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腦開花
洗腦這個詞最近出現在罵戰裏的頻率比較多。其實洗腦這個說法據說最早也是在中國出現的. 戊戌變法失敗後, 嚴複在翻譯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Spencer)的《社會學研究》時加入了一句注釋:“要想學習社會學,就需要先“洗腦滌心”。可以看到,洗腦這個說法第一次被明確提出來的時候,指的是洗掉傳統糟粕,迎接文明的新觀念。洗腦被認為是一件好事。
西方對“洗腦”的說法起始於冷戰時期,開始是指蘇聯類型的國家利用宣傳和體罰來改變人的思想觀念,後來逐漸形成一種社會心理學的理論。慢慢的,這種起始於政治觀察的理論被用來解釋和反對一些被視為“邪教”的“新宗教運動”組織。洗腦這個詞就這樣被扭曲了詞義,並從此成為了精神控製的代名詞。
牛津大學教授凱瑟琳·泰勒《洗腦:思想控製的科學》一書中,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詳細討論了洗腦的科學原理。她認為人的大腦中有一些神經軌道,在受到新信息和新奇刺激時可以打通,變得通順。因此,當教條性的語言被反複不斷灌輸進人們大腦時,他們的神經元之間會更加暢通,變成一種類似條件反射的“自動想法”,也就是人的思維被“程序化”了。簡而言之,按照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洗腦的關鍵便是讓被洗腦的對象無法思考、不假思索得去接受。
既然洗腦的關鍵是讓洗腦對象“停止思考”,那麽是否隻要我們不停止思考,養成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就獲得了洗腦免疫?但是別忘了:
1.你所攝入的一切信息,都是你思考的原材料,包括垃圾信息、刻意扭曲或是被精心篩選過的信息。
2.你解讀信息時所使用的觀念,也都是外界所給你的.
這些因素也潛在地影響了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結論而這種外界的影響可以是相當隱蔽和潛移默化的。洗腦利用的不過是人們常見的心理弱點和心智缺陷,而外部的環境因素也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造就而成的,既然如此,那麽每個人都有可能被洗腦。
或者我們可以說其實沒有人被洗腦,每個人都在選擇性地接受信息並且不斷自我強化。
當你在說一個人被洗腦了,那麽他有一種很自然的反應,會反駁你才被洗腦了。一般自由主義民主人士比較反對專製,比較反對強製灌輸,強調民主自由的,可是等他批評別人沒有自由教育被洗腦的時候,這些被指責的人會對他們進行一頓責罵,你們這些自由主義者成天受西方思想的影響,被人家洗腦。這兩種觀念互不相讓,你說某一套觀念提供一些道理了,但是這個道理本身也很難說它就有決定性的作用,最後就變成了一個沒有結果的爭論,甚至可以說大家都被洗腦。稍微極端點講,其實大家都是不過是在夢裏,隻不過就是做的夢不一樣而已。
從真實世界來看,新聞自由話題雖然喊了幾百年,至今仍然是一個空洞的命題。抽象的新聞自由是沒有立足之地。聞能影響輿論,輿論能引導民眾。輿論是殺傷力強大的信息武器,可以用來幫助維持社會秩序,也可以用來顛覆社會秩序。如果輿論不停地發鼓噪之聲顛覆秩序,影響到社會穩定時,任何政府都會出手幹預,決不會聽之任之。而高明的洗腦術會一方麵以鄙夷之情嚴詞譴責洗腦行為,占據道德高地;另一方麵則不斷改進洗腦方式,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化洗腦於無形中。其高明之處就是不會直奔主題,而是潛移默化,在細節上做文章,去煽情,讓細節來說話,並且以新聞的麵貌示人。
沒有絕對的自由
在新聞自由的國家,被洗腦的比例比較小。比如美國媒體有左中右之分,如果你有意識地兩邊都看看,就不會被一邊洗腦。但很多人喜歡隻看符合自己觀念的媒體,拒絕看另外一邊,就造成了被洗腦。
在新聞不自由的國家,比如中國,被洗腦的比例就比較大。一般人都隻能聽到政府一邊的聲音,聽不到另外一邊。少數人可以翻牆看國外新聞,或者和國外的朋友交往,那樣見解就比較全麵。
+1
可以看一下其他媒體報道看美國,比如BBC,可以看外麵的媒體看中國,也可以看中國的親人朋友看中國,特別對立的東西隻能看fact,不看觀點和結論。
外立其德,沒有不被洗腦的。
在新聞不自由的國家,比如中國,被洗腦的比例就比較大。一般人都隻能聽到政府一邊的聲音,聽不到另外一邊。少數人可以翻牆看國外新聞,或者和國外的朋友交往,那樣見解就比較全麵。
比如不懂曆史,就沒有事物評價參照物。因為人類有一個特點就是隻從錯誤中學習,錯誤,當然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而不是還沒有發生的。
心理學是21世紀的帶頭科學,因為人類不論做什麽都是為了滿足心理需求。再有,人民都是愚蠢的,因為人類的無限貪婪心理讓走捷徑成為追求目標,因此懶惰就是必然在多數人身上發生的。
無關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