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金輝名牌轉貼

轉貼精華,網絡文摘.更是個人的網絡讀書筆記,以便把好貼珍藏,今後仔細回味,與網友分享。本人為生活奔波的小民,沒時間打字,隻好轉貼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轉貼] 文化崇拜與奢侈品消費

(2009-09-28 07:00:15) 下一個


 
作者:劉仰


  近日國內有一則報道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奢侈品消費第二的國家。很多人為此又痛罵自己的同胞,暴發戶啊,不行善啊,窮大方啊,愛擺闊啊等等。其實,痛罵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大都沒有說到點子上。狹義來說,當今商品經濟領域的高檔品牌屬於奢侈品,廣義來說,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一切消費都屬於奢侈品。比方說文化消費。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一部分就是以奢侈品消費為標誌。因此,對於奢侈品,關鍵並不在於要不要消費,而在於我們需要怎樣的奢侈品消費。

  從曆史上說,中國的絲綢就是奢侈品。有曆史學家指出,羅馬帝國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酷愛來自中國的絲綢,當時中國的絲綢在羅馬帝國與等重量的黃金同價。曆史學家認為,羅馬帝國的絲綢消費,導致黃金大量外流,最終削弱了羅馬帝國的財力。在羅馬帝國滅亡1000多年後,中國的陶瓷對於歐洲也是奢侈品,當時歐洲王室個個以收藏中國的陶瓷為榮。直到今天,在歐洲的王室及博物館,還能看到那個時期大量收藏的中國陶瓷。但是,曆史學家說絲綢導致羅馬帝國滅亡,並沒有說陶瓷導致歐洲列強的衰落。這是為何?因為,羅馬帝國始終不能生產絲綢,或者沒有足以同絲綢交換的好產品。而近代歐洲終於可以自己生產陶瓷,或者有了足以能夠同陶瓷交換的產品。

  因此,對於當今中國來說,奢侈品消費本身並沒有太多值得譴責的地方。奢侈品消費在人類生活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自古皆然,未來也將如此。關鍵在於,我們自己能否生產真正的、有價值的奢侈品。例如,相關報道中指出,國外名牌高檔轎車在在國外市場萎縮,在中國的市場卻日益增大。那麽,我就應該看看,中國有沒有像吉利這樣的自主企業,有信心、有希望生產出自己的高檔轎車。就算利用別人的技術也未嚐不可,就像當年歐洲人學會了中國的陶瓷生產技術。如果我們隻是用自己辛苦的低端勞動,來換取別人的高檔奢侈品,那當然會帶來很大的問題。如果有朝一日中國成為奢侈品生產大國,那才是正道和前途。這裏我們還應該看到東西方關於奢侈品的一個不同認識。絲綢、陶瓷之類在中國既作為奢侈品,也作為生活必需品,它們的奢侈程度是品質和特殊性決定的,並非靠品牌決定。而且,不管怎麽說,它們都具有較大的實用性。而現在很多西方的奢侈品,品牌價值遠遠超過實用價值,有些甚至沒有什麽實用價值。這類奢侈品在中國古人看來,屬於淫巧奇技,並不被中國古人欣賞。

  前幾年,有一個美國人做了一個試驗:在日常生活中不用“中國製造”的產品。幾個月之後她發現,日子也能過,但是,生活成本卻大大提高。最近美元貶值加速,這個試驗的結果也許將更加突顯:美國老百姓必須接受更高的產品價格。在失業率走高,並難以緩解的情況下,這對美國未必是件好事。美國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麵,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製造業被削弱了,不得不進口大量生活必需品。為了平衡,除了貿易保護主義外,隻好用所謂“奢侈品”的出口來彌補。由此,我們看到製造業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

