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吾家

當家的給俺寫的序: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夫妻也是一樣,聚則不惜,分則思念。
正文

關於睡眠

(2007-05-05 19:15:01) 下一個

睡眠研究專家經研究發現,每個人在夜眠中平均翻身12次。

夫妻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越長,他們睡在同一張床上時彼此間相隔的距離就越大。

和男性相比,女性在夜間睡眠時更容易被同床者的輾轉反側所攪擾。這是因為體重較輕的一方往往更容易受到體重較重一方的動作的影響。

如果你的配偶晚上沒在家睡覺,那麽你很有可能會稍移至床上原本屬於配偶睡的位置。專家們用“虛構親近”效應來解釋這一現象,認為人們借此行為用以補償伴侶不在的缺憾。對此還另有一種近乎厚顏無恥的解釋,認為人的天性就喜歡占有更大的空間。

雖然可能有人無法回憶起自己的夢境,但絕對沒有從來不做夢的人。

尚未出世的胎兒竟然也會做夢。這一結論的得出是基於一係列測試腦電波形態以及其他機體功能的精密試驗。不過這些未出生的胎兒究竟夢見了些什麽就不得而知了。

“夢境是絕對以自我為中心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人們最常夢見的是什麽?按照出現頻率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依次是:墜落,被追趕或受到攻擊,試圖完成某些簡單的任務但卻以失敗告終,在單位、家裏或學校做一些瑣碎的雜務,性活動。
  全美改善睡眠理事會提供的數據表明,男性職員中有工間小睡習慣的約占26%,女性職員中的比例約為13%,前者是後者的2倍。

達.芬奇有一個工作習慣,平均每隔4個小時要小睡15分鍾。

入睡後的第一個小時末,是兒童最容易發生尿床、夢遊以及做噩夢的時間。

無規律的睡眠習慣可能導致辭青春期發育延遲。

如果你感到難以入睡的話,不妨索性起床,然後將正常準備就寢的程序再重複一遍,這樣反而比在床上耗著更有效果。

每天早晨到戶外日光下活動一兩個小時的人晚上入睡會比較快。從理論上講,這是因為自然光線作用於人體生物鍾的效應。
 
當一個人睡不著的時候,就應該離床活動。他們的理由是,否則這個人就會下意識地開始將床本身與無法入睡的挫敗感聯係在一起。一些人一蓋上被子後情緒就開始煩燥不安,而完全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在抱怨夜間難以入睡的人之中,女性的數量遠遠超過男性。
 
普通人晚上入睡平均需7分鍾。
 
據說有些失眠者有一種讓自己入睡的小竅門,他們在黑暗中試著盡量睜大眼睛。因為這麽做會使眼瞼因疲勞而合攏,隨後就會觸發起睡意。
  
有此人覺得自己難以入眠,而也有此人覺得自己很難睡醒。如果睡眠問題專家自己出現前一種情況,他們一般都不太在意;而如果出現後一種情況,他們會引起高度重視,因為睡不醒往往是健康出現問題的一個征兆。
 
如果你難以入睡,可能是因為焦慮;如果你睡不醒,則很可能是因為憂鬱。

圍在項間的硬領既可能對人造成傷害,同時也能預防打鼾。

一般而言,智力越高的動物所需的睡眠時間越長。
 
一個人睡得越少就會吃得越多。一個習慣正常睡眠的人如果通宵未眠的話,每二天的胃口很可能至少比平是稍大一些。
 
 普通人戒了煙後所需的夜間睡眠時間會比原來少1個小時。
 
人類的最佳睡眠模式應該是以4個小時的睡眠,繼之以4個小時的清醒狀態為一周期的循環。
 
那些每夜隻需6個小時睡眠的人與大多數普通人的深眠時間完全相同,但前者缺少了入睡之初和醒來之前各1個小時的汪睡眠。
 
習慣早起的人似乎更容易調整時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