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人都會長大,但不一定會成長。成功是我的自信,挫折是我的良師,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個人資料
成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修養和思維決定人的眼光—-談“對台灣的感慨”

(2011-03-10 09:21:46) 下一個



有日子沒上文學城了,今天終於忙完手邊的事,得空進城逛逛。。。

進入首頁,俺一抬頭就看到城樓頂上論壇推薦處的頭排掛著本城網友寫的對台灣寶島遊後的感慨 http://bbs.wenxuecity.com/taiwan/428683.html

或許是俺現在在人在台北的緣故,一看到有同學寫遊台灣的感慨,俺毫不猶豫的點了進去,結果。。。嗬嗬真不知要怎樣形容耶。

老實說,俺還真有點被雷到了,不太相信這是出於城裏『原創壇』的寫手之筆。

對文學城『原創』的同學們,俺一直是以 45 度角在看 TA 們,因為這些同學太厲害了,小說短,中,長篇的一部一部的寫,那碼字的功力讓俺總是汗顏加崇拜。

這些寫手不僅在網上多產而且有許多人已經出版了 N 部作品, TA 們的心血早已化為城裏的一道風景線,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網友們,也慰籍著眾遊子們的心靈。

隻是今天看到這篇“感慨”,它真的讓俺感慨起來。

俺感慨的不是因為這篇文章的真實性,我絕對相信這位同學寫的就是她所看到的。俺感慨的是:如果這就是這位同學先後二次來台灣的感受,那麽俺真的為她感到抱歉,或者說是惋惜。

俺有一個外甥女,生長在北京,後來去了英國(倫敦)留學了二年。三,四年前,俺介紹她和俺們這(俺美國的家所在地)大學的一位來自上海的教授相識,結果二人一見鍾情,不到一年就結為連理。

當俺的外甥女來到米國後,對米國失望之至。套她大小姐的一句話;“這就是美國呀,這簡直就是一個大農村”。耐不住沒朋友可以“紮堆”,生了孩子後就帶著寶寶回北京了。

外甥女對米國的評價讓俺有點目瞪口呆,她說的是實情嗎?老實說也的確是實情。

米國幅員廣闊,除了大都市外,在這個崇尚自然的國度,你眼見之地真的很純樸,說它是農村也不為過。君不見文學城裏家壇中有多少網友在分享 TA 們的“農家樂”,帥哥,美女們常常把 TA 們的農產品 PO 在網上,看的俺是口水嘩嘩流。

而這城裏(文學城)的網親們,雖然有的做了海龜,有的嚷嚷著要落葉歸根,但真的下決心要離開這“大農村”還真沒多少。為什麽?

大家心裏都有數。因這個看似農村的地方卻是“天堂”,在這裏安居樂業比任何地方都好。

話說回來,台灣也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在我的博客裏我有 ZT 了一些人去台灣後寫的“台灣印象”,當然這個“印象”和俺們同城的同學的對台灣的“感慨”差了十萬八千裏。為什麽會這樣呢?

想來想去,俺覺得是一個人的修養和思維決定了 TA 的眼光。

如果以城市的硬體來看是否先進或落後,那麽米國大部分的地方就是大農村,台灣被看成是改革開放初期或解放前的小縣城也不為過。

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的日月潭因沒有如西湖那樣過度的人為裝飾的而被說成晚上黑乎乎,白天一湖水,阿裏山就是一座山。那真不知如果她去了瑞士後,又要如何評價這更缺少人為裝飾的國度呢?

附二篇海外華人和咱大陸人去台灣的感受。真希望她下次如再有機會去台灣換個角度欣賞台灣的美。

第一篇  『大陸人眼中的台灣』

ZT: 
人在海外,隻通過報紙和電視發布的點滴去認識台灣,結果是負麵的,以為台灣政府績效不彰,官員品格拙劣,台灣人素質低下,文明缺乏,社會混亂,令人覺得恐怖,乃至若幹年前有機會在台北謀得一份很好的工作,也推掉了。

最近去了一次台北,發現過去多年的印象,至少百分之八十都錯了。台灣政府確實績效不彰,官員品格確實低下,但僅此而已,就我個人所見,台灣人(至少是台北人)的素質文明,已達到就中國人而言的最高度。

我是第一次去台灣,希望親身了解真實的台灣社會和台灣人,所以推辭了接待單位的盛情,爭取更多個人單獨活動的機會。台北之美,固然依賴於台北飯店之眾多,夜市之繁榮,小吃之豐富,飯菜之精美,但更加吸引著我的,卻是台北的人,普通市民們。

