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夜話中南海:該死的還不死,不該走的卻先走了

(2023-11-02 09:22:12) 下一個

2023.10.27

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yehuazhongnanhai/gx-10312023102220.html

2023年10月28日,北京報攤上,頭版刊登已故中國前總理李克強訃告的報紙。

無論李克強專程到上海去突然去世的事實本身有無蹊蹺,中共當局對他死訊的刻意淡化,絕對是精心策劃!

刷手機時猛然讀到李克強猝逝的快訊,第一反應就是“該死的不應該是他!”立刻聯想起一九八九年北京的大學生們驚聞胡耀邦先生突然辭世而喊出的“動亂”口號:“不該死的死了,該死的卻沒有死”。

隨著時光的流逝,能夠在網絡上隨意搜索到的關於一九八九年的那場“政治動亂”的信息好象越來越少。在穀歌上輸入“不該死的死了,該死的卻沒有死”幾個字之後,所見之內容都說是“語出自著名女作家冰心悼念胡耀邦的文章”,但卻又查不出冰心悼念胡耀邦文章的原文。

曾經刊登在《北京之春》的蔣培坤先生前生文章《不死的追求 不絕的呐喊–我的89印象》中回憶說:這次是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突然死亡,胡是一位深受知識界尤其是青年學生愛戴的中共領導人,他在一九八六年遭鄧小平等黨國元老罷黜掛冠而去的時候,就曾引發過一次學潮。四月十五日胡的含冤而逝,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巨大震動,不平憤懣之聲隨處可聞。但人們意想不到的是,這件事竟成了引發新一輪學潮的導火線。在短短的幾天裏,北京的大學生們紛紛“揭竿而起”,匯成了一場當時被視為神聖的學生示威請願的運動。

蔣先生在文章中繼續回憶道:兒子當年還隻是一個不滿十七歲的中學生。……在北大、清華、人大、師大等學校剛貼出第一批大字報的那天傍晚,他就把有關的消息帶到了家裏。以後幾天,他常常利用課餘時間往返於附近的幾所大學,聽大學生們演講,從那些學校抄錄下一些標語、對聯和大字報,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我們至今還能回憶起他抄錄的一付對聯中有這樣一句:“該死的沒有死,不該死的卻死了”。

蔣先生說:當時他心裏明白,我們心裏也明白,那該死的和不該死的,都指的是誰。

蔣培坤先生是前人大教授,已於2015年9月病故。他和夫人丁子霖教授隻育有一個獨生子名蔣捷連1989年6月4日淩晨在北京市木樨地中共解放軍戒嚴部隊槍殺。丁子霖教授因此而成為中國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起人。

在網上翻查出丁先生的如上文章認真恭讀後,即在網上不斷搜索關於李克強去世的相關信息和追蹤報道,讀到《大紀元》的一篇《李克強去世後 梁靜茹知名歌曲再被禁》。文章中說:中共前總理李克強在年僅68歲的時候猝然去世,引發輿論震驚。不少網民進行悼念,也有人質疑死因。在中國的社群媒體平台微博上,有些人開始發布馬來西亞華裔歌手梁靜茹的歌曲《可惜不是你》的視頻。然而這些帖文發布一小時後,就被中共的審查機構刪除了。

美國作家和記者張彥(Ian Denis Johnson)也在X上寫道,“可惜不是你——中國互聯網用戶正利用中國(中共)前總理李克強的去世,對習近平進行攻擊。”這已經不是歌曲《可惜不是你》第一次被禁,去年11月30日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死訊傳出後,有網友引用歌手梁靜茹的這首知名歌曲,還有人在歌曲網頁下留言,但隨後竟被中共網管部門禁言365天。

其實,早在去年8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不幸遇刺身亡後,中國內地的互聯網上出現粉紅幸災樂禍的“歡慶”的同時,也有不少思維正常的網民轉發了《可惜不是你》這首歌來表達對遇刺者不是習近平的惋惜之情。此後中國內地網絡上還掀起了一股“祈翠”風潮。甚至有網民跑到微博話題“#可惜不是你”下留言並出現了“可惜不是尼”、“可惜不是您”的變體。

當時還有報道說,中國內地網絡上也有更聰明的網友把梁靜茹的《可惜不是你》中的”惜”字換作習近平的姓氏”習”字,寫道”可習不是你”;或取習近平姓名的諧音”徐俊平”,留言”徐俊平,可惜不是你”,甚至更恨恨地寫道: “怎麽就不是他呢”!

