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人都會長大,但不一定會成長。成功是我的自信,挫折是我的良師,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個人資料
成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特色,漸漸的消失在中國的都市中(多圖)

(2010-11-16 11:43:15) 下一個


小的時候(俺雖生在上海,卻在天津長大),無論是在課堂的書本裏,還是在街頭巷尾的談話中。人民常常用:“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樓”來形容京津二地。

出國後,當“老外們”問起俺的家鄉,長的是啥模樣時,俺也是用這句當年毛爺爺曾讚譽有加的:“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樓”的話來解釋和炫耀俺家鄉的美。

然而,隨著中國這些年在都市硬體設備上的快速更新,俺越來越不敢用四合院和小洋樓來形容俺的家鄉,不僅如此,就連俺這個“老”天津人,雖說幾乎每年都會回去,但卻越來越怕搭計程車,因為俺已經成了“路癡”,根本找不到北。

在二十年前俺回老家,看到都市的更新,心中充滿了喜悅。一棟棟的華廈取代了原本低矮破舊的工人新村,俺原本住在市中心的朋友,也因都市更新而換到三環地區較大麵積的住房,一切都是在正麵合理的情況下進行著。。。

然而,近十年來卻是越拆,越蓋,越離譜了。

官商勾結,強拆傷人的新聞時有所聞,不僅一些有著濃濃文化色彩和見證曆史發展的古老建築物難逃轟然倒地的命運,昨天更是看到;位於北京長安街落成於1990年(才建蓋了十年)的凱萊大酒店,因“落後於社會的進步”而正在拆除中。
『 美媒:拆遷過度的中國?北京地標酒店悄悄拆除 ( 圖 ) 』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1210034&c_lang=gb2312

慘遭拆除的北京凱萊大酒店 (圖片來自網絡)


位於天津,橋梁專家茅以升少有的建築手筆,也消失在地平線上了(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社會的進步是要靠外在的硬體設備所表現的話,那麽布拉格,巴黎,羅馬。倫敦就應該是最落後,最不值得去的地方了。

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自信決定了你對生命的態度。

自信不是靠你的衣裝外貌得來的,也不是因你的身份地位,才能高於他人而產生,更不是透過用強勢的語言和作風就算是自信。看看那曾貴為總統的陳水扁,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些靠外在的力量和表現來增強自信的人,往往是充的了一時,撐不了永遠。

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和民族也是這樣。
今天無論我們去那個國家,那座城市,我們最想看的就是那裏的文化,和代表那裏的特色的東西。

在德國,政府有明文規定∶凡具有百年曆史的老建築,任何人都無權拆除,否則就是違法。
在法國,對於老建築物,屋主隻能改變屋內的裝潢和設計,凡屬門窗,外牆等外觀的地方一律不許改變。
在意大利的古都羅馬,政府規定∶任何新的建築物都不得高過聖。 彼得大教堂。

同樣是有著悠久曆史文化的中國,我們對於那些代表著我們古老的文化和曆史傳承的古建築物雖有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規定,卻難抵地區政府的《地方條例》的衝擊,正所謂“縣官兒不如現管”。

咱們就拿俺的家鄉天津為例吧。

天津的“五大道”也就是著名的“小洋樓”群,那個 被冠以“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美名之地。

這些小洋樓因它的建築風格 從古典複興式、羅曼式、哥特式、巴洛克風格、新藝術派、折衷主義、摩登式,直到當代後期摩登主義 。。。可以說應有盡有。

在這些古建築物裏,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和欣賞其不同的建築風格,而且許多小樓本身就是一個曆史故事。

從“慶王府”到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溥儀的“靜園”,從段祺瑞到馮玉祥。它讓我們從這些曆史名人的故居一窺中華近代史。。。。。。

就是這樣的一個古跡遍布的社區卻也難逃手持天津地方的“風貌條例”的怪手的拆遷。

雖然一些名建築物是保護下來了,但其坐落的社區和街道卻拆的麵目全非,有大陸媒體稱這些失去周遭環境襯托的小洋樓,宛如失去了雙腿的美人兒。

這是五大道古跡保留的示意圖。
(圖片來自網路)

再看看咱們的首都北京,那個當年因兵臨城下,為了保護古跡而力勸傅作義拱手讓城的梁啟超之長子,著名的建築教育家,古建築文物保護與研究和建築史學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音在槍口和炮口下保存下來的古都,已漸漸的失去當年的味道了。

當時的北平在沒受炮轟摧殘下和平的移交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梁思成救古都


長安大街上,高樓大廈林立,樹木越來越少。
裝有反光功能的高樓玻璃外牆,在炎熱的夏天裏,直接把太陽光折射回地麵,讓坐在計程車內的我都不得不將陽傘打開來遮陽。

原本浩然氣派的故宮,在周遭高樓的俯視下,宛如一個“盆景”。按說它可是比聖。保羅大教堂宏偉的多了,但卻沒有聖。保羅大教堂般的富貴命。

原本古色古香的北京,如今不僅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取而代之的是“勇於創新”(如央視大樓)加仿古建築,看似摩登,和複古,但這些中不中,西不西,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建築,不僅讓人眼花撩亂,而且猶如那沒有靈魂卻又用濃妝所掩飾的雙眼,使人看不到她的靈氣。

我忽然想到有一些女孩,原本有一雙古典美的東方單眼皮,但為了追求時尚,而去割了“雙眼皮”。隻是這人工和天然的畢竟是有差別的。

清純的模樣已逝,人工鑿痕長存,東施效顰,最後是不論不被。

試想,如果咱北京的城牆,四合大院,古老的街道能保存下來的話,別說那特色是獨一無二的,迷人的古跡,蘊藏著悠久的文化,不僅老外為之著迷,就連我們自己的子孫也會因著這淵博中華的精髓而自豪而驕傲。

今年春天我走訪了位於安徽省的兩座古村落--西遞和宏村,也就是電影『臥虎藏龍』所拍攝的地方。
這兩個古村落,將村子圍了起來,所有的觀光客都要在村口買票才可以進入。
我去的時間並非是節假日,但絡繹不絕的觀光客(基本上都是國人,老外很少。可能是剛剛開始開發吧,老外們還不知道呢),以“塞滿”了村內的各個角落。

這是宏村

這是西遞


在觀光中,我(相信所有的觀光客都是這樣)不僅被這徽派的建築風格深深的吸引住,更加讓我折服的是他們將清水引入村內,讓使用過的水過濾後,仍舊是清澈的流出。

這種循環的環保係統恐怕今天都是走在環保業的前麵呢。
自豪啊,這趟旅程下來讓我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更加的敬仰了。

試想如果整個北京被完整的保護下來,那她不僅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宏偉,最氣派的古老帝城就這觀光的收入不賽羅馬也賽倫敦了。

個性是城市的生命,風格是都市的價值,而充滿文化的古建築物則是她的靈魂!

作為執政者,應該先紮好自己的“根”,看重屬於自己特色的部分,發揮自己的民族優勢。在發展和建設中,知道和正視自己的落後和不足,一步一腳印走自己的路,而不是靠浪費民脂民膏來打腫臉充胖子,連才建了十年的飯店都要因 “ 落後於社會的進步 ”而拆毀。
失去自我,沒有價值,沒有根的“進步”,不僅會讓你疲於“進步”,而且就像歐洲人嫌老美沒有文化那樣,永遠被被人瞧不起。


想想鄉下孩子們那缺門少窗的教室,想想因虛榮而浪費的建材,再想想你那毫無特色的大雜燴建築群,你正撿芝麻,丟西瓜,用大家都有的建築物,換走你祖宗留給你的龐大的文化遺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