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了凡四訓》(第八卷)

(2008-01-12 09:11:20) 下一個
——2001/4/17、檔名:19-16-08

諸位同學,大家好!前麵講到「改過之基」,談到要發知恥心,其次要發畏懼心。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但是要畏懼天地鬼神的鑒察,同時也要畏懼一般社會輿論的指責。今天我們繼續看下文: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

這是改過自新的理論依據。人隻要還有一口氣,一生當中造作再大的罪惡,都能夠悔改。

【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一善念,遂得善終者。】

這是舉出證據來跟我們說明。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都很多,隻要我們細心去觀察,你就可以看得到。為什麽一生造作極大的罪業,真正懺悔,這個業障就能消除,道理在哪裏?實在說,這個理太深太深了,不是凡夫能夠理解的。不但凡夫不能理解,佛在經上講,二乘聖者、權教菩薩都沒有法子理解。為什麽?這個涉及到虛空法界宇宙的來源、生命的起源、眾生的起源,涉及到這些大道理,佛在《楞嚴經》上講得很透徹、很明白。所以,古時候的中國人讚歎《楞嚴經》,說它是「開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我相信這兩句話,許多同修都聽說過。《楞嚴經》上講得明白,佛告訴我們,虛空法界國土眾生原本是一體的。因此,極大的罪惡,隻要回頭,所謂「回頭是岸」。這個道理底下就說到:

【謂一念猛厲】

『猛厲』兩個字非常重要。

【足以滌百年之惡也。】

下麵舉個例子跟我們說:

【譬如千年幽穀】

我們在現在旅遊當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岩洞、鍾乳石洞,那就是『千年幽穀』。

【一燈纔照,則千年之暗俱除。】

我們點一盞燈進去,千年的黑暗就破除了。

【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

過失就像黑暗一樣,隻要一盞燈就能把它照破。這盞燈比喻智慧、比喻覺醒,真正覺悟了,過去所作所為是錯誤的,一念覺,一念真智慧現前,罪就消了。但是,這一念覺,這一念智慧,非常難得、非常可貴。為什麽?因為我們迷在情欲裏麵時間太久了,無量劫來就迷在情欲裏頭。生命是永恒的,生命不是短暫的是永恒的。我們的身命很短暫,我們的精神長存;在佛家講,我們有法身慧命,那是永恒的。所以,無量劫來生死輪回,迷失了本性,於是盲目無知的執著這個身是自己,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這才造成這一生當中事事不如意,造成這一生當中許許多多的苦難。我們要想趨吉避凶,首先就要知道改過。改過,了凡先生把他自己的經驗在這個地方詳細為我們說出來,特別提醒我們,隻要一口氣還在,隻要肯改,再大的過失都能夠消除。接著他說:

【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

『塵世』是凡間。不但我們這個身命無常,國土也是無常。佛在《八大人覺經》一開端就告訴我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兩句話是真實的警告,世間無常的,刹那刹那在變化,我們這個身體很容易失掉。人身難得而易失,一口氣不來,這一生的身命就結束了。這個時候,你想改也沒有辦法,『欲改無由矣』。

【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

這就世俗而論,你造作惡業造得太多,你的惡名流傳到後世,後世人聽到你這個名稱就生厭惡之心。像在中國曆史上,我們一般人從小念書都讀過,宋朝的秦檜,這一生作惡多端,千百年來留下的罵名,他的兒孫再孝,也沒有辦法幫助他洗滌,這是一個例子。

