這樣,你就會永遠的快樂。良心,是永恒的節日。


本傑明·富蘭克林 小傳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紀美國的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歲便輟學回家做工,12歲起在印刷所當學徒、幫工。但他刻苦好學,在掌握印刷技術之餘,還廣泛閱讀文學、曆史、哲學方麵的著作,自學數學和4門外語,潛心練習寫作,所有這一切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麵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注意觀察自然現象,研究科學問題。這些電學上劃時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為蜚聲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學家。他在光學、熱學、聲學、數學、海洋學、植物學等方麵也有研究,並有新式火爐、避雷針、電輪、三輪鍾、雙焦距眼鏡、玻璃樂器、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等一係列發明創造。

    因而,他以僅讀過兩年小學的學曆,被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聖安德魯大學等六七所大學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
  1790年,富蘭克林與世長辭。在他出殯的那一天,為他送葬的人數多達兩萬,充分表達了美國人民對他的痛悼之情。同時,不僅美國國會決定為他服喪一個月,法國國民議會也決議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僅屬於美國,也屬於全世界。
  父親為幼子擇定行業的,是兒子讀書的嗜好。小富克林自幼喜歡讀書,輟學後,他仍抓緊工餘時間自學。他把父親的大部分藏書都讀了一遍,並把自己的一點零花錢都花在買書上。他買的第一部書是分做數冊的《約翰·班揚集》①,其中的《天路曆程》是他最喜歡讀的一本書。(①約翰·班揚1628-1688,英國散文家,《天路曆程》是他的傑作,在英美流傳很廣。我國有譯本。)他還讀了洛克的《人類的悟性》和波爾洛亞爾派的作者們寫的《思維的藝術》。《蘇格拉底回憶錄》,加以研讀。書中記載的蘇格拉底運用對話法進行論辯的實例,吸引了他。
    從此,富蘭克林放棄了自己生硬反駁和武斷立論的辯論方式,而效法蘇格拉底,用一個謙遜的、對事物抱有懷疑的人的口吻發問。他發現,這種方法常常使自己的對手,即令是“很有學識的人”,也不得不讓步,直到陷入窘境,而使自己和自己的論點獲得往往是不應得的勝利。
    後來,每當提出什麽可能引起爭論的意見時,富蘭克林從不用“無疑”等表示肯定語氣的字眼,而寧願用“我猜想”、“我料想”、為了什麽理由,“在我看來這件事好像是”等等。
    後來,在富蘭克林漫長的一生中,有許多場合,他需要說服他人接受他的意見,而大多都如願以償,這恐怕是大大得益於他的論辯技巧上的研究改進。
  從事印刷業的富蘭克林,認識了幾個書店的學徒和藏書愛好者,他常在晚間向人借書,徹夜閱讀,第二天一早便送還,並且留心保持書的清潔,從不汙損。因此,有書的人都樂於借書給他。他就這樣如饑似渴地學習。
  對富蘭克林一生具有重大意義的散文寫作,也始於這時期,恰恰又大大得益於父親的指點和鼓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