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Tony Gilroy
【領銜主演】George Clooney,
Tom Wilkinson,
Tilda Swinton
【類型】劇情
【北美首映】10/12/2007【奧斯卡提名】 [最佳男主角] George Clooney
[最佳男配角] Tom Wilkinson
[最佳女配角] Tilda Swinton
[最佳導演] Tony Gilroy
[最佳原創音樂]
[最佳原創劇本]
[最佳影片]
故事:6/10
導演:9/10
表演:9/10綜合評價:A-*****大量劇透,請謹慎閱讀*****黑心公司賺黑心錢,被人告了,就雇人幹滅火的勾當。然而紙始終包不住火,我們的主人公執行正義,揭露陰謀,將壞人繩之以法。
聽聽,多老套的故事。可這麽個老套的故事如何還能拍得讓人豎起大拇指?
現在的世界做什麽都講究different。"Michael Clayton"之所以出色,就在於它的different,也就是在這平凡的故事中見神奇,靠講故事的手法、演員們一絲不苟的表演、用攝影技巧刻意營造的獨特氣氛。這裏就把幾處出色的different之處回顧咀嚼一下:
經典場麵一:
片頭由Arthur(Tom Wilkinson)近乎瘋狂表麵上毫無頭緒但是律師般的邏輯冷靜的自述(實際上是Arthur給Michael Clayton的電話留言)切入,畫麵卻是推著小文件車的小職員走在空蕩昏暗寂靜的辦公樓裏。在自述結束的同時,突然,畫麵上的小推車突然進入一個人滿為患燈火通明的忙碌房間,和剛才的空蕩寂靜形成鮮明的對比。
經典場麵二:
Karen煩躁慌亂的準備過程和冷靜的演說場麵的不斷切換,突出此女內心對事實的極度恐懼和不擇手段的掩蓋心理。
經典場麵三:Arthur從進門被放倒到完全被搞定,2分15秒的鏡頭一氣嗬成,冷酷至極。
經典場麵四:Karen被揭穿後的空洞眼神和全身厲抖,是這個角色悲哀的終結,卻毫不含糊地成為
Tilda Swinton演藝事業的高峰。
經典場麵五:
片尾同樣長為2分15秒的長鏡頭隻是對著坐在計程車裏Michael的臉從開始的嚴峻到最後的微笑,給全片一個完美和意味深長的總結。這大概也是讓George Clooney再次獲得奧獎提名的法寶。
"Michael Clayton"用個人名做片名,說實話實在很爛 (中文翻譯成“英雄”啥的也不咋地,因為這Michael Clayton也很難算個“英雄”);而那張用大紅字寫著"The Truth Can Be Adjusted"的海報同樣夠爛。但是電影當然還是看內容。最為一部十足的劇情片,雖然結果如何其實都完全可以預料,但是改編了三部《Bourne》的
Tony Gilroy拿起導筒的這第一部片子在故事並非出彩的條件下,用了百試不爽的倒敘手法、還有高超的編輯和鏡頭的運用,居然達到了如此出色的綜合效果,“勾引”出奧斯卡級別的一幹演員的演技,令人實在欽佩。
"Michael Clayton"也許並非2007年最出色的電影,但是我上麵提到的這些個經典場麵,足以讓它成為2007年最讓人回味的電影之一。
【和老豆腐一起看片子】最新博文:
《Michael Clayton | 英雄不問出處》:並非“英雄”卻回味悠長下周新片預告:02/29/08"LOST" 1st Look: S4E04 "Eggtown"《Jumper | 穿梭者》:100%的視覺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