走出桃園國際機場,立刻體驗台灣人敬業樂業的精神。我找到長榮公車櫃台,買票坐車到台北。從桃園到台北,一小時路程,票價一百三十五新台幣,折約四-五美元,實在便宜,美國丹佛這樣的公車,要貴一到兩倍。我對台北毫無所知,詢問去下塌旅館哪站下車,他們拿出汽車路線圖,指給我看,並用紅筆勾出下車站名。我又問在台灣怎麽打公用電話,他們詳細告訴我,講解幾種價格,告訴我省錢竅門,給我換了幾枚硬幣,說是還有十分鍾開車,我可以先在候車室打兩個電話,指給我用哪架電話機。

在台北期間,我因故換過兩家旅館,沒有來得及告訴妻子更新電話號碼,怕她打來找不到,跟前台服務員一講,他不僅在本旅館電腦上做紀錄,以便所有服務員接到找我的電話,都能轉給我,而且分別打電話到我原先住過的兩家旅館,請那兩處的前台做好紀錄,凡有美國來電找沈先生,便將電話轉過來。那兩邊的服務員,也都很樂意地答應下來。

事情都是小事情,但我看出大意義。他們既沒有板了麵孔,愛搭不理,也沒有「堆滿笑容」,為賺你的錢而忍痛做出「笑模樣」,或者臉上帶「笑」卻心不在焉。我所見到的台北服務員們,臉上總是很和氣,很真誠,也很認真,似乎那樣做很自然,很平常,讓我覺得自己並不比別人低賤,也不比別人高貴,所以很舒服。

我住在忠孝東路和複興南路的交點,是台北鬧市區的中心,每日從早到晚,車水馬龍,熱鬧非常。早晨上班高峰,捷運(地鐵)忠孝複興站裏人湧如潮。但擠在人群中,隨眾進退,發現台北人雖然匆忙,卻曉得禮讓,頗有君子風,盡量避免相互碰撞,偶有稍微擦碰,也知互道歉意。

事實上,不論在馬路上、車站裏、公車上或是商店裏,我從無一次見到有人橫衝直撞,也不記得見到手插褲兜口叼香煙走路的行人,或者有人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更令我驚訝的是,即使在捷運車站裏,人滿為患,卻似乎並不喧鬧。那是我在任何中國人聚集之地,從來沒有體會到過的。公車上,飯館裏,就算西門町那樣的熱鬧地方,包括年輕人在內的台北人,都懂得盡量保持安靜,不高聲喧嘩,影響他人。我從經驗總結∶喧鬧與文明成反比。喧鬧之地,必是文明低落之處。喧鬧度越高,文明度越低。而凡文明之地,自然不見喧鬧。由此可知,台北人的文明程度實在相當高了。

此言不虛,有例為證。在台北乘捷運,站內上下自動扶梯,所有乘客都自覺站在右側,空出左半邊,讓趕路人走。我從未見到一個人,站在左半邊,即使整條扶梯左側都空著。最可愛那些中學生,也如此守規矩。

中學生本來是最調皮的一群批,喜歡結夥說笑走路,可一上扶梯,便都自覺站在右側,絕不為說笑方便,擠在左側擋路。捷運車廂內,靠門處安排博愛座,即老幼病殘專座。我每天乘幾次捷運,經常看見那博愛座都空著,許多乘客站在旁邊,卻都不坐。上下學時,很多中學生乘車,也都站在博愛座前聊天,絕不占座位,特別有規矩。一次我見到有人抱個孩子上車,立刻有四、五人同時站起讓座,令人感動。

捷運車站台,每個車門前地麵,都劃了斜斜的排隊線,我發現不論多麽擁擠的時刻,所有乘客都會自覺依線排隊,絕不亂擠,而且永遠先下後上,絕無搶先之舉。我在台北六天,街道上、商店裏、公車上或飯店裏,無論何處,從未見到一處有人發生爭執,臉紅脖子粗,更別說罵架甚至鬥毆。

