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75)
2009 (191)
2010 (133)
2011 (123)
2016 (1)
2018 (1)
2020 (2)
前幾天我貼出了『香蕉孩子的IDENTITY(圖/閃片) 』的帖,
緊接著第二天網友浪寬就貼出『海外華人迷思:讓孩子當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組圖)』.
再接著香草仙子也貼出『加入探討:孩子做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
因著香草仙子的帖,我又跑去浪寬的博客,仔細的看了兩位網友的文章及一些相關的回帖。
我們的孩子--第二代的移民。他們因生長的環境而成為外黃內白的香蕉Kids。
和許多的教育孩子的議題一樣,如何幫助孩子尋找IDENTITY的問題,大部分的責任是看家長怎樣誘導和教育,如果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夠拋棄狹隘的民族主義,真正了解孩子所處的環境,懂得尊重孩子的現況,那麽孩子的IDENTITY就不會是一個問題。
進一步地說,第一代的移民因自身Identity的困擾沒解決,連帶著影響到孩子。
如一些第一代的移民,情感上不斷告訴自己:我是中國人,可又不得不生活在“外國”,每天和“老外”打交道(其實你才是外*國*人)。。。
我認識一家人,每次去他們家,幾乎電視都是開著的,而且每次都是華語節目。
我回中國最害怕看新聞聯播。那種機器人的麵孔和製式的腔調讓人從內到外都極不舒服。
可這位仁兄住在美國(快十年了)卻從不看美國的新聞,“新聞聯播”在他家裏真的是“連著播”。當然你也別期待他會說自己是美國人。
在這樣的家庭裏,父母很難認同美國的文化,但問題是你的孩子生長的美國,每當你說美國不好時,你有想到孩子的感受嗎?
香蕉孩子在家中得不到“內白”的認可,在潛意識裏就開始抵觸那屬於“白”的部分。而這樣的抵觸首先就讓香蕉孩子在Identity的問題是開始了混淆。
同樣,拋棄中國文化在家裏說英語,吃漢堡。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也是不可取。
所以父母過度強調或否認某一方的文化,都會給香蕉孩子造成日後認證的困擾。
如果父母能夠了解孩子所處的環境,尊重孩子是香蕉,那麽父母就應給香蕉孩子營造一個事實求是的香蕉的生活環境。
1.認清疆界。
你生長的背景和孩子不一樣,不要越過疆界,把自己民族主義的情感往孩子身上硬套。硬套的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2.
他們雖是你的孩子,但他們畢竟不是你。
尊重他們是香蕉。,你要肯定兩邊的文化,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3.
多接觸雙方文化的精髓,讓香蕉孩子以自己的背景為榮。
在學期,利用周末多帶孩子去美國的博物館,講述美國早期的曆史故事(如Little house on the prarie. 放假時如果帶孩子回國,盡量讓孩子接觸到有文化背景的事和物,而不是成天的吃喝或買仿冒品。
4.
對兩國的態度,應立足於是非而不是立場。
也拿奧運為例:2004年的奧運期,我和孩子都在中國,看到有中美運動員競爭時,孩子第一個就問我會為誰加油。我告訴她們我會為美國,並且告訴她們為什麽。
情感上我會為中國,但理性上媽媽要幫美國加油。因為媽媽不認同中國培養運動員的方式。我自己也曾是一名運動員,在中國許多孩子在很小的年齡就要離家集中訓練。一年中能回家的次數很有限。成名還好,不成名的將帶著一身的病痛自我謀生。
前兩天我剛剛上了一個帖『內柔外鋼的女孩兒 』,介紹我朋友的孩子因遊泳成績優異被波士頓環球報報道。還有WXC的網友VGE的孩子也是美國著名的運動員。
像這樣在正常環境下產生和訓練出來的運動員,媽媽一定要給她們掌聲。
我們不能遇到中國時就什麽都對,與到老外時就挑三挑四。
教導孩子是與非比狹隘的民族情感有意義。
5.
