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遠的童真 – 老畢的路與畫】 (3)

(2007-04-25 13:24:48) 下一個


【永遠的童真 – 老畢的路與畫】 (3)


在往下寫之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畢加索的童年與青少年時代。這些年當我偷閑翻閱有關PICASSO 的介紹,傳記與其它文章的時候,我發現大多數都主要著墨在他青年時代創造的幾個流派,比如藍,紅時代,立體主義等等,及他成名後參加的一些有影響力社會活動。而那些前衛的畫風則往往給讀者造成一種錯覺與偏見:畢加索呢,隻會標新立異。沒有那種傳統大師們,比如象芬奇倫勃朗那樣的寫實功力。因此我專門寫了兩節來側重介紹畢加索童年與青少年時的學畫之路,及他那個時期的畫。讓大家了解一下畢加索極其深厚的古典主義學院派的素描與油畫功底。餘個人認為,沒有這些基礎訓練及後來對印象派的學習,博采眾長。他是不可能在後來創造出這許多現代流派來的。人是有個性有自己想法的高等動物,不能要求你跟我一樣喜歡畢加索的畫和他的風格,畢加索一生本來就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但是你千萬不要在看過本文前兩節列出的那些畢加索少年時代的畫後,還說你不喜歡畢加索的理由是他不會象你喜歡的古典主義的大師們那樣繪畫。說一個人的壞話是很容易的,但是應該至少另找出一兩點站得住腳的理由來吧?


(2) 畢加索在巴黎的早期探索 (1900-1901)

在1900年的冬天,畢加索與卡薩噶馬斯來到了巴黎。兩人在巴黎市郊的衛星城蒙馬特(MONTMARTRE)開了一間畫室。畫商PEDRO MANACH 與畢加索簽了他一生中第一個合同,150法郎一個月來交換畢加索的畫。150 法郎在那個時代大概用來維持畫家的溫飽還是可以的。提起蒙馬特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紅磨坊這樣的聲色場所,但那時它也是在巴黎的藝術家們喜歡聚會的一個地方,比如雷諾阿和羅德列克蒙馬特就在那裏開有自己的畫室。就這樣畢加索慢慢打入當地藝術家的圈子,開始結交當時聚集在巴黎的印象派大師們。

1990的冬天,畢加索創作了他來到巴黎後的第一幅畫,〖Moulin de la Galette〗(圖8)。如果你看過一些印象派的畫,那你一定會記得雷諾阿有一幅非常著名的同名油畫。你一定也會看出畢加索這幅畫明顯的受到了印象派的影響。隻不過對比雷諾阿明快歡樂的風格,畢加索用他那時特有的西班牙加泰隆派的黑色調子對這個著名的舞廳作了他自己的詮析。〖戴大帽子的小姑娘〗(圖9) 是他另一張仿雷諾阿的印象派風格的作品,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你還是不難從小姑娘直盯著你的雙眼中看到年輕的畢加索喜愛的獨特風格。象好鬥的小公雞那樣直瞪著你的雙眼是畢氏年輕時肖像畫的特征,直視人生與渴望挑戰。畢加索常被提到的同期風景油畫還有〖Boulevard de Clichy〗(圖10) ,從那些亮麗的斑點中觀者不難查覺出畢加索是在摸仿印象派大師莫奈與皮索羅的調子。根據這張畫看來,也許畢加索那時還沒有完全理透印象派關於光與色調的精髓,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年輕藝術家已經很好的掌握了印象派的基本技法。從古典現實主義準確與細節到印象派的光與影,學什麽象什麽,而且都做得很好,這也是畢加索的一種天賦的才能吧?