中國人聚集的市麵,能做到如此,實在是讓我感歎萬分。台北是個大城市,馬路上行人多,汽車更多。自行車極少見,但輕便摩托車成千上萬,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上下班時可說震耳欲聾。但我發現,市內交通亂中有序。十字路口,每遇紅燈,大群摩托車都會停下,而且全部停在停車線後麵,幾乎看不到有人搶出白線,停在人行橫道上。左轉單車,也都會停在專設的左轉區內,規規矩矩。行人過馬路,從不亂竄,都走行人穿越道,遵守燈標。所以雖然車多,還是很有安全感。我相信,這是台北全民崇尚推廣文明五十年的偉大成果。上世紀後半段時間,當有些地方把野蠻落後當作光榮來崇拜的時候,台北社會開始對三代人進行不屈不撓的文明教育,已見碩果累累。現在台灣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所有青少年都起碼高中畢業,進一步建設文明社會,更有雄厚基礎。

因為時間關係,我沒有到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去逛,隻是在瞻仰國父紀念堂的路上,順便去了誠品書店,覺得真舒服極了。台灣出版書籍,講究紙張裝幀,所以擺到架上總是很好看,毫無簡陋低賤之嫌。書店之大,之整齊,之華貴,顯示著書世界的壯美。裏麵人並不少,但極安靜,絕無擁擠雜亂之感。我走了走,買了一套自己多年前出版的《嗩呐煙塵》,當晚要送人,又買了一批音樂唱片,價格都比在美國便宜一半,真想多買,卻苦於無法攜帶太多行李。

我星期天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參觀,看到許多家長帶領七、八歲的孩子,細致觀看各種展物,低聲地講解,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我看到孩子們驚喜的眼睛,景仰的神情,家長的笑容,非常感動。我想,那些家長肯定都受過高等教育,並且希望下一代也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當然會成為文明的人。而且由此可知,不論有人怎樣地企圖切斷曆史,中國文化將永遠代代承傳,延綿不絕。
——————————————————————————————
去年四月,我到普林斯頓大學參加一項反右派運動50年的研討會,認識沙先生,沙先生提到他2005年第一次到台灣,感受和沈寧完全一樣,人與人親切和善,搭車文明有序,書店充滿文化氣息。沙先生說他在大陸生活了40幾年,在美國過了20多年,但現在卻覺得台灣才是他的心靈故鄉。我問他為什麽?他解釋說,大陸雖然是他的祖國,但共產黨實在太可怕了,讓他隻想遠遠地離開這個讓他飽嚐痛苦的地方。美國是他的第二故鄉,給了他重生的機會,但生活久了也知道自己隻是個過客。反倒是台灣,雖然他才去了幾天,卻讓他有回到故鄉的感覺。

另一位朋友姓張,他說自己跑過幾十個國家,喜歡從交通工具看一個社會。他對台北捷運以及台灣高鐵都讚不絕口,不但設備新、車廂乾淨、服務好,而且乘客都很守秩序,上下車排隊,無人喧嘩。在他的印象中,隻有北歐和日本才有這樣的水準,連美國都比不上。

我們生活在台灣的人,整天被政客的語言汙染,被電視疲勞轟炸,總覺得台灣一無是處,沒有希望。其實,台灣一點都不差,台灣不但建立起華人地區唯一的民主體製,也是華人社會最文明的地方。就像餘英時教授說的∶台灣雖然很小,影響卻是巨大的。讓我們珍惜台灣、愛護台灣。

文章連結∶
http://blog.1- apple.com.tw/phoebec1002/index.cfm?Fuseaction=PersonArticle&ArtID=59930

附注∶作者沈寧,浙江嘉興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南京,後居上海。一九五三年隨
父母遷北京,讀小學和中學。一九六六年大陸文革浩劫,高二停學。一九六九年
到陝北山村落戶,接受勞動改造。一九七七年秋,大陸恢複高考入學製度,考入
西安西北大學中文係,畢業後,分配至陝西省電視台電視劇部工作,參加電視劇
編劇及拍攝製作。一九八三年夏赴美國愛荷華大學自費深造,學習東亞文化學、
大眾傳播學、教育學。一九八六年夏獲東亞文化學碩士,應聘至舊金山任教。一
九九0年後,在多家美國公司任職,曾任美國之音廣播電台新聞主播,亦於美國
聯邦空軍軍官學院任文職教官。工作之餘,勤於寫作。除在中美港台各地華文報
刊發表多種文字之外,近年出版書藉包括∶《嗩呐煙塵》、《美國十五年》、
《戰爭地帶》、《商業眼》、《點擊美國中小學教育》、《教官筆記》、《Aifferent View》。

