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用科學研究的精神做豆腐 2015-2-10

(2015-10-30 19:25:08) 下一個
我做事比較馬虎,特別是做飯。做米飯,米和水的比例隨便,所以有時候稀點,有時候幹點。炒菜,鹽,隨便放點,有時候鹹點,大多數時候太淡。油,隨便放點,一般都少。做饅頭和麵包該量一下,秤一下吧,我也隨便放點,差不多就好了。做豆腐總是貪多,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放石膏粉,大多數時候沒問題,但有時候黃豆放多了,石膏粉就會少了。老師傅也有失手的時候 。

    最近有一群人想自己做豆腐,她們在試驗,有成功有失敗。我想想,不能像過去在學校誤人子弟那樣,亂教別人。都這把年紀了,該認真點。 於是我去買了個很可愛的小電子秤,最大可以稱11磅。盎司和克可以轉換,要是放容器在上麵,可以清零。 

    既然要用科學研究的精神做豆腐,所有的材料就要量一量。這個不難,咱們不是在學校裏經曆過嚴格的化學和生物學實驗訓練的嗎?那時候常常有男同學搗亂,趁我們轉身,在我們的實驗裏動手腳,害我們總是做不出來正常結果。現在家裏就我一個人做實驗,沒人搞破壞。

     昨晚我用水管裏的冷水泡了4杯黃豆(700克),一點沒多放。大約12小時候,4杯幹黃豆泡發到8杯濕黃豆。今天的石膏是認真稱的,一共放了30克(換算成體積是30毫升,6個Tsp,)石膏粉。水呢?打的時候我是用1杯濕黃豆加1杯半水打的,隻有這個比例,我的果汁機才轉的動。不過這個濃度太高,豆漿出不來,我就燒了點開始稀釋豆漿。這個我就沒量了。原則是水越少越好,隻要能把豆漿揉出來就行。水少可以少花點時間燒開,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嘛。 煮開後的豆漿倒進了一個大鍋裏,由於我沒貪心,今天沒太滿,很好。把30克石膏加水到了1杯,攪拌均勻。然後一邊攪拌大鍋裏的豆漿,一邊慢慢倒進去石膏水。我大約攪拌20次。蓋上蓋子,30分鍾後豆腐腦好了。再把已經凝固好的豆腐腦攪散,包起來,壓上重物。幾個小時後豆腐就好了。到底幾個小時呢?那要看重物有多重。一般開始的時候不要壓的太重,過會再加重。如果包的不好,等豆腐稍稍成型的時候,解開重新包一次,再壓。包豆腐要趁熱包,冷了就包不好了。

 700克黃豆,最後有1888克豆腐幹。我壓的時間太長,不是嫩豆腐。嫩豆腐會重很多。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