到此為止,本文提到的畢加索的畫,根據正史來說都算不得是他的代表作,不是略去就是一筆帶過,但是我覺得即然要研究一下畢氏之路,看看這些在他青少年時期各個階段的作品,對研究與理解大師的成長過程是很有必要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藝術也和科學一樣,隻有先係統的學習,吸收了前人發展起來的技法與知識,才能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創造出有自己風格的新東西。餘觀現在的許多“藝術家” 們,對視覺藝術的基本理論的101都沒有讀完就來妄評亂侃所謂“現代藝術” ,好笑得就有點象有一次看到報道說當年的因為收到太多由沒有讀過大學或者是非數學專業的人寫的哥德巴核猜想證明的論文,中科院數學所要專門成立一個辦公室來對付這類人的上訪一樣。

那時畢加索受他在巴賽羅娜的朋友邀請,還擔任著一個在西班牙發行的介紹前衛藝術的雜誌,ARTE JOVEN,的編輯。因此他在巴黎的生活並不是很穩定,三天兩頭得不時的跑回西班牙。大概就有點象今天中國的那些不時來往大洋兩岸的EXTRA-PATROIT們 一樣,大概可以起個名叫QUASI-海龜吧      :- )

千裏馬需要伯樂來發現,畫家需要畫商的捧場。從這點上來說,畢加索也是很幸運的,在他來到巴黎的第一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專門經營先鋒派畫家作品的大畫商AMBROISE VOLLARD看上了畢加索的才華,OFFER畢加索一個機會,讓他在這個著名的畫廊舉辦一次個人展。為了這個畫展,欣喜若狂的年輕人沒日沒夜的在三個星期中用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技法畫了60多幅作品(圖11 〖戴藍帽子的女人〗,圖12〖真好吃〗)。在渡過了早年的難關後,那時的印象派在巴黎已經被廣泛的接受。再加上畢加索天賦才華,畫展很是成功。當時的評論家是這樣評價這個西班牙青年的:“ besides the great ancestors, one easily distinguishes many a probable influence-Delacroix, Manet (everything points to him, whose painting is a little Spanish), Monet, van Gogh, Pissarro, Toulouse-Lautrec, Degas . . . Each influence is transitory, set free as soon as caught (I understand he is not yet twenty, and covers as many as three canvases a day)." -Review by Foicien Fagus in La Revue Blanche, Paris, 1901。“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人,多時一天三幅畫。。。”,三個星期中畫了60多幅作品,也許你要說畢加索那時有粗製爛造的嫌疑,但超過半數的作品在展覽中賣出,人家看了還喜歡得出大價錢買下來拿回家去,這至少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畢加索的才氣與天賦。比如象〖戴藍帽子的女人〗,當你欣賞畫家用誇張的顏色與筆觸將這懶散而風姿的年輕婦人表現得如此EYE-CATCH的時候,你大概會同意如果畢加索繼續畫這種當時流行的後印象派風格的畫的話,也能在花都混得挺好吧?問題是學習印象派並不是畢加索離開祖國來到巴黎的目的。畫展結束後維生的錢不是個大問題了,他開始有精力來嚐試用自己的藝術風格來表現對象。而就在這個時候在畢加索身邊發生的一件事使得這種探索立刻就變成了實踐。

(餘之最愛,老畢的畫。。。)

-----------------------------------------------



圖8。〖Moulin de la Galette〗,請對比雷諾阿之著名同名油畫。
雷諾阿的風格明快歡樂,畢加索用他那時特有的西班牙加泰隆派的黑色調子對這個著名的舞廳作了他自己的詮析。





圖9。〖戴大帽子的小姑娘〗,是他另一張仿雷諾阿的印象派風格的作品,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你還是不難從小姑娘直盯著你的雙眼中看到年輕的畢加索喜愛的獨特風格。
象好鬥的小公雞那樣毫不含糊的直瞪著你的雙眼是畢氏年輕時肖像畫的特征。





圖10。〖Boulevard de Clichy〗,畢加索住處附近的一條大街,
從那些亮麗的斑點中觀者不難查覺出畢加索是在摸仿印象派大師莫奈與皮索羅的調子。





圖10a。〖今日之蒙馬特街景〗,蒙馬特街頭賣畫的藝術家們。
能成名的藝術家是很少的,大部份人就這樣過了一輩子。
能成大名的就更少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畢加索是非常幸運的。





圖11。 〖戴藍帽子的女人〗,此畫帶有濃重的後印象派的表現主義痕跡。
看到畫家用誇張的顏色與筆觸來表現這個有點賴散而又風姿卓卓的年輕婦人,
你會不會想如果畢加索繼續畫這種風格的畫大概也能在花都混得挺好吧?





圖12。〖真好吃〗。真好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0529wen 回複 悄悄話 靜等下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