 第二篇       台北印象   (這是LINK可以直接點入閱讀)


fo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0)
評論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亦行的評論:
謝謝您精辟的剖析和智慧的觀點,很受用。
亦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Wiserman的評論:
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經曆和感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有機會了解不一樣的眼光、角度和價值觀,大家都長見識。
慣於“挑刺不摘花”,卻吝於“摘花不挑刺”,是常見的習氣。我此處“摘花不挑刺”不是報喜不報憂的意思。“挑刺不摘花” 的結果是,一昧地挑剔批評指正他人缺點的當下,卻失去學習他人長處的機會。挑刺易為,摘花難為。能刺裏挑花而後摘之,需要慧眼識花的能力和智慧。議會殿堂裏打架,不是民主製度的錯,是台灣民主社會進步、人民民主素養還需學習等待成熟的現象,換句話說,台灣的民主有許多值得學習、同時也有引以為鑒的地方。世間事,無所謂絕對的好或壞,畢竟民主的可貴在於言論自由,至於它的好壞,自有公斷。另一方麵,中國政治經濟有自己棘手問題,雖一言堂,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雖然政治比經濟進步的腳步緩慢許多,但中國也在進步。而且我相信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無庸置疑。
亦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成長的評論:
“修養和思維決定了一個人的眼光”,這句話說的好。的確,一個人的眼光也反映他的涵養和思維。
另一方麵,尊重個人的看法和想法,分享自己的觀點,值得鼓勵。對於偏頗批評的文字,提出不同角度的看法,值得肯定。There is no black or white, there are colours. 因此,沒有所謂的好與差,隻是角度的不同罷了。無可置疑的,即使是在任何時候,為文的拿捏輕重和尺度,是需要智慧的,也需不斷學習的。
不過,麵對那些斷章取義、信口雌黃的文字,適時一笑置之,或許更能張顯自己的修養。與無的放矢、無風起浪的文字共舞,隻有疲於奔命。何苦來哉?
亦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成長的評論: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白雪紅塵的評論:
嘿,同學拜托你看帖仔細一點哦。不知你這句:
『是因為別人說的是謊言?還是僅僅因為別人看待TW的角度和你不一樣?難道必須從你的角度看事情才是有修養碼?』來自何方?
請看清楚我的原文:
『俺感慨的不是因為這篇文章的真實性,我絕對相信這位同學寫的就是她所看到的。』。。。『。。。故而將兩篇不同眼光看台灣的文章轉貼上,希望她下次來台灣可以換一個角度。。。

第一,我沒有說她是在說謊。
第二,那兩篇文章不是我的角度,是那兩位作者的角度。

如果你的中文能力有限,那就麻煩你再學習學習,如果閱讀能力沒問題,那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欲加之罪和患無窮!

所以,很抱歉,無論你是那種都不再值得我再回應你了,自重吧。
白雪紅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成長的評論:

你不就是在質疑另一位作者的修養和思維嗎?為什麽呢?是因為別人說的是謊言?還是僅僅因為別人看待TW的角度和你不一樣?難道必須從你的角度看事情才是有修養碼?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白雪紅塵的評論:
鄙視?
我在帖子裏為那位網友的“眼光”感到遺憾和惋惜,故而將兩篇不同眼光看台灣的文章轉貼上,希望她下次來台灣可以換一個角度。。。
你嚴重啦。
白雪紅塵 回複 悄悄話 被LZ所鄙視的帖子寫得不錯啊,每個地方都有好的一麵和差的一麵。LZ喜歡台灣好的一麵,別人揭示了TW差的一麵,總不能就因此和修養扯上邊吧?若真如此的話,我還真不知到是誰的修養更差一些。
z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Wiserman的評論:
我到大陸旅遊,跟很多年輕人交談,他們也都很有分寸,很懂得禮貌的!
z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不明則問的評論:
我到大陸旅遊,跟很多年輕人交談,他們也都很有必要分寸,很懂得禮貌的!

我在台灣讀小學、中學、大學...被“台巴子”罵過: "中國豬,滾到海裏去!"...很多次(打架吧!)...前兩年,在高雄的街上還有台獨分子如此謾罵...我在台灣的親友很多很多啦...哈哈!
二百五(懂一點,而充能的人,說很多的半吊子)最可怕!!!誤人最深!

請你不要把議會打架看做正常發展現象!極大錯誤的假設!