去年9月也已經有媒體報道說:繼安倍過世的”可(習)惜不是你”之後,同樣的輿論現象也出現在兩個月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逝世後。 去年9月8日,英國白金漢宮正式宣布英國女王過世,中國社群媒體再次出現了曲線嘲諷。這波輿論中,網友以不取諧音、不改字詞的方式蜂擁留言”該死的不死”……。

由此,筆者開始撰寫本文,並想好了標題中就應該出現“該死的不死”的字樣時,就已經百分之百相信中共當局也會和筆者一樣聯想起當年胡耀邦的去世而引發的“政治動亂”,因此而把 “李克強”三個字都當成“敏感詞”加以屏蔽。果不其然,當本文完成之前,已經有不少媒體紛紛轉引了我們自由亞洲網站上刊登的《當局嚴防胡耀邦事件重演 李克強成網上敏感詞》一文,說是剛卸任不久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猝逝,在大陸引起熱議和表達沉重哀悼。本台發現,大陸社交平台隨即展開言論管控,“#李克強”或“#悼念李克強”成為敏感詞,除了政府官方機構或官媒外,民眾不得隨意討論和發表有關李克強逝世和功績內容,包括李克強母校北京大學微博帳號已屏蔽評論功能。不少網民“打擦邊球”,以蠟燭和圖片表達李克強對悼念。有多位中國研究學者向本台分析指,李克強猝逝原因惹爭議,並令人聯想起胡耀邦,加上國內目前處於政治經濟動蕩時期,當局要嚴防“六四事件”重演。

關於李克強猝逝原因“惹爭議”之說,筆者的分析是,如果僅從邏輯上判斷,“被死亡”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對李克強一直存有武大郎開店之心態的習近平已經成功讓他李克強告老還鄉了。但是,中共官媒對身為前正國級領導人的李克強去世消息的刻意淡化,甚至是以習近平的“活訊”力壓李克強死訊的卑劣做法,委實是天良喪盡!

自鄧小平時代開始至今,中共當局對死在崗位上或者退位之後才陸續過世的正國領導人的訃文處理,早就已經公式化了。

當然,正國級裏也還是有主次之分的。這裏說的“主”,僅僅是指曾經的,而且是從來沒有犯過錯誤的黨的一把手,從鄧小平這樣的實際一把手開始,然後是江澤民……。。

而這裏說的“次”,就是包括正在擔任或者曾經擔任政治局常委的一批。比如死在崗位上的前副總理黃菊,再比如曾經擔任過國務院總理和全國人大委員長的李鵬及喬石,等等。同時也包括雖然沒有進過政治局常委會,但生前擔任過行政一把手者,比如楊尚昆、萬裏等。

對於這批(次)正國級逝者的死訊發布,過去一成不變的公式就是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名義發訃告,內容中的“蓋棺論定”也都是從黃菊到李鵬,從萬裏到喬石,一成不變,即所謂“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與如上人等有所不同的是對楊尚昆的訃文處理,因為他位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另外生前曾代鄧小平掌軍,所以首先是發訃告的單位多了一家中央軍委,其次被”蓋棺論定“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國家和人民軍隊的卓越領導人“。

與楊尚昆當然不能相提並論,所以 如今的李克強自然應該是和黃菊、李鵬等同樣身後待遇。

不過,如今的習近平政權為什麽偏偏要對李克強的死訊分成先簡後繁的兩次報道呢?

