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科學研究: 打坐改善大腦結構有利身心

(2008-01-20 07:40:05) 下一個

美國科學家的一些最新研究發現,冥想打坐不但可以放鬆你的精神和安穩你的心靈,還改變你大腦的結構並增進你的智慧。

一晚不睡 打坐40分鍾即充電

習練過冥想打坐的人都說,煉功使他們精力充沛,有些人表示他們隻需要短暫的睡眠即可。雖然許多研究顯示,打坐時腦部活動的腦波形式改變了,且神經元自發放電節率會協調一致,但打坐是否真的會起到像睡眠一樣使人恢複精力的作用?

據據《新科學家》雜誌2005年11月5日報導,美國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的歐哈爾(Bruce O’Hara)與同事,通過“心理動作警覺作業(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肯定了以上的問題。這是一種公認的測試睡眠缺乏對人思考敏銳度的影響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員讓受試者盯著計算機屏幕,隻要看到一個影像出現就馬上按鈕。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在200-300毫秒內反應,但是一個睡眠缺乏的人則會花很長的時間,甚至有時根本就沒意識到影像的出現。

歐哈爾等讓10個較為疲憊的受試者分別在經過40分鍾的睡覺、打坐、閱讀或者聊天後做以上的測試。令研究人員震驚的是,盡管所有的受試者都從來沒有習練過冥想打坐,但經過40分鍾打坐,他們馬上就有卓越的表演;而40分鍾的小睡後,受試者則需至少1小時候才能從朦朧中清醒過來,做出較好的表現;閱讀或者聊天對恢複精力沒任何幫助。

歐哈爾說,在冥想打坐40分鍾後受試者每個部份的測驗表現都得到了改善。在受試者一個晚上沒有睡覺的情況下,冥想打坐帶來的效果尤其驚人。科學家們目前還不知道,為何冥想打坐會使人精力充沛,他們正在研究每天花幾個小時冥想打坐的人,希望找到答案。

有意思的是,在《新科學家》雜誌2005年9月2日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打坐本身固然有好處,而如果與信仰結合起來時效果更佳。

報導中說,研究人員將大學生們分成三組進行了測試。第一組打坐時想著宗教中的“慈愛”;第二組打坐時想著“我高興“;第三組打坐時隻是想著放鬆。結果發現,第一組比其它兩組的打坐效果好:能夠讓人減輕心理上的壓力、甚至身體上的疼痛。

喧囂的塵世裏,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身心疲憊。如果能開辟一片心靈的淨土,或許能發現一個新天地。

打坐充實腦皮層結構?

冥想打坐對大腦的結構到底有何影響?這仍然是個受爭議話題。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拉若(Sara Lazar)醫師及其同事,比較了有1-30年冥想打坐經驗和沒有打過坐的各15位誌願者的大腦核磁共振圖(MRI)。

他們發現,冥想打坐真的增加了前額葉腦皮層(prefrontal cortex)和右前腦島(right anterior insula)等腦皮層區域的厚度,而這些區域是控製人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以前的研究曾顯示,一些著名的音樂家、運動員和語言學家的這些腦皮層區域都有增厚。

拉若認為,此項發現進一步證明,“練瑜珈的人並非隻坐在那裏,什麽事都不做。”拉若與歐哈爾都在11月美國首府華盛頓的神經科學會年度會議上,分別報告了自己的研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