  如果中國不光能夠生產低端產品,也能夠生產高端奢侈品,那麽,奢侈品消費就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如同我們生產了大量絲綢這一奢侈品的祖先一樣。對於一個窮人來說,一項普通的技術,就能使他生產出類似絲綢這樣的奢侈品,從富人那裏換回大量的財富,也是一件好事。可悲的是,如果一個窮人隻能生產稻米、蔬菜,卻要從富人那裏換一個貼了富人標誌的昂貴皮包,那就不合適。因為,大量辛苦的低端勞動,換來的並非是有真正價值的東西。以皮包來說,同等質量、款式的皮包中國也能生產,關鍵是,中國人為了一個毫無意義的富人“品牌”,付出了太多的代價。因此,奢侈品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在於文化。

  最近,美國向WTO起訴中國的圖書和音像製品進口限製,說是妨礙了美國此類產品進入中國。美國之所以要向中國提出這種指控,關鍵在於,美國認為它的音像製品在中國會有很大的市場。美國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它相信,美國的文化是人類最先進、最優秀的文化,一定會被中國人廣泛地接受。如果我們反過來看,假設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充滿信心和喜愛,對美國文化的粗陋、庸俗本質能有清醒的認識,假如廣大中國人在文化觀念上拋棄了崇洋媚外、貶低自己的傾向,那麽,美國向WTO的這種起訴,即使美國勝訴,又能如何?美國的垃圾音像製品在中國未必能有多大市場,對美國來說,勝訴也是白勝,吃力不討好。比方說在印度,印度人喜愛本土電影,好萊塢產品在印度就沒有多大的市場。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音像製品如此,其他奢侈品消費都是如此。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一個英國人的雄心壯誌。清朝的時候,一個英國人突發奇想:幾億中國吃飯居然不用刀叉!他決心向中國推銷刀叉。按人均一付刀叉計算,他的這個計劃如果能夠實現,他將發大財。但是,這個計劃最終沒能實現,因為,他沒能改變中國人用筷子吃飯的文化習慣。由此我們也能看到,西方人希望深入改變中國人文化,也具有強大的經濟目的。當今中國人之所以對國外奢侈品趨之若鶩,本質上就是文化自信的嚴重缺乏,就是近代以來中國自身文化被不合適貶低的結果。一個很普通的外國產品,隻要貼上外國的“富人”標簽,就能以天價被中國人瘋搶,就是文化自卑、文化媚外的體現。罵罵這種心態是應該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隻有建立中國自己的文化自信,才能徹底改變這一現象。如果我們的文化始終在頌揚西方,貶低中國,這種崇洋媚外的奢侈品消費現象又怎麽可能消除?

  再看得更遠一點,如果我們能將中國自身的文化,變成被全世界接受的優雅文化,那麽,暢銷世界的奢侈品,一定會有很多是中國產品。沒有文化支撐的經濟,是不會長久的。沒有文化支撐的經濟,要麽賣賣原材料,等原材料賣光了,經濟也就完了;要麽隻賣低檔產品,完全是苦力,永遠沒法抬頭,沒法揚眉吐氣。隻有在一個優秀、優雅文化支撐下的經濟,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是一個極為豐富的寶藏。雖然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對於文化與經濟的關係掌握得不是很到位,但是,釋永信簡單利用了一下少林寺,就能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這就是一個例子。對於今天來說,傳統文化的價值並不在於簡單地重複、再現,而是要在理解掌握其精髓的情況下,結合時代特征地進行創造。因此,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第一步,否則,創造也無從談起。奢侈品消費,說到底,就是文化消費。文化上崇洋媚外心理不改變,西方垃圾奢侈品傾銷中國的局麵就難以改變。“因此,對於當今中國來說,奢侈品消費本身並沒有太多值得譴責的地方。奢侈品消費在人類生活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自古皆然,未來也將如此。關鍵在於,我們自己能否生產真正的、有價值的奢侈品。”

言之有理,關鍵是要保證財富流入>流出,這樣,就能取富於外國。


精致化生活,與極致化生活,還是有區別的。。。
奢侈,也得點到為止。
 


在工業時代,工具——機器的生產力(機械製造業)比其他產業都重要;在技術時代,技術的生產力最重要,但是仍改變不了機械製造業工業主幹的地位。

奢侈品製造業的過於發達——表明這個國家在走向墮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