抱歉,被你點名,我出來說個實話.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不明則問的評論:
人的主觀意識有時不願被客觀環境改變,尊重個人的看法和想法,分享自己的觀點,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度。
謝謝您的分享,問好!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kaoyao的評論:
謝謝您,基本上在台灣被搶的機會是很低的,偶爾有搶案發生都會被當作新聞在電視上播放,在台灣住了十幾年了,這樣的“榮幸”還沒臨到我。
您最近都好嗎?謝謝回帖,有日子沒上來了,所以看到熟悉的ID都滿開心的,問好!
不明則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etshelp的評論:

據說,兩百年前美國的國會也打架,還被人稱為“Zoo”。但那是人類社會在民主過程中的學習階段。我估計大陸將來實現民主政製的時候,可能也會走過類似的道路。。。
不明則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Wiserman的評論:

我在台灣與台灣人共同生活過。不僅僅是走在街上看街景。。。

從博主的文章看到,她在台灣工作和生活。看到的當然也不僅僅是街景。。。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茅斌騷客的評論:
我在台灣,無論是購物,吃飯,還是左右鄰居,所接觸的人都是彬彬有禮,就如沈寧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樣。
所以看到咱們的網友,對台灣的感慨還真是下了一跳,也為她惋惜。
謝謝分享,問好!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ittlePencil的評論:
你現在在台灣嗎?我家在天母,你呢?
你分享的也正是我所感受的,因需要,我幾乎每年都要來往於美國,大陸,台灣。而且在這些地方都會住一些日子。除此之外,我也常常到處旅行,坦白的說,台北,特別是天母地區真的是我最喜歡居住的地方。
台灣的人文,素養,文化讓居住在這裏的人感到舒適,平和,有價值和尊嚴。。。
謝謝回帖和分享,多聯絡哦。
茅斌騷客 回複 悄悄話 在我們的客戶中台灣的客戶比中國大陸的客戶有禮貌得多。這是事實。跟他們做舒服得多。
LittlePencil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在台灣住著,有同感。覺得這裏的人沒有那麽多浮躁之氣。在台北市,特別喜歡這裏的文化氣息。東西方文化的匯集,包容,各種各樣的文化團體,人們的謙和有禮,當然不會是絕對地好,但是相對來說是我見過最好的。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etshelp的評論:
你說的很對,台灣的民主雖還不成熟,但起碼你不會擔心因你的言論而被便衣帶走,甚至失蹤。
兩岸要加油!
第一狐狸精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etshelp的評論:
同意!
letshelp 回複 悄悄話 雖然一些同胞看不起台灣打架的議會。但是今天的台灣就是明天的大陸。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一個打架的議會還是要好過隻會全票通過的人大。

台灣的民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大陸的民主還隻是有一點被壓製的萌芽,路更長。兩岸華人都要加油。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ogin_today的評論:
嗯,隻是這個“遮百醜”的DD卻讓“偉大,光榮,正確”的黨避恐不及連茉莉花都遭殃,還說什麽呢?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Wiserman的評論:
聰明人的高論,俺有看沒有懂耶。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不明則問的評論:
你說的很對,從一個人的文章能看到這個人的思想水平。
帶著情緒和偏見甚至仇恨的看到的都是垃圾,反之心平氣和友善向上的,你才能從欣賞到喜歡,享受你的旅行。

那些動不動就出口不遜的人,看上去是罵別人,但當你一個指頭指著別人時,卻有三個指頭指向自己。

兩岸在雙邊政治人物的煽動下,有太多的情緒和仇視。可惜的是這些已經身在海外的人卻扔無法用公正的眼光看事情,悲哀。

謝謝你的回應,問好!
login_today 回複 悄悄話 民主麵子遮百醜.
z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當你走到街上,就是看到街景...
社會是很多層麵的,又有曆史因素...人地生疏...你難說啊!
不明則問 回複 悄悄話 跟著你的鏈接去讀了那篇東東。覺得你真是說的對:看到什麽很多時候是由修養和思維決定的。。。

所以從一個人的文章是很能看到一個人的思想水平的。。。
不明則問 回複 悄悄話 我去過幾次台灣。印象跟你的很相像。台灣人的精神麵貌和文明素質令我這個大陸人刮目相看。我覺得那確實是大陸人應該好好學習的。。。

當我在“兩岸交流”壇上看到有些人出言不遜,說什麽“台巴子”之類的歧視性語言,我仿佛就看到那些人的缺乏教養缺乏文明的醜惡麵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