既要幫孩子紮根,又要幫他們長葉。
沒根的植物長不高也不成才,人也如此。
香蕉既然外表是黃的,那我們就要把黃色素保持下去。
我在孩子小的時候,會講一些成語故事給她們聽,讓她們一方麵了解中國深邃的文化,一方麵又懂得中國文字的精髓。讓孩子看到這每簡單的四個字的背後,卻都有一個故事。
哇!真是厲害。這種孩子自己思考後的結論會深深紮在他們的心裏,
通常ABC們在沒上學前會接受東方文化,一旦上了學就與東方文化漸行漸遠。但幼時紮的根卻在孩子的潛意識裏一點點的長大。
上了大學後,拋開了青少年成長的困擾,他們又瘋狂的想要學習中文,尋找自己年幼時紮的根。
前天,我和小女兒在行車途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女兒:
我希望我曾經在台灣的local school讀一兩年的書,這樣我會對台灣文化了解的比較多一些。
我:
先是下了一跳,隨後說:
當時選擇國際學校是因為東方的文化在尊重人的方麵比較弱,我們怕你們無法承受這樣的文化衝突。
還有台灣天氣很熱,可教室裏卻都沒有冷氣。
最重要的是你們語言不通,而且Local school的作業多的嚇人,你們根本無法應付。。。
反正人生是這裏有得那裏就有失。
女兒:
我知道,我隻是覺得我對台灣了解的不多。
以後我如果有小孩兒,我一定會讓他學中文,而且最好送他回中國上一,二年的學。。。。
我:
又是嚇了一跳!
哦,這樣很好啊,但你小的時候很排斥學中文喔,媽媽耐心的等了你二年,你才答應要學中文的。。。。。。
奇怪嗎?還不到19歲的香蕉Kids居然會說讓她的孩子要學中文,甚至還有送去中國讀二年書?這簡直是比老媽我還激進。
所以,我覺得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要以公正的態度(小孩子對是非最敏感)將兩邊的文化傳輸給孩子,不要過度否定或讚美某個文化。
認同孩子和我們的差異,給孩子時間和空間。
你不可以簡單的把他們歸類為中國人,或美國人。他們是華裔美國人!
文化這個東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不能隻看中文節目,去中國教會。和中國人開PARTY,吃吃喝喝。
我們也應該和我們的老美同事,鄰居(我本人對外隻介紹我的中文名字,幾經“訓練”我的老美鄰居都記住了,而且都說我的名字很好聽)多多相處。過年過節時也請人家來家裏坐坐。
你會Surprise老美有多麽的崇拜我們的東方文化!
而由老美的“肯定”則會間接的促使香蕉孩子對父母原生文化的好奇及向往。
謝謝對我的博客的一貫支持。也謝謝您回帖。
人往高處走,任何合宜的行為都有讓人學習的空間,反之也然。
雖是孩子的世界,但,唯有父母正確的引導,文化才可傳承。
我想華人家長可以做的是給ABC開啟一扇通往中國文化的門,給他們一些接觸中國文化的便利,至於ABC認為他們是什麽人那是他們的選擇。
關於“每次去他們家,幾乎電視都是開著的,而且每次都是華語節目”我覺得也沒什麽不好,就像在香港/亞洲的外國人家庭,他們也是電視都開著英語節目的,在自己家裏,呆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裏也不是什麽壞事。關鍵不能“我們不能遇到中國時就什麽都對,遇到老外時就挑三挑四”,反之亦然!不能出國了老外都是對的,一談到中國就挑三挑四。
嘿嘿,一粒米養百樣人,有些東西順其自然好。孩子的世界是他們自己的。
謝謝香草,
的確,父母要先做好一個“新大陸人”,才可以正確的誘導孩子做優秀的人。
北美和歐洲不一樣,北美是移民國,大家的基點差距不是很大(除膚色長相外),這對我們教育孩子是比較有利的一點。
最負麵的狀況是父母本身把自己列入外來者,而且還“強迫”香蕉們加入其行列。
父母:
記住哦,你是中國人!
香蕉:
NO,我是美國人!?
父母:
誰說你是美國人?你看你長得樣子那點像美國人?
香蕉:???
還是那句話:尊重!
尊重香蕉們的生長環境,尊重孩子和我們的不一樣,尊重現況。
給予孩子做自己的權力!
我不僅意外我家香蕉的想法,我簡直是被她“雷”到了。
她現在在大學也有修中文,而且還想去中國找實習的機會。但她說她最後還是會在美國生活因她Belong 這裏。。。等著瞧吧。
很同意你的想法。實際上,父母自己就先有個身份認同問題。我們這一代就應該多接觸兩國文化,多結識各族裔朋友,從中美兩國文化汲取精化繼續成長為一個‘新大陸人’。這會對孩子的身份認同有很大影響。
很意外你女兒要送自己的孩子回中國上學的想法。希望我的孩子們也能對中國文化有這樣的熱愛。我都不敢期待我的第三代還能繼續學漢語和對中國文化感興趣。這完全取決於我的孩子們了。祝賀你,養了個和你能有深層次文化溝通的好女兒。這也是我所希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