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64)
2010 (272)
2011 (195)
2012 (205)
2013 (210)
2014 (155)
2015 (172)
2017 (152)
2018 (173)
2020 (549)
2021 (413)
2022 (545)
2023 (331)
綿延至今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包括葉財德。
出生於1985年的葉財德,曾是一個北漂中醫,專長是針灸推拿。從福建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畢業之後,他選擇了北漂。和很多北漂的年輕人一樣,他也曾住過暗無天日的地下室。
(。。。。。。)
幾天前,作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上海工作組社區防控專家、北京市豐台區鐵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葉財德在上海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
一位擅長針灸推拿的中醫,對男性養生也頗有研究的基層衛生工作者,取代了哈佛畢業的張文宏,成為上海抗疫的代言人,這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在這個專訪裏,葉財德指導了上海的疫情防控。他說,“最關鍵就是要切實落實好社區防控的各項措施。結合本次疫情現狀,在上海市製定的‘三區’(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劃分和管控方案,采取了更為精細化的分區分類管理。在疫情處置中,‘三區’方案的實施能夠逐步擴大防範區的範圍,縮小封控區的區域,實現‘動態清零’,最終實現生活生產有秩序恢複。”
看上去,他說得很不錯。有這麽優秀專家的指導,上海抗疫讓張文宏、吳凡等人靠邊站,讓衛健委主任鄔驚雷頭疼住院,也就不足為奇了。
專訪中,葉財德繼續支招上海防疫——
陽性感染者所在單元要采取封閉管理措施,安排專人巡邏值守,有條件的可使用監控設備等技防手段。家門口采用電子門磁、“十字”封條等加強管理,防止人員外出流動,確保做到足不出戶。管控區守好區域“大門”。區域僅保留一個出入口,原則上隻進不出。確需出入的保障人員實行“白名單”管理,均需報備、登記。確診病例治愈出院、無症狀感染者及其他結束集中醫學觀察人員進入區域內,須持相關有效證明。防範區內人員不得流動到封控區和管控區,原則上在所在街鎮範圍內適當活動。
封閉管理、監控設備、電子門磁、“十字”封條、“白名單”管理,這些讓上海成為舉世矚目的管理措施,原來都是葉財德這樣的專家貢獻出來的好點子。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上海那麽多喝過洋墨水的專家學者,你們為什麽沒有想出這麽硬核的防控措施呢?這些讓上海灘鴉雀無聲的動作,出自一個北漂中醫之手,真是讓人百感交集。
這麽真材實料的專家,看來國家是選對了。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年紀輕輕的葉財德,能和上海的市領導、大專家平起平坐談笑風生,討論疫情防控這麽重要的問題。假以時日,以其85後的年齡,以其轉戰四方,指導各地成功抗疫的資曆,這個小夥子的未來,不可限量。每逢大時代,都有這樣的年輕人擔當大任。如此有才能的一個年輕人,現在才是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顯然是有點屈才了。
不知道葉財德平時上不上網,有沒有各種群,對於網絡上的一些消息,他是否了解。也許他太忙了,沒空理會這些流言蜚語。
不過,如果夜深人靜的時候,吃過夜宵之後,曾經住過暗無天日地下室的葉財德,不妨刷一下手機,了解一下上海的民情民意。
上海終會解封,上海灘也終會恢複往日的繁華。希望以後步步高升的葉財德,蒞臨上海時,可以無愧地對自己說,我曾經為上海早日解封做出過貢獻。
微信號:bigdatalab
發表 2022年04月27日
近日,一張哥倫比亞大學的《撤銷決定書》的圖片在華人微信群和朋友圈瘋傳。
據稱有一名剛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中國學生,在其朋友圈發表不當言論,遭人舉報給哥倫比亞大學,最終哥大取消了該學生的錄取資格,並且將其預繳的4000美元學費退了回去。
從上述圖片可以看出,這份的《撤銷決定書》是“哥倫比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The Fu Foundati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發出的。
上麵寫道:我們最近向您提供了關於工程與應用科學2022年秋季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但是在我們的談話中,你承認在微信上,針對最近紐約市發生的不幸,多次發出暴力威脅的言論,不符合哥大的政策及該校對學生的期望,不能被容忍,我們非常重視這些問題,所以我們別無選擇,隻能撤銷你的錄取通知書。
簽發日期是4月14日,也就是不到一周前。
一個廣泛的傳聞稱,該學生在收到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在朋友圈發“要買槍去轟死美國人”,這個言論被人舉報給哥倫比亞大學,哥大於是作出撤銷錄取通知書的決定。
根據《撤銷決定書》顯示,哥大在撤銷錄取之前,還曾與該學生進行會談,該學生承認了自己的行為,哥大為了避免在美國再次發生恐怖襲擊案,於是作出了撤銷錄取的決定。
而關於《撤銷決定書》中所說的“紐約市發生的不幸”。紐約最近有兩個大案,一個是非裔男子在地鐵站製造恐怖槍擊案,另一個是中國女留學生殺死華人律師案。從案件關聯性來說,更有可能是後者。
畢業前
留學生威脅被押解遣返回國
在美國,雖然說是言論自由,但也是有邊界的,你可以罵總統是豬是狗,但如果你說要殺了總統,那立即就進監獄了。對其他人也一樣,在中國的口頭禪“我弄死你”,到了美國,可能就得進監獄了。
而留學生在這方麵似乎了解比較少,也不時有“禍從口出”的案件發生,最“出名”的莫過於2016年發生在愛荷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小倪,他在社交媒體上寫了一句話:“這學期我這麽認真學習,如果學校還是讓我掛了,就讓教授們體會下當年盧剛的恐懼。”還配上了他持槍的圖片。
“盧剛”80年代的留學生,也是愛荷華大學的,但他在1991年槍殺了他的博士生導師和係主任等5人後自殺。在愛荷華大學,“盧剛”絕對是一個禁忌。而小倪本身是槍支愛好者,擁有多把槍支,他這言論一出,警察立即上門將他控製,並被押送到機場,遣返回國,連收拾行李的機會都沒有。
在美國,也存在許多“禍從口出”的現象,中美的文化不同,有些話在中國不犯忌,但是在美國卻是紅線,一定要注意。
打“嘴炮”可能進監獄
類似於“我要殺了你”、“我要弄死你”之類的話,在中國好像隻是一句泄憤的話,但是在美國就觸犯法律了。
前幾年在聖蓋博華人區,有一名新移民開著豪車險些撞到人,然後還口出狂言說要弄死對方,結局可想而知,警察趕到將該新移民抓進監獄了。
開篇所說的留學生也是這個情況,在中國可能大家都當成他的“口嗨”,沒人相信他會真的去買槍殺人,但是在美國就不一樣了,隻要是涉恐言論,“有殺錯沒放過”,該留學生的案底可能還會被移交給移民執法局,以後申請美國簽證都難,別說來美國留學了。
個人特征是禁忌
美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全世界各民族都可以在美國找得到,為了防止各種歧視,個人特征就成了評論的禁忌。比如人的種族、膚色、身材胖瘦,還有性取向之類的。
因此,不要輕易去評論別人的個人特征,很容易被控歧視吃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