【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雖聖賢佛菩薩,不能援引。烏得不畏?】

這怎麽不可怕?世間留的罵名,是一樁非常不榮譽的事情。現在人常說「榮譽是人的第二生命」,大家把榮譽看得這麽重。其實這個還在其次,最嚴重的是來世的果報。惡業造得太多了,所謂「十惡五逆罪」,佛在經上時時刻刻提醒我們,這個罪業是墮阿鼻地獄。說到地獄,那是非常恐怖的。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裏麵說得很清楚,造作極重的罪業,感得地獄的苦報。地獄從哪裏來的?往年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跟我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真的。是他的嶽父章太炎先生,那個時候住在北京,他曾經有一段時間被東嶽大帝請去作判官。這就講到有鬼神,真的有!東嶽大帝在中國的山東省泰山,他管轄的區域有五、六個省分,管轄範圍很大。這個地區裏麵的人生死、吉凶禍福,他都在掌理。判官的地位很高,相當於秘書長,他請章太炎先生去擔任這個工作。章太炎先生說,晚上小鬼就來了,抬著轎子,那個時候沒有車,抬著轎子請他上轎,他就上班了。第二天早晨天才亮的時候,他就下班,就把他送回來。他日夜都不休息,白天在我們人間辦公、上班,晚上要到鬼道裏上班。

他也常常把他在鬼道裏頭夜間所見所聞,跟一些朋友們敘說。有一次,他就講到,他問東嶽大帝(閻羅王比東嶽大帝還要高一級),他講:「地獄的刑罰,有一種叫炮烙」,炮烙是把鐵柱燒紅,使罪人抱著這個柱子。章太炎說:「這個刑罰太殘酷,希望東嶽大帝能夠大發慈悲心,把這個刑罰廢除。」東嶽大帝聽了這個話,點點頭,也沒有說。他說:「你先去參觀一下,你到刑場裏麵看一看。」於是東嶽大帝就派兩個小鬼帶他去參觀現場,他就去了。去到那邊之後,小鬼就告訴他,他說:「這就是現場,你看。」他看不見,於是才恍然大悟,原來地獄裏麵的刑罰不是閻羅王設的;不是他設立的,他就不能廢除。這個刑罰從哪裏來的?是你那個惡業裏頭變現出來的。就跟人作惡夢一樣,自作自受,不是別人做出來給你受的。他恍然大悟,以後再不提了,他才曉得佛經裏麵講的道理真實。

所有一切境界,歡樂的境界、痛苦的境界,無一不是自心變現的,這就是佛在《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切法,包括天堂、地獄,「唯心所現,為識所變」。心,是你自己的真心;識就是妄心,依妄心造作善惡業。你的心善、你的行善,現出來境界自然是至善美滿;你的心惡、念頭惡、行為惡,現出來境界自然是災難。所以,天堂是自己心變現的,地獄也是自己心變現的,我們現前這個生活環境,還是自心變現的。

可是有人就說:「我的心怎麽會變現這個境界?」這的確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什麽是心?心在哪裏?心像什麽樣子?這在佛教是大問題。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換句話說,你什麽問題都解決了,這叫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在《楞嚴經》上,所以說「開智慧的《楞嚴》」,沒有錯!《楞嚴經》一開端,釋迦牟尼佛就跟阿難尊者討論真心、妄心,心在什麽地方,心是什麽樣子,心有什麽作用;那個經文就太長,經有十卷討論這些東西。所以禪宗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這一句話的意思,一個人真正把心搞清楚、搞明白,世出世間所有法你都通達無礙了。這是真的。

所以,一切唯心造,一切法唯識所變。因此,我們不能不害怕。地獄境界現前了,佛菩薩雖然大慈大悲,能不能度你?如果你執迷不悟,地藏王菩薩再慈悲,也幫不上忙。佛菩薩確實常住地獄,幫助這些苦難眾生,苦口婆心的教化。受教的人一定要覺悟,一定要能信、能解、能行,他才有機會脫離地獄的苦報,然後一個層次一個層次不斷向上提升。所以佛的恩德是第一大,超過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一生一世,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是生生世世,永遠不相舍離,我們造作再嚴重的罪惡,他也不會舍離我們。這一點實在講太偉大了,是我們應當向他學習的。再看下文:

