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64)
2010 (272)
2011 (195)
2012 (205)
2013 (210)
2014 (155)
2015 (172)
2017 (152)
2018 (173)
2020 (549)
2021 (413)
2022 (545)
2023 (331)
真相一:中日雙方到底戰死多少人?
八年抗日戰爭,我軍一共打死了多少日本鬼子?抗戰時期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的《八年抗戰之經過》一書中,給出的統計數字是:日軍一共死亡483708人。
日本方麵的資料,收錄在日本史料《日本陸海軍事典》的數字是:從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軍在中國大陸本部,總共戰死404600人。
我軍犧牲了多少?
國民政府資料《抗戰期間國家總支出與官兵傷亡統計表》記載:我軍在抗戰期間,一共陣亡1328501人,失蹤130126人。
我軍用3.28條人命,換鬼子1條命。
這僅指在戰場上,如果把被殺的平民也算上,那麽,這個數字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卞修躍做過詳細統計:在抗戰期間,我國有20620939人直接死於戰爭。是的,2062萬條人命。傷殘的不算。
抗日戰爭,是空前的絕後的國難。
真相二:為什麽遠征軍戰鬥力突然變強?
從淞滬會戰,到武漢會戰,到長沙會戰,我軍都打得不好,可以說幾乎都是被日軍吊打。
但是到了緬甸,我國遠征軍突然間變得很能打,經常圍剿日軍,打勝仗是家常便飯,為什麽呢?為什麽會有這個變化呢?
簡單地說:美援到了。
是的,簡單地說,就是日本炸了珍珠港之後,美國人的援助到了,所以,我國遠征軍,裝備一下子變好了,從湯姆遜衝鋒槍,到美式手雷,到坦克,到炮火支援,天上還有美國人的P51野馬戰鬥機助戰……這些,都是我軍在國內抗戰的時候,想都不敢想的,而這一切,在緬甸戰場,都成為了現實。
不但如此,我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上,每人每天能吃六兩牛肉,豐富的夥食,大大增強了營養,要知道,我軍在國內抗戰的時候,廣大基層官兵,長期隻能吃鹹菜拌大米飯。
日本炸了珍珠港之後,我國和美國站到了同一個戰壕,所以,美國人的援助如泉湧般來了,所以遠征軍戰鬥力立馬提高了。
真相三:戰後日本賠償了我國什麽?
有很多人說,日本投降之後,沒有賠償過中國一點東西。
其實,不是這樣的。
日本當年投降之後,給了國民政府一些賠償,雖然價值不大。
日本投降之後,盟軍總部對日本的一些物資,進行了收繳並分配,其中,國民政府分得34艘日本軍艦,於1947年開到中國。
這批賠給國民政府的34艘軍艦,含驅逐艦7艘、護航艦4艘、巡防艦13艘、掃雷艇7艘、各型運輸艦3艘,總噸位35000噸。
此外,國民政府也派出貨輪“海康號”、“海浙號”、“永興號”等,赴日本接收其他賠償物資,包含機床、設備、造船器材、鋼鐵、化工原料、輕金屬等等各類物資,從1948年1月起,共派船22次,運回賠償設備12504箱,計35912.76噸。
不過,相比起日本給中國造成的傷害,這些賠償,隻是杯水車薪。
真相四:騰衝的骨氣與大連的諂媚
雲南騰衝,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自日軍手中收複的第一座城池,可這次戰役極為慘烈,盡管殲滅日軍60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但騰衝一寸土地一寸血。
戰役結束,很多烈士都已麵目全非,他們沒有姓名,沒有標誌,直到現在還有三分之二的烈士無法辨認身份,遺骸仍然無法魂歸故裏。
戰役結束後,根據李根源提議在騰衝修建一座烈士陵園安葬烈士們,名曰“忠烈祠”。
李根源將軍下令掩埋6000多名日軍屍體時,將屍身完整的日軍反綁雙手,以麵朝墓園跪下的姿勢豎著下葬,墓碑上刻著“倭塚”。
還下令修建了以藏重康美為首的四名日軍石像,跪立在國殤墓園前,以示永遠懺悔。
日方得知這倭家墓葬與四座雕像的時候,多次向我國討要屍骨並要求拆除雕像。
據說日本政府曾向我國提出三個請求:第一、撤掉騰衝國殤墓園內的“倭塚”;第二、將所有日軍將領的遺體全部歸還給日本;第三、撤去國殤墓園前方的4個日軍跪像。
我方代表也提出滿足他們三個請求的三個條件:
一,日本立即將境內的“靖國神社”拆掉,並且停止一切供奉戰犯的行為。
二,必須按照曆史事實修訂日本的教學用書。
三,日本政府公開向騰衝的烈士們以及當年受到日軍迫害的中國人進行道歉。
我國提出的這三個條件是最後的讓步,可日本人卻堅決反對,談判也以失敗告終。
上個世紀90年代,一家日本企業突然提出要在騰衝這個小縣城進行10億項目的投資,條件是讓他們帶走倭塚裏的屍骨並且拆除四個跪著的雕像。
騰衝政府嚴詞拒絕了這家企業的投資。
一個10億項目被拒之門外,可當地群眾非但沒有惋惜,反而拍手稱快。
當時這10億相當今天多少個億?
至今在騰衝古城郊外的“國殤墓園”,4個跪著的日軍雕像依舊享受著唾沫的待遇。
而且這個縣城的人民直到現在依然堅持一個原則:不給日本人提供住宿,不給日本人提供任何食物。這就是雲南騰衝的骨氣。
而大連投入60億建日本風情街,並且主要賣日本貨。這是不是諂媚?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