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為什麽人到中年,活得越“寡”越好?

(2024-01-09 16:43:19) 下一個

清代學者顏元有一個著名的修身“三寡論”:

  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寡欲以清心。

  古人認為,人生在世應當淨化自我,做到寡身、寡言、寡心,從而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深以為然。

人至中年,曲高和寡。唯有淡若清風,方能自在安寧,活得超然灑脫。

  01

  寡而不孤,是一種自由

  幾年前,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曾向我傾訴。

  他總是感到煩惱焦慮,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不知道該去哪兒,也不知道該做什麽。

  於是隻好呼朋喚友熱鬧一番,也算是一群孤獨患者的狂歡了。

  可是久而久之,他卻發現:

  即使身在人群中,這種孤獨感依然像毒液般侵入內心,無法褪去。

朋友的經曆,讓我想起了書籍《獨處的充實》中的一個理論:

  如何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自我呢?就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他一個人待著時,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

  誠然,現代社會中的匆忙和喧鬧,才恰恰暴露了人們內心的孤獨與焦慮。

當我們學會不依靠外界的刺激和娛樂來麻痹自己,才真正解除靈魂的枷鎖。

  記得陳道明在《楊瀾訪談錄》裏說過,自己一上酒桌應酬就感到煎熬。

  除了不愛酒以外,更多還是因為他真的覺得沒什麽好說的,尤其和是那些醉到神誌不清的人。

  後來,無論什麽人約他,他都幹脆推掉不去。

  即使閑來無事,他也更願意一個人呆在家裏,彈彈鋼琴,讀讀書,享受獨處的時光。

  很喜歡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的一句話: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人到中年,和而不群。我們喜歡獨處,但並不孤獨。

  就像一百多年前,哲學家梭羅在瓦爾登湖邊的小木屋裏獨居兩年多一樣。

  朋友們認為他一定孤獨吧,可梭羅卻覺得怡然自得。

梭羅說:

  “即使是與最優秀的人相處也會使人厭倦,而在獨處時,我做回了自己。”

  生命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無論你趕赴多少熱鬧,躋身多少繁華,終將要脫下偽裝,學會與自己相伴。

  不迎合,不遷就。真切地感受聆聽內在的聲音,這何嚐不是一種自由?

  02

  沉默寡言,是一種修行

  最近,在梁實秋的《浮生若夢》中看到一個有趣的記載。

  北宋時期,文臣劉器做事很有一套,每每有人來探望,他都不開口,有時候整整一天都沒有一句話。

  來客倦怠了想辭去,劉器也不應允。有人問他為什麽要這樣,劉器卻答:

  “能終日矜持端莊地坐著,而不東倒西歪打哈欠,這樣的人,一百個當中難覓一二。而能夠做到的,必定是貴人。”

  梁實秋看到此記載後,想起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於是他有意要考察朋友的定力。

  後來,朋友來看望他時,二人對默而坐,不交一語。

  他遞一聽香煙,對方便接一支;他獻一杯茶,對方便品一口,自始至終沒說一句話。

  而那次造訪,梁實秋一直都無法忘懷。

  兩人既沒有什麽可說的,也沒有離去的必要,一切都自然發生,自然結束,可謂是一場最愜意的交流。

  周國平在《安靜的位置》中寫道:

  比起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人,有時更喜歡和不愛說話的人待在一起(電視劇)。那種“不用聽廢話,更不用逼自己講廢話的感覺,讓人心情舒暢。

  人生起伏跌宕,閱盡千帆才終於明白:

  沉默,是人生最好的武器,也是最好的解藥。

  之前,在一本書中看到,作家賈平凹生平不喜多言。

  最初是因為他不大會講普通話,所以他更喜歡安靜的聽人講話。

  後來有一次,他同一位朋友去北京,朋友雖會講普通話,但卻有些口吃。

  那天,正巧有一個同樣口吃的路人上前問路,朋友一言不發,直到路人走後,朋友才解釋道:

  “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為我是在模仿戲弄。”

  這次經曆給了賈平凹極大啟發。至此,他才明白:

  原來,真正的會說話,不是善於言談,而是適時沉默。

  就像作家王小波所說的:

  “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人生過半,經曆過世事的紛繁複雜,才愈發懂得了沉默的樂趣。

  而我們也終將學會讓浮躁的心沉澱下來,以柔軟舒適的姿態麵對一切。

  03

  清心寡欲,是一種豐富

  曾經聽阿爾及爾地區的人說,他們當地有一種猴子,非常喜歡偷吃農民的大米。

  後來農民根據它的特性,發明了一種捕捉方法。

  他們把一個葫蘆型的瓶子係在大樹上,並在裏麵裝滿了猴子最愛吃的大米。

  這種瓶子的設計,剛好可以讓猴子把爪子伸進去。

  但若想抓大米出來,則完全不可能,除非它能克製自己的欲望。

  而這種猴子卻十分貪婪,往往到第二天早晨,它都會死守在瓶子周圍。

  這讓我想起了導演北野武的一句名言:

  “人這種東西啊,不管外表修飾得多麽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後就隻剩下了一堆欲望。”

  其實,每個人的前半生都像那隻無法掙脫欲望的猴子。

  人至中年,品嚐過世間百態後,才終於理解:

  生活真正的豐富是樸素與節製。

  前不久,45歲的音樂人李健憑借《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節目再度爆紅。

  很多商演和廣告都找上了李健,但他卻拒絕了一切活動,躲到了國外,專心做音樂。

  有人說李健難得,拒絕名利。

  但他卻說:“我不是拒絕名利,隻是不想讓名利消耗對生活的熱情。”

  一直以來,李健都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任憑外界如何浮躁喧囂,他都始終過著低調寧靜的生活。

  很多人不知道,李健曾經是水木年華的一員,但在水木年華最火的時期,李健卻淡然退出。

  他說:“所有的音樂都是動次打次,很燥,很喧囂。我就想做一些比較安靜的音樂。”

  於是,他遠離名利場,在一片麥田的郊區裏寫下了《風吹麥浪》。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半生已過,寧靜致遠。

  我們終將學會清除內心的雜念,感受這人間的至味清歡。

  ▽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到了一定年紀後,就會明白:

  寡身,才有歡愉;寡言,才是智慧;寡心,才懂擁有。

  餘生不易,願你我都能學會向內探索,擯除繁雜,與心靈深處的自己對話。

 

 

來源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