【第三、須發勇心。】

勇猛精進,改過自新。說到改過,了凡先生提出三心,這三心我們必須要記住。第一個是知恥心,人不能不知恥;第二個是敬畏心;第三個是勇猛心。你要是能具足這三種心,改過就不難了。他說:

【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

『因循』就是得過且過、馬馬虎虎。無論做什麽事情都不認真,你的過失就很難改了。『退縮』就是退轉。這就是人為什麽不能改過,多少人想改過而改不過來,就是「因循退縮」這四個字障礙住了。

【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

這就是勇猛心的樣子。什麽叫「勇猛」?要振作起來,絕不懷疑,立刻就改。不要說這過失「等待明天、等待明年吧!」那你永遠沒有辦法改過。立刻就要改,當下就要改。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大者如毒蛇囓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小的過失,就像刺在我們肉裏,趕快要把它剔除。這是我們有經驗的。大的過失,就像毒蛇咬了我們的指頭,這個時候立刻就要把指頭斬斷;如果不斬斷,蛇毒攻心,人就要死亡。這個時候,決定沒有猶豫,當機立斷,『無絲毫凝滯』。這是『風雷之所以為益』,「風雷」是《易經》裏麵的卦,取它的現象,風吹雷動;春天的現象,萬物生長,所以它有益,「風雷益」。在此地形容當機立斷、勇猛改過的這種相狀。

【具是三心,則有過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改過必須具備這三種心,然後有過你才能夠改。底下兩句話是比喻,譬如春冰,春天的冰遇到太陽,太陽出來,冰就融化了。把「冰」比喻作「惡業」,把「太陽」比喻作「勇猛」;勇猛改過,你這個過失自然就消除了。

【然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驗亦異。】

這是說到三種效果不同,有人從事上改,有人從理上改,有人從心上改。但是諸位要知道,都必須要具足前麵講的三心。沒有三心,無論從哪一方麵都沒有法子下手,都得不到效果。下麵再分別跟我們說,先講從事上改的。

【如前日殺生,今戒不殺。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強製於外,其難百倍,且病根終在,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這是先講從「事」改。從事改難,這是一種強製的行為。一味把它製止,這個的確是有限度的,它有個飽和點,改得不徹底。舉這一個例子,譬如從前殺生,現在你發心持戒。你去受戒,受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你發心持戒,這五條戒都是斷除自己這五種習氣;習氣太深,要斷掉非常困難。你現在就不殺了,你這「不殺」能支持到多久?從前喜歡發脾氣、喜歡罵人,現在戒除,不發脾氣了。舉這個例,這都是從事上改的,這是一種強製的行為,很困難。

『病根終在』,為什麽?貪瞋癡慢是病根,這個東西沒有辦法斷除,所以境界現前,它又會起現行。有一些人善根深厚的,還能夠強製得住。善根薄弱的,往往遇到大的逆境,他就沒有辦法控製;小的逆境他行,能控製得住,大的就不能。下麵說『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廓然之道」就是徹底拔除的意思,沒有辦法徹底拔除。這是從事上改的。所以我們了解,學佛的人很多,都有善心,都想改過,大家發心去受戒,受了戒之後又做不到。我遇到不少人:「法師,我受了戒,現在都做不到,又犯戒,又破戒,怎麽辦?」這個事是難!

其次,了凡教給我們從「理」上改,理論,這個功夫比前麵要提升了一層。

【善改過者】

『善』是「會」,會改過的人。

【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譬如我們要想不殺生,不殺生的「事」,我並沒有斷,還沒有斷,先要去了解為什麽不殺生,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

【如過在殺生】

我們有殺生這個過失。

【即思曰】

『思』,要常常想。

【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己,豈能自安?】

我們在從前,沒有人教導我們,我們疏忽了,從來沒有想起這樁事情;到我們接受聖賢教誨之後,我們聽到這些教訓,常常放在心上。確實,「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的動物,哪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道理?連蚊蟲螞蟻都貪生怕死,我們要想殺它來養自己,我們的心能安嗎?如果反過來說,人家殺我們去養他,我們能甘心情願嗎?常常想這個道理。

