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是近幾十年來在國內字典裏的新名詞,想必大家對它都已經熟知了。
但是它的孿生兄弟“尼特族”可能知名度就相對低了些。
尼特族一詞來於自NEET。這個NEET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縮寫。
國慶節剛剛過去,有人說建國六十年,前三十年沒啥成就所以也沒啥好慶祝的,後三十年隨著改革開放,經濟起飛,小至人民的生活大大的改善,大小富豪就像雨後的春筍般的不斷的冒出。大的方麵國家的硬體建設不斷的翻新都市和鄉鎮都在變。。。。。。
而快速的經濟變化也帶來了像啃老族這樣的負麵產品。
我們這代(毛爺爺時代的)人,雖說比我們的父輩(在戰火中顛沛流離)已經少吃了許多的苦,但和鄧小平時代的人比起來我們仍是在艱苦中磨練出來的。
也因此我們總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為我們的孩子創造幸福的生活。
隨著財富的累計和我們疼愛孩子的心,啃老族就在不知不覺中誕生了,漸漸的啃老族又多了一個尼特族這樣一個孿生兄弟。
前天,我製作了一個帖,帖的名字是:『孩子問母親:您要做哪國人? 』
這個帖的主要用意是說中國人的父母辛苦一輩子目的就是為子女累積財富。。。
或許是帖子的文字或排序有問題,因一些網友的回帖都是在說“現在是通貨膨脹沒有中國老太太”。
讓我看的是有點啼笑皆非。
在毛爺爺那個時代,我們一畢業就由國家分配工作,每個人不是上班就是下鄉,基本上沒有什麽啃老族。父母相對的也沒有什麽錢可以養一個米蟲在家裏啃。
如果說啃老族和尼特族是因為經濟的好轉而產生的雙胞胎,那麽為什麽在經濟強國的歐美就沒有這麽多的啃老族呢?
看看我們身邊的老美,當他們的孩子年滿14歲就開始找工作謀生,從送報紙到BABYSITTER,從割草到去超市打工。。。
而我們華人呢,基本上是;隻要孩子好好讀書,別說外出打工了就連在家裏都舍不得他們“浪費”時間來洗碗收拾家。
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她的母親就這樣對我說:“我女兒在國內讀書的時候,她隻要讀書就行了,飯菜都是我來做,現在好了,自己當媽了連飯菜都不會做。。。”
成績好的孩子,自然是不負父母的期望,上了名牌大學,一路順利直到工作。
成績不怎麽樣的慢慢的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啃老族和尼特族。因他們實在是高不成低不就呀。
當然。老美家庭並不是完全沒有尼特族和啃老族,我們在這裏是指大部分的狀況。
如果你不想家裏以後會出現啃老族和尼特族,那麽就請你“狠”一點心吧。先讓孩子做些家務,再來讓他們學會打工。不要凡事包辦,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間自己清。二十一歲時就“請出”家門,讓孩子自己租房子自力更生。
而你和你的配偶,也要學會享受你們的人生,不必給子女留太多的錢,錢隻會讓孩子產生惰性,對孩子的人生是弊多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