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13)
2016 (141)
2017 (106)
2018 (72)
2020 (45)
這次在中國呆了段日子,享受美食和美景,親情和友情,臨別時非常不舍。去年回國看到了一些中國的問題, 今年經濟似乎有所好轉,但依然隻在緩慢複蘇,快速恢複到疫情前的期望並沒能實現。下麵就自己的親曆,觀察,與各界人士的交流及網上的信息聊一下這個大家都關注的問題:
官方媒體依然是萬事大吉,歌舞升平,似乎是曆史上五千年來最強狀態,到處都是民族複興,世界強國的口號。電視新聞簡直有點看不下去。但現實是,中國經濟今非昔比,房地產危機不斷,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失業人口激增,國民消費也低迷不振。 中國經濟已到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最艱難的時期。
有“多名專家”曾預測中國GDP將在2025年全麵超過美國,事實是中國的GDP在2021年就已經占到美國的74.5%,而近四年比例不但沒有半點增長還迅速降到了不到美國的60%。
債務如泰山壓頂,各級政府,企業和民眾都普遍缺乏資金。地方債務的長期壓力使政府舉步維艱,企業在疫情封閉中勉強維持,民眾有房貸和其他債務的壓力。
當然,客觀地從一個外國遊客的角度而言,上海和中國大城市一樣,生活水平,基本建設,社會安全等都不錯,酒店,餐館,打車,外賣等服務十分方便。用在美國、歐洲賺的錢去中國消費,也不用擔心房貸車貸, 醫療,學習費用,整天就是吃吃喝喝逛逛玩玩,確實可以旅得蠻開心的。
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不是這麽回事了,他們需要考慮諸如經濟壓力,就業問題,孩子教育,醫療保障,社會公正,等因素,尤其是中下層民眾,過得蠻辛苦的。不斷變化的政策,經濟下滑讓許多人收入銳減,而肩上的經濟負擔更加沉重。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似乎下降不少,普遍對政府信心不足,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想法混日子。尤其是我們遇到的出租司機,都非常悲觀。
當然不少退休人士(尤其是從體製內和事業單位退休的)日子過得都不錯,安逸清閑,到處遊玩。每個公園總有不少大爺大媽們在跳廣場舞,尤其大媽們穿著時髦,會擺pose, 放得開,活得很瀟灑,我也挺為她們開心的。
孔雀花卉,風景怡人,比小時候印象中的中山公園要漂亮
練舞的大媽
下棋的退休人員
盛開的鮮花
但年輕人的日子就沒那麽好過了。20多歲的年輕人,本來生活在物質最豐富,早已習慣了物質的豐裕和各種便利,但現在似乎無論他們怎麽努力,都很難期待生活水準能超越他們的父母。整個社會經濟都已經陷入了一種困境。
現在16歲至24歲的中國年輕人中大約20%找不到工作。2025中國預計將有1225萬大學生畢業,就業市場有極大的壓力。繼續讀研究生也沒有根本的變化,普通本科大學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3%。
許多大公司似乎隻收985,211等名校的畢業生,競爭十分激烈。據稱211的錄取僅為考生中4%左右,而985僅為頂尖的2%。 並且有些有事業單位直接將國外大學畢業生的報名資格取消,隻要國內的大學生,將小留拒之門外。
看前幾天《華爾街日報》說,去年從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獲得碩士學位的一個學生在中國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一直找不到工作。她說:“即使我嫁給了一個工作和家庭條件都很好的人,我認為我們也不會有足夠的財力在北京撫養孩子。”
名牌大學生做服務員、送外賣等也毫不新奇。這次遇到幾個大學畢業生在開網約車,說到他們自己的遭遇,很是無奈。中國現在發明了一個新詞 “全職兒女”來掩蓋高失業率。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擠入考公務員的道路,追求鐵飯碗,越來越卷。據稱,2025年總共有4萬公務員的錄取職位,但考公的人數是340萬人之多。比剛改革開放時考大學還要難得許多。而且70%的崗位是在區縣的單位,城市裏的位子已經飽和,也就是說辛辛苦苦地考出來,最後落得個“上山下鄉”。