【且彼之殺也】

你再想想動物被屠殺那個時候的狀況。

【既受屠割,複入鼎鑊。】

『鼎鑊』就是放在鍋裏麵去煮。

【種種痛苦,徹入骨髓。】

我們如果設身處地來想想,如果這個動物是我,我被人殺了,然後被人去煮,被人吃了。

【己之養也,珍膏羅列,食過即空。】

我們常常想這個。我在二十六歲遇到這本書,讀了之後,我是非常受感動。所以我從開始接觸,大概是六個月之後,我就素食。我常常想到「不忍心吃眾生肉」,想想這個狀況,太可怕了。再想想果報,尤其是寒心。

早年,我的家父在世,他是個職業軍人。抗戰期間,我們家裏麵槍枝就很多。那個時候,我還記得很清楚,長、短槍我們家裏大概有八枝。他喜歡打獵,我們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去打獵,天天有野味打回來吃。可是,抗戰勝利之後,他死的那個狀況,就跟《地藏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他瘋狂,看到山,他就往山上跑,就跟野獸一樣,樣子完全像野獸;看到水,他就往水底下鑽。佛在經典上講殺生的果報,我親自看到的。想到我父親生病到死亡那個狀況,我非常恐懼!我自己也打了三年獵,也殺了不少生,所以想到這些情形,讀這些書,我再也不敢了。我從二十六歲開始吃長素、放生,贖過,過去殺生的罪過太重了。所以我學佛之後,我隻做三樁事情:印經,跟印光大師學的;放生,消除我殺生的罪業;布施醫藥,看到有很多人生病很苦,窮人沒有能力買醫藥,我每個月捐一點錢布施醫藥。我就做三樁事情,很簡單,很單純。

這個地方文字講得好,『己之養也』,這是講我們一般的日常生活習慣;『珍膏羅列』,就是你的菜肴很豐富。你有沒有想到,『食過即空』?我們貪圖美味,為誰來貪圖?我們殺生吃肉,為誰?能夠辨別滋味的舌頭。舌頭不過三寸長而已,到喉嚨底下就不知道味道了;為了滿足這個三寸舌頭,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不值得!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我們有沒有認真去想過?

如果說素食沒有營養,素食妨礙健康,我可以跟大家做證明,我素食到今年整整五十年,我一生當中沒有生過病,確實是健康長壽。我的體力不衰,健康狀況能夠長久的保持,什麽原因?素食。實在講,我對於養生這一樁事情非常含糊,沒有講求,真的是不懂得。唯一在身體上遺憾的,就是牙齒不好。我的牙齒沒有掉,都是好牙齒,就是牙齒還不夠標準。什麽原因?不懂得保護牙齒。我到前年,有一個同修帶我看一個牙醫,替我洗牙。洗牙的醫生跟我講:「法師,您的牙齒很不錯,保持得很好。這是您得力於素食。七十多歲,別人牙齒都比不上您。」他教我保護牙齒:「每一次吃完東西之後,一定要漱口、要刷牙,不要用牙膏。牙膏隻要早晨跟晚上用兩次。平常多漱口、多刷牙。」我這個不懂。我在過去,隻是早晨刷一次牙,晚上都不刷牙,所以對牙齒沒有照顧好。如果我要早遇到這個醫生,年輕的時候我就懂得保護牙齒,我現在的牙齒大概會跟二、三十歲人一樣。所以這醫生告訴我,要好好的保護牙齒。我這已經算是很好了,不夠好。現在我懂得了,我每一次吃東西之後,我立刻就刷牙、漱口。牙縫裏決定不能有東西存在,那是很容易帶細菌的。牙齒好,我們的消化係統就好,人就不會生病。

