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人都會長大,但不一定會成長。成功是我的自信,挫折是我的良師,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個人資料
成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心理學家揭秘:人類臨死時的十四種感受(圖)

(2009-06-19 22:19:57) 下一個
ZT: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雷蒙德.A.穆迪博士在研究過150個瀕死體驗者(經曆過“臨床死亡”後複生的人)的案例之後,試圖為人們揭開死亡真相。盡管瀕死體驗發生的情境,以及親曆該種體驗的個人性格都有著巨大的差別,但需要肯定的是,在這些人“瀕死 體驗”的陳述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相似性——我把它們大體歸納為14條,他們是按照感受出現的先後次序排列的。

1.明知死訊

他們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他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到達極限。

2.體驗愉悅

“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3.奇怪聲音

在“瀕死”或者“死亡”的時候,有奇怪的聲音飄然而至。一位年輕女子說,她聽到一種類似樂曲的調子,那是一種美妙的曲調。

4.進入黑洞

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的空間。你會開始有所知覺,那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5.靈魂脫體

發現自己站在了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的男人回憶說,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6.語言受限

他們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話。有一名女子說,我試著跟他們說

話,但是沒人能聽到。

7.時間消失

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裏,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體。

8.感官靈敏

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9.孤獨無助

在這之後,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位男子說,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

10.他“人”陪伴

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麽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麽是來告訴他們喪鍾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11.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最後的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12.回望人生

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曆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它時,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畫麵,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13.邊界阻隔

在這時,人會遇到一道可以被稱

作是“邊緣”或者“界限”之類的東西,阻隔你到某個地方去,關於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者是一條線。

14.生命歸來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人們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就更為強烈。

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

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麽可怕。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於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裏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來源:滾動新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6)
評論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mith34的評論:
是啊,好像另一個世界不需要這些東東喔。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邊城秀才的評論:
謝謝秀才,
生命的色彩是不一樣的當然,結局也會有不同嘍。
謝謝您的回帖,問好!
smith34 回複 悄悄話 nice, so we leave with no cloth on? no wallet and no cash?
邊城秀才 回複 悄悄話 看來還是因人而異。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隨意了的評論:
嗬嗬,JJ的“要求”還真是容易被滿足喔。
有時間我一定會和你多聊聊。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老姐的評論:
每個人都有靈魂,我會為你祈禱。
隨意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老姐的評論:
是啊,這樣就沒什麽可怕的了。
老姐 回複 悄悄話 雖然我很巴不得有靈魂,但沒法(沒這福氣)就相信,至少沒法堅信不移。
有看過一些文章,說是那些現象都可用腦化學解釋。也不知細節。

不過我很滿足了,不大大的難受就行了。其它的總有一天會弄明白的。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偶燈斯陋的評論:
哦,真的有意思,謝謝您的搜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篇文章可是有點問題喔。
偶燈斯陋 回複 悄悄話 very interesting.
however, somehow information about this person, Raymond Moody, cannot be found in any official psychological websites such as www.apa.org or 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 except in some commercial sites such as amazon.com; on the other hand, Elizabeth Kubler-Ross, the one who wrote "Forword" for Moody's book,Life after Life, can easily be found on any psychology's websites.
hmmm... Does that mean the mainstream psychology in USA exclude Moody's work?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ZMAN的評論:
嗯。。。這個問題對信的人說是YES,對不信的人說是不知道。
不過時候到了就都會知道了。
TZMAN 回複 悄悄話 好象還是有不小的差別嗎,是不是跟去什麽地方相關啊?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安娜晴天的評論:
謝謝安娜,我的一個朋友曾經也被溺水。
她告訴我:當時她看到別人在搶救她,而她也曾經曆了;看見她的人生如電影般的極快速的在她麵前閃過。

成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老姐的評論:
嗬嗬,這可不是俺列的,俺隻不過是ZT。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指向一點:
人是有靈魂的!而這個靈不會因生命結束而死亡~~~~~~~~。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曾經經曆過,回來的感覺是得到了永生,所以格外珍惜這個世界的生活。
相信兩個世界都很美妙。
老姐 回複 悄悄話 要真這樣,我就放心了。
我不怕死,但怕死時可能很難熬。
你列的十來種沒一個是太壞的。有些還聽著很舒服的似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