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瓶梅》裏的茶

(2007-05-19 08:59:12) 下一個
花·果·茶——答弗苓網友

弗苓網友問我《金瓶梅》裏的梅桂潑鹵瓜仁茶、鹽筍芝麻木犀泡茶、蜜餞金橙子泡茶、胡桃鬆子泡茶等到底是什麽茶,具體的茶譜大概是什麽樣。一晃,竟然已經過去了兩個月。此期間不是沒去圖書館搓過地皮,奈何從袁枚的《隨園食單》,到大開本的插圖版《茶譜》,千言萬語可以歸結成一句話,“茶葉泡水就是好!”李漁還在《閑情偶記》中開辟了一章《不載果實茶酒說》,振振有辭地說什麽,他性好品茶,“則必大書特書,而且為罄竹之書,若以寥寥數紙終其崖略,則恐筆欲停而心未許,不覺其汗漫而難收也”!

搓地皮不成,隻好掘地三尺,挖出來點東西,和大家共享。

中國人喝茶的曆史據說始於黃帝時代。《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是茶,唐代以前沒有“茶”字,經常以“荼”代之。神農嚐百草當然屬於神話,但是可以由此推斷,茶最早可能是作為藥物進入飲食生活的。比較可靠的記載在漢代成書的《爾雅》裏麵,將茶成為“苦荼”。《詩經》裏也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句,這裏的荼,據有人考證,就是茶。比《爾雅》早。

茶葉作為飲料之前,可能還曾經作過食料。《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六》說:“晏子相齊景公,食脫粟之食,灸三弋五卵苔菜耳矣。”這的“苔菜”就可能是茶的代稱。以茶當菜的傳統沒有斷絕,現在還有遺風散落各處。華北西北方言中的“茶”就有“菜”的意思,像山西民歌《交城山》裏唱的,“交城沒有好茶飯,隻有那山藥蛋” ,“茶飯”就是“飯菜”。我在陝西插隊時,常聽老鄉用“針線茶飯”做標準來評價女人,說某個女人笨,就叫“針線針線不能,茶飯茶飯不能”。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用竹筒茶拌上油鹽,和大蒜同炒下飯,或者醃茶葉作菜。高級宴會上有茶葉或茶汁製作的名菜,如茶汁蝦仁、碧螺蝦仁、龍井蝦仁、碧螺魚片、龍井雞絲、龍井鮑魚、樟茶鴨子、雲霧石雞、毛峰熏鰣魚等,距離普通人的生活較遠,不過五香茶葉蛋卻不但在國內各地繁榮昌盛,一度產生過“做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浩歎,而且飄洋過海,在世界各地成為華人安身立命的手段之一。這些似乎都是古代食茶的遺風。

茶葉作為飲料的最早年代,大概不會晚於西漢。在辭賦家王褒所寫的《僮約》中,明確規定家僮必須承擔去集市買荼、煮荼和洗滌茶具的雜役。大約從魏晉時代起,茶和酪、酒並列筵宴飲品中的必到角色。賓主見麵,寒暄後獻上清茶,大約是兩晉時代形成的待客規矩,一直延續到現在。

不過,在隋唐以前,茶藝還不很講究,茶道也不成體係。盛唐時代,飲茶更為普及,在南方和兩京形成了“比屋而飲”的趨勢,幾乎家家戶戶都喝茶。這時候,就有人出來建造“理論體係的大廈”了。這就是陸羽寫作的《茶經》。我看到的《茶譜》是21世紀出版的新書,但是基本上延續了陸羽奠定的格局,從茶的曆史名稱、茶樹的種植方法以及茶葉的性味說起,講到茶葉的製作工藝,以及烹茶飲茶的規範等等。

陸羽已將“茶之道”集中到“茶葉泡水”的範圍之內,尚未排斥其他飲料,明代的高濂則將“茶道”確定為排他的,至少要少用慎用花果。他在《遵生八箋》中說:“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點之際不宜以珍果香草雜之。奪其香者:鬆子、柑橙、蓮心、木瓜、梅花、茉莉、薔薇、木樨之類是也。奪其色者:柿餅、膠棗、火桃、楊梅、橙橘之類是也。凡飲佳茶,去果方覺清絕,雜之則無辨也。若欲用之,所宜核桃、榛子、瓜仁、杏仁、欖仁、栗子、雞頭、銀杏之類,或可用也。”

點茶時不用或慎用珍果香草,是為了保存茶的真香、佳味、正色。可是一直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在茶中加入香花佳果,以為奇香美味。清代無名氏《調鼎集·卷八》在列了當時的名茶後,有專門說明了若幹種花茶果茶的製法,大概是《金瓶梅》等裏記載的各種名為“茶”的飲料的理論總結。現抄錄幾種。

1。蓮花茶
日初出時,就池沼中將蓮花蕊略綻者以手指撥開,入茶葉填滿蕊中,將麻絲紮定。經一宿,次早摘下,取出茶,用紙包,曬幹或火烙,如此三次。用錫瓶收藏。

2。清茶
茶葉,石榴米四粒,鬆仁四粒,或加花生仁、青豆泡茶。

3。泡茶
茶葉內加曬幹玫瑰花、梅花三瓣同泡,頗香。

4。三友茶
茶葉,胡桃仁去衣,洋糖,清晨衝滾水。

5。冰杏茶
冰糖、杏仁研碎,滾水衝細茶。

6。橄欖茶
橄欖數枚,木錘敲碎(鐵敲有黑鏽並刀腥),同茶入小砂壺,注滾水蓋好,少停可飲。花紅同。

7。芝麻茶

芝麻微炒香、磨碎,加水濾去渣,取汁煮熟,入洋糖熱飲,煎濃普兒茶衝冰糖飲。

8。奶子茶
粗茶葉煎濃汁,木杓揚之,待紅色,用酥油及研細末芝麻去渣,加鹽或糖熱飲。


《金瓶梅》裏的茶那麽難以找到“理論支持”,似乎是中國文化“大傳統”和“小傳統”分野的一個佐證。陸羽、袁枚、李漁等人的身份並不完全相同,卻都 identified themselves with士大夫,得到士大夫階層的認可,文字也因此而流傳下來,成為茶道的正統。而《金瓶梅》描寫的是市民階層的生活,他們不管那一套,怎麽好吃怎麽來,怎麽有趣怎麽來,不見於“正史”,這就是“考證”如此困難的原因。但是,這“小傳統”也像食茶之風一樣保留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之中,麵茶、果子幹、杏仁霜等可能就是花果茶的遺風。

附錄:弗苓網友的提問
你知道《金瓶梅》裏的這些茶到底是什麽茶,具體的茶譜大概會是什麽樣。比如:
梅桂潑鹵瓜仁茶
鹽筍芝麻木犀泡茶
蜜餞金橙子泡茶
胡桃鬆子泡茶
嗬嗬,古代的人除了“行”不如現代人,可住,食,衣都比今天的人講究多了,當然我指是有錢人。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