素食對於健康大有好處,特別是中年以後。中年以後不知道在飲食上攝生,對於你晚年身體健康會有很大影響。這是從飲食起居,我們一般講「衛生」。世間人都懂得講求衛生,可是還有重要的,大家疏忽了,那是什麽?衛性。「性」是好的性情,它會影響生理。所以伊斯蘭教(回教)他們的飲食有很多規矩,有很多東西他們都不吃的。我曾經研究他們的教義,為什麽不吃?原來那些動物性情不好。凡是性情不好的動物、植物,他都不吃。為什麽?怕影響自己的性情。他懂得衛性,保護一個好的情緒,我們今天講「情緒」,這就比一般人高明。以後,我讀佛經,佛更高明,佛講三條,除了講求衛生、衛性,還講求衛心,保護自己的慈悲心,保護自己善良的心。所以,不食一切眾生肉,這個有道理在。佛家確實通情達理,我們一般人講的,它的教學合情、合理、合法,它並不是一成不變,它是活活潑潑的,我們要懂得這些道理。

在素食蔬菜裏麵,佛法揀別五種蔬菜不吃,這五種叫「五葷菜」。諸位想想看,「葷」是草字頭,葷不是肉,肉叫「辛」;佛家叫「葷辛」,這個要戒除的。肉類是屬於「辛」。「葷」是指五種,這五種菜:蔥是一種,大蒜、小蒜(蕎頭)、韭菜、洋蔥,這五種東西不吃。為什麽不吃?這五種東西生吃刺激生理,容易發脾氣,因為這個原因,防止你少發脾氣、少動肝火,所以戒除。熟吃,這個東西能夠產生荷爾蒙,容易引起性衝動,是這麽個原因,不是別的。但是,如果用這些東西做香料,配在菜裏麵,這個可以。為什麽?它不起作用。所以,一定要懂得佛家這些戒律真正用意之所在。
佛家在戒律裏麵戒酒,五戒裏麵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說了,酒本身沒有過失,酒醉了,怕你幹殺、盜、淫、妄。所以酒是防止的,本身沒有過失,這個我們要懂得。但是在做菜裏麵用料酒,這個沒關係。這個料酒,你就想到,它不會醉。佛家製定這些法,通情達理,尤其是酒這一條戒開緣很多,「開緣」就是開戒不是犯戒,在某一種時期可以飲酒。戒經裏麵講,七十歲以上身體健康狀況差,血液循環緩慢,每一餐飯都可以飲一杯酒。為什麽?幫助血液循環,當藥用。中藥裏麵,有很多是用酒做藥引,統統都許可用。所以它不是說什麽都不能用的。現在有很多人持戒,對於這些小小戒持得很嚴,重要的戒就馬虎了,這個錯誤,完全搞錯了!所以,這些事情要是不能仔細去辨別,人就會死在戒條之下,那就什麽都行不通了。有人說,「戒條是殺人的」,那是他錯會了意思,死在戒條裏;確確實實是一般人所說的,他不知道佛家的戒律活活潑潑。戒律有開、遮、持、犯,一定要懂得它的精神,懂得佛為什麽製這一條戒,這一條戒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當如何運用,什麽情況之下怎樣運用,活活潑潑。你才曉得,戒律是大自由,戒律是大自在,斷惡行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自然就會選擇素食,歡喜素食。

養心,要養清淨心,要養真誠心,要養平等心,要養慈悲心。你懂得養心,懂得養性,又懂得養生|養衛生,你的身體當然健康,你怎麽會生病?新加坡有個許哲居士,她今年一百零二歲,她常說:「我們要長壽,我們不要老,我們不要病」。一百零二歲了,每天還照顧許許多多窮苦的病人,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一百零二歲,除了頭發白之外,牙齒隻掉一個,我再就看不出她的毛病了。健康、活潑,跟年輕人一樣。所以在新加坡,大家都知道「一百零二歲的年輕人」,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效法的。

【疏食菜羹,盡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損己之福哉。】

何必殺其它的動物來損自己的福報?這是決定錯誤的思想、行為。今天就講到此地。

--淨空法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