至於那些有工作的年輕白領生活也沒有那麽輕鬆。中國企業的996文化在許多行業都比較根深蒂固,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許多人經常出差,管理人員動不動就周末開會,和美國社會所提倡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相去甚遠。一個在高科技公司上班的年輕親戚,好幾年沒加薪了,但還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沒被裁員。另一個朋友的女兒在公司工作了十幾年後去年被裁了員,現在依然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 疫情前,絕大多數年輕人靠父母的幫助紛紛背上巨額貸款去買房,以為未來的經濟會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多,還清債務根本不是問題。加上中國房地產價格突飛猛進了二十多年,不少人認為房地產隻升不降是最佳的投資。可現實是曾占全國生產總值四分之一的房地產行業現在負債累累,手裏有多餘房的,包括一些親戚和朋友們都在急著出售。許多城市二手房價連降兩年。房價隻升不降遠不再是不變的定律。有家裏不太寬裕的朋友用平生的積蓄買房投資,希望能多少賺一點,結果最後反而虧了不少,給家裏造成很大的負擔。
隨著房價的上漲,年輕人發現即使工作幾十年,也難以在上海等一線城市買下一套房。生活壓力讓他們感到焦慮和不安。 許多人因此喪失了奮鬥精神,不再追求高薪和高職,選擇躺平啃老,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子。躺平文化反映了中國年輕人對於現實的無奈和反抗。
社會上還有這麽一種說法:“如今的大環境,你要是晚點結婚,就贏了。你要是三年前不買房,你也贏了。你如果不買車,也贏了。如果不去創業,也贏了。但凡這年頭有點上進心的人,到頭來都輸的連褲衩都不剩了。“ 又有人說:”現在是四大皆空,口袋空,餘額空,錢包空,卡裏空,空空如也。“
我們住的酒店都連著巨大的購物中心,但發現裏麵的顧客遠比3-4年前少。 各種高檔和中檔餐館也受到影響,許多原來要排隊等的餐館現在都不太要排隊了。雖然購物中心的餐館依然是整個中心最熱鬧的地方。
買XX送黃金的廣告標語到處可見。
麥子和大家說的降級消費我沒太碰上,但新奇地看到市政府開始發放消費卷,在餐館消費一定數目後,可以用消費卷來代替現金。到處是發消費卷的通報。你還可以到網上搖。旅遊消費都可以搖到。這種刺激經濟的手法,目前好像並沒有看到什麽顯著效果。
我們吃的連鎖餐廳的簡單套餐,味道相當不錯,4個菜,還送你飲料,米飯,很實惠。不知道算不算消費降級?
臘腸炒雞蛋
活殺牛蛙
鮮蝦粉絲煲
在中國以製造業為重的政策推動下,國內需求疲軟之際仍大力生產產品,導致通貨緊縮惡化,加劇了和其他國家的貿易緊張,給出口帶來一定的問題。2024年,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總額繼續下降。最近短短幾周內,關稅鬥爭迫使許多中國工廠暫停生產,要求工人們留在家中,進一步惡化了出口和民眾就業問題。大量中美航線的貨輪與貨運航班被取消,許多出口商深圳暫停發貨,港口集裝箱堆積如山,出海的集裝箱貨船很少。
總之,所謂的中國經濟“東升西降”的說法其實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在我看來,真正的國運,不在於響亮的掌聲和口號、GDP的增速,而是國民的收入是否持續增長,生活水平是否繼續提高。如果改革開放的成果無法滋養底層的百姓,那麽再高的GDP都不值得誇耀。。。
在這個真假信息如洪水漫灌的時代,能找到真實信息,不浪費時間閱讀那些來源可疑,and/or機油味十足的AI-generated網文,實屬不易。值得擦亮眼睛,仔細甄別篩選。
故國網上似乎還是歌舞升平,雞血滿滿,實則反映平頭百姓的困苦掙紮和真實想法的公開信息基本都被迅速屏蔽。有時侯,出租車司機的吐槽才是真實客觀的信息來源;那一開口,簡直刹不住車, 說的聽的都過癮:)
貿易戰會進一步影響經濟。謝謝菲兒好文分享,客觀翔實!
也許那時她就遇上這件事,所以考慮讓孩子有份收入。
確實聽到經濟回暖的說法,但事實上從銀行貸款業務來看,僅僅是數量增多,每單數額卻大幅減小。
滿大街都是死氣沉沉的年輕人,生無可戀的中年人,以及朝氣蓬勃的老年人。
到了這樣的關口肯定有人要付出代價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其中,慢慢會好起來的。等到表麵都不光鮮了,自己就知道該幹啥幹啥了。喜歡和有條件躺平的人很多,所以還是有條件的,我就不行,所以就得能幹不能幹都得幹:)不也沒怎麽著嗎,不能想著那些光輝燦爛,為啥人們拍曇花都貪黑,因為一現就沒有了,美好其實就是這樣的。有句話說得好,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過去的商場咱們都喜歡逛,因為熱熱鬧鬧的,現在我很少逛了,因為沒啥人也沒有啥貨,很多貨架都空的。經濟不景氣是一個原因,大家都習慣了網購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坐家裏電腦手機上弄弄就等人送上門,出去就顯得花時間了。我們都得學會與時俱進,經濟不景氣了就少花點錢吧,四大皆空也就能避免了:)
真是讓人難受啊。
大媽絲巾舞被菲兒拍得好魔幻LOL
今日立夏,祝菲兒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