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社會最新動態,應有盡有,嗬嗬
正文

美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揭秘

(2007-05-08 18:59:51) 下一個
日前,美國新澤西州500多個學區同時舉行地方學區委員會選舉。為了增加對美國基礎教育管理模式的感性認識,記者專程來到曼哈頓一河之隔的利奧尼亞小鎮進行觀摩采訪。當天的選舉比較激烈,5位候選人直到下午還在忙著推薦自己,有的打電話,有的挨家挨戶地敲門。  在設立投票站的利奧尼亞小學,記者巧遇兩位學委候選人喬斯·吉門奈孜先生和尼克·巴徹女士。住在該鎮的吉門奈孜目前是紐約曼哈頓環境高中的校長,而巴徹則是要競選連任學委。他們告訴記者,美國基礎教育實行聯邦政府、各州教委和地方學區委員會三級管理模式,由於公立學校的資金除少量來自州政府外,大多由各學區自己籌措,所以三級管理中影響最大的是地方學委。全美的學區劃分與學委組成雖有不同,但基本職能相似。  據介紹,學委製的一大特點是體現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原則。學委成員本身代表著學生家長們的利益,其中有一定比例的非教育行業人員,企業和家庭介入教育,有利於教育界與其他行業的溝通。學委每3年改選一次,當然是最能反映家長與居民呼聲的候選人容易獲勝。學委成員均為兼職,不領取任何報酬,憑著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對本社區居民和學生負責。學委不直接管理學校,而是通過聘任的總監來管理各級學校,總監領取工資,如果總監治校有方,可以續聘,否則就解聘。總監與社區要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以便順利地為學區籌措教育資金。  利奧尼亞學區委員會副主席伊奧塔女士對記者詳細描述了學委的運作機製。學委有很大的權力,負責製定本學區各級學校的教育計劃,製定教育經費的年度預算,征收當地的教育稅,決定授什麽課程、進行哪些考試、使用哪些課本,甚至包括如何提供校車、何時維修校舍等。比如,該學區4月初剛通過一項決議,從下學期開始要在高中開設中文作為外語課程。學區有權征收稅收,為學區內各校配置教育資源,這種財政獨立,使地方辦教育的積極性得以發揮。伊奧塔女士告訴記者,學區選舉既是學區委員會成員的選舉,也是對各學區新年度財政預算的民意測評。這次選舉結果,使得新年度學區預算也獲得通過,整個新澤西州有78.1%的學區預算獲得通過。伊奧塔女士補充說,學委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每次會議對所有人公開,家長可以隨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學委決策時可廣泛參考。由於每一項教育政策大體能反映家長們平時的意見,所以不會擔心家長對教育問題發牢騷、鬧情緒,最後釀成對政府不滿的社會問題。  在選舉結果慶祝會上,記者問到美國的學委製究竟有何弊端,吉門奈孜指出,教學質量問題是常常見諸於報端的熱門話題。居民區已經形成明顯的等級觀念,一般來說,好學校所在的社區其他條件也較好,居民素質高。孩子能夠接受何種程度的教育,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收入。由於各區情況不同,美國中小學的質量和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差距很大。美國的公立中小學實行免費教育,如果家長想為孩子選擇好點的學校,每年要向學校交上萬美元的擇校費,這與大學學費相差無幾。家住利奧尼亞鎮的新澤西州立大學商學院教授阿伯拉翰姆·戴維告訴記者,問題的關鍵是,全國缺乏統一的政策與標準,每個學區都不管其他學區如何,獨立地做出自己的政策選擇,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而美國教育部沒有權力過問任何一所學校的具體事務,各地自行其是,也就容易出現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