顯然是因為對他李克強完全持漠視態度的習近平本人也沒有預料到李克強竟然猝逝,寫作班子起草訃告再經習近平等人審閱的過程不是個把小時能夠完成的。相比於李克強,此前相繼去世的黃菊、萬裏、喬石以及李鵬均是先住院後去世,所以給他們的訃告無疑都是事先早已備妥的。但是,這似乎並不能成為先把李克強的死訊“簡化處理”的理由。因為對上述幾個人,當時的新華社”受權“發布訃告的時間,都不是趕在他們被醫生宣布死亡之後立刻進行的。

以李鵬為例,當時新華社“受權發布的《中共中央 全國人大常委會 國務院 全國政協訃告》,準確發布時間是2019年7月23日的18時57分零26秒。人民網轉發的時間是三分鍾之後。訃告寫道:“……李鵬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7月22日23時1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也就是說,李鵬被發布官方訃告的時間比他實際去世的時間晚了19個小時多。

而如今的新華社對李克強的死訊通報,一改過去的常規作法, 先臨時發布一則從版麵擺列上就突顯出很不重要的“簡訊” ,標題草率到僅僅為《李克強同誌逝世》,內容僅僅幾十個字,即: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同誌,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發心髒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 簡訊的後麵附加括號(訃告後發)。

筆者留意到,新華社這則簡訊的發布時間是2023年10月27日8點:9分55秒,也就李克強猝死後的8小時9分55秒之後。

接下來,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全國人大常委會 國務院 全國政協訃告 李克強同誌逝世》的精確時間是2023年10月27日18點31分31秒,與李克強猝逝的精確時間相距18個小時21分31秒。與當初從李鵬去世到官方給他發布訃告的19個多小時的時間差相比,差不多一樣。

既然如此,為什麽對李克強的死訊要進行先簡後繁的兩次性處理呢?答案隻有兩個字,那就是淡化!

假如李克強猝逝之後,新華社就趕在第一時間立刻搶發了一則“短訊” ,那麽對李克強死訊的“先簡後繁”的分階段處理尚可被理解為訃告的起草和被審訂需要時間。但前麵已經說了。拖到在李克強猝逝的八個多小時之後才先布一則“簡訊”,期間無疑是經過了一個從考慮到部署的過程。

現在我們外界都已經看到的過去對其他所有正國級逝者從來沒有實行過的先 發一則簡訊來對李克強之死進行淡化處理的手段 ,也許不是習近平本人先想出來的,而他的直接部下們,特別是蔡奇和李書磊兩人,肯定是從“曆史的經驗值得注意”的角度,立刻敏銳地預料到了無論是黨內黨外還是國內國外,都會在對李克強猝死的驚訝和懷念聲中用一句“該死的沒死”為李克強抱屈。

筆者注意到,當新華社先發布李克強逝世的簡訊之後,它一直是被置放在新華網首頁很不起眼的位置,而置頂的當然是關於習近平的內容,而且版麵依舊是套紅。

而到正式訃告發出後,新華網的首頁依然是習近平居首,而且是通欄標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該通欄頭條的下方則是從太空看一帶一路的大幅照片。至於李克強的訃告,隻是標題大小縮小了三碼的第二條新聞。至於整個首頁的顏色更是依然鮮豔。

這就是外界媒體所形容的用習近平的“活訊”壓李克強的死訊。

相信明天或者後天的中共媒體上會出現李克強的遺體被空運回北京的消息,屆時的習近平是否會假惺假意地現身迎靈儀式或者親自出席李克強的遺體告別儀式也都是未知數。但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是,即使從今往後的一段時間裏中國境內的官方媒體上能夠出現零星幾篇紀念李克強的文章,其內容肯定都是突出他本人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如何如何,而且是多麽地擁護習近平的堅強領導。總之就是以如今我們已經讀到的那篇官方訃告的基本內容一樣。需要強調的是,從鄧小平時代至今 ,無論是在崗位上去世的正國級領導人,還是退休後去世的前正國級領導人,官方給他們的訃告篇幅有長有短,但最短的也比給習近平政權給李克強的要長出許多。 

筆者注意到,李克強猝逝的消息被新華社“簡訊”出來的兩三個小時後,《聯合日報》即發表了一篇內容簡短的紀念文章,首段為: “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來”、“中國開放還要繼續往前推進,黃河長江不會倒流”,這些金句折射李克強的政經思維。

不難看出,這幾句話其實是每句都折射出了對習近平的暗諷。

本文前麵引述了蔣培坤先生前生文章《不死的追求 不絕的呐喊–我的89印象》。而“中國開放還要繼續往前推進“正是李克強不死的追求,而“黃江長江不會倒流”更是他不絕的呐喊。

但是,不該死的他死了,該死的卻留下來繼續作惡。天道不公!

 

(本期節目由高新主持及播講)

(文章隻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