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水,中醫和生命(四): 水的記憶

(2008-01-01 03:48:01) 下一個

中國傳統醫學和文化中,人們早已了解水的特性的複雜:例如飲茶,人們很早就對流水和止水有很好的認識。《茶經》裏對泡茶用的水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說。山水要用慢流的,急湍的不能用。江水要遠離人的,井水要用取汲多的。一個問題出現在我們眼前: 為什麽不同的水泡出的茶味道不一樣呢?

法國科學家Jacques Benveniste 1988年6月在《自然》雜誌(Nature,[1988]vol333,June30,p186-188)發表了一篇令人吃驚的研究,表明“水有記憶”。

那麽Benveniste究竟做了些什麽呢?

IgE抗體可以激發嗜鹼性細胞(Basophil)去粒化是生化常識。而在Benveniste的實驗中,當把IgE溶液稀釋10的幾十到上百次方倍後(理論上已經與純水沒什麽兩樣),抗體的去粒化活性卻依然保留。換句話講,水保留著曾與之接觸的物質的特性。

1999年,一項由歐洲幾個不同國家的4家實驗室進行的獨立實驗再次證實,過度稀釋的組氨酸溶液還保留著原有溶液的抑製嗜鹼性細胞(Basophil)去粒化的作用後(InflammRes.[1999]48supplement1:S17-18),

作為能量載體的水,有點兒像人體內的運送車。如果運送車本身就肮髒無比、堆積著許多垃圾的話,它所運送的貨物自然會受到汙染。因此,水必須保持自身的潔淨。

很久以前,水在人體內負責輸送能量的說法就廣為人知,並被應用於疾病的治療當中。其中最特殊的莫過於‘順勢療法‘(homeopathy)了。

順勢療法是19世紀前半葉德國醫生哈內曼(C. F. Samuel Hahmemann)發現的一種治療方法。不過它的起源其實還要更早。據說在公元前4~5世紀,希臘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就曾留下過這種治療方法的記載。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說,這種治療方法便是:以類治類、以毒攻毒。

例如,讓鉛中毒的人喝下鉛含量隻有10乘以-400 ~ -12、鉛分子幾乎已經不存在了的鉛水,其中毒症狀就會消失。

也就是說,隻要將鉛在水中稀釋到某種程度,水中幾乎已經不存在鉛的成分,隻留下鉛所具有的特性,它就能成為治療鉛中毒的良藥。

順勢療法認為,稀釋的濃度越低效果則越好。我想,換句話說,體內毒素的濃度越高,它所要求的稀釋倍數也就越高。

換句話說,症狀的消失並非仰仗物質的功效,而是稀釋後通過水複製了某種信息,然後與中毒症狀所發出的信息相克,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水可以複製信息,並加以記憶。海水可能記住了以海為生的許多生命的故事;冰川可能記錄下了地球數百萬年的曆史,並在心中封存起來。

水在巨大的地球上循環後,進入我們的身體,然後重新奔赴世界各地。如果我們能讀懂水所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我們一定會發現一部極為壯闊的史詩!

因此,了解了水,就等於了解了宇宙、大自然,乃至生命的全部。

附帶多喝碳酸飲料會導致牙齒疏鬆,骨質疏鬆,鈣流失。

2005,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韋什克等人經過研究認為經常大量飲用碳酸飲料的青少年、特別是女孩,其發生骨折的危險是不飲用這種飲料的青少年的3倍。他們指出原因可能在於碳酸飲料中所含磷酸成分影響了骨質沉積,從而對骨骼生長產生了副作用。 英國科學家還發現,碳酸飲料是腐蝕青少年牙齒的罪魁禍首。

骨質疏鬆是一個世界範圍的、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的健康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對鈣的吸收率逐漸下降,故中老年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特別是老年婦女。有研究顯示,長期大量飲用碳酸飲料,特別是奶及奶製品又攝入不足,非常容易引發骨質疏鬆。這主要是由於大部分碳酸飲料都含有磷酸。大量磷酸的攝入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引起鈣、磷比例失調,從而影響到骨骼和牙齒。由於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缺鈣,所以也應該盡量少喝碳酸飲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