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身份”問題,長久以來一直處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岸的政客也因各自的利益,在那裏大打民淬、民族之牌,就連隔著太平洋的老美也不曾放棄台灣這個棋子,時不時的搬出來挑逗一下二岸的神經。。。
那麽台灣到底是。。。
咱們國人有句老話,叫做“順藤摸瓜”。去年初趁著人們都在忙著準備過年的空檔,我們一家仨口(老大在美國沒能來參加我們)去了趟台南市。
對台灣曆史多少了解的人都知道;台灣最古老的城市既不是繁華的台北,也不是繁忙的高雄,而是台南市。
換句話說;要想了解台灣的 “前是今非” ,那還真的是非台南莫屬了。我們到了台南後,先去安撫 “五髒” 廟,酒足飯飽後,就展開了我們的 “文化之旅”。我們先來看看維基百科,掃掃盲,我特地把那些有爭議的地方用粗筆和其他顏色注明出來。
1624年,在與中國明朝的軍隊激戰了八個月以後,荷蘭人和中國官方達成協議,同意把設置於澎湖的要塞和炮台毀壞,而於1624年轉移至台灣島,中國則不幹涉荷蘭對台灣的占領。荷蘭東印度公司轉進至不受明朝政府管轄的福爾摩沙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設立貿易據點,建立台灣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明帝國對於荷蘭人占領台灣並無異議,因為台灣並非其所認為的領土。
根據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勝與曹永和的研究∶「台灣不隻明朝不管,甚至也不屬任何國家管轄,所以走私船早在當時就在基隆、安平與淡水會合明朝、日本與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的商船。...根據荷蘭史料,當時東印度公司指揮官萊爾森於1622年到福州談判,明朝官員為了勸誘他們撤出澎湖,建議他們到澎湖以東,一座不屬於明朝的島嶼,也就是台灣,間接同意明朝船隻到大員(今安平)與之通商。...當時明朝官員向萊爾森說∶「你不知道大員怎麽去,我們派船帶你去」。這段史料,顯見明朝福建官員知道台灣,卻不把台灣當作屬地。而同樣年代,明代的史料記載的是,官員軟硬兼施,並請海商李旦居中協調,荷蘭的新任長官宋克,才在1624年拆除澎湖城堡的建材,搭乘熱蘭遮城號商船,來到大員上岸,宋克也成為荷蘭建立台灣政權的首任長官,他也在大員建立熱蘭遮城。」
曆經了三百多年,今天依舊默默地述說曾經過往的滄桑。。。
珍貴的曆史資料
當時我們與荷蘭人在武器和裝備上的差別
曆史的見證!
參天的老榕樹
鑄有嘉慶年號的大炮
和這些古炮合一個影
看完安平古堡,我們又繼續走訪了台南的[赤崁樓]和台灣早期文化的民俗館。但因篇幅有限下次再分享這體部分吧。
謝謝您的閱讀,成長祝您: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