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64)
2010 (272)
2011 (195)
2012 (205)
2013 (210)
2014 (155)
2015 (172)
2017 (152)
2018 (173)
2020 (549)
2021 (413)
2022 (545)
2023 (331)
信源:孫娟博客
全民“雞娃”是一場對稀缺教育資源的極致競逐,父母們期望用教育這個最可及的資源,盡可能掃清孩子前程的種種障礙。
一點點小事但就因為這一點點小事
現在焦慮的家長們,正在把娃推進萬劫不複的深淵,娃未來已經昭然若揭。
所有的事都有跡可循,今天抑鬱的80後,以為遇到了”中年危機“,其實他們是三十年前被雞的娃。他們的今天,就是目前雞娃的明天。
近幾年,大學生頻繁抑鬱,40歲的中年人頻繁抑鬱,已經不是個體現象,而是社會問題了,原因在三十年前,但已經很少人會把當時的情況和今天聯係在一起。
如果你不雞娃,隻要娃人格完整,心理健康,很可能反而是以後的贏家。
最近和一位媽媽聊天,她很疑惑。
她覺得,給孩子壓力這麽大,會不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但是如果不這麽高密度的培養孩子,又怕孩子跟不上同齡人的步伐。
尤其看到其他母親全部都急吼吼的雞娃,自己不由自主也得跟上去。
大家都在說,上不了好幼兒園就上不了好小學,上不了好小學就上不了好中學,最後一定上不了好大學。
可問題是,上了好大學就是人生成功了嗎?不上好大學就沒有光明嗎?
18歲就上大學了。人一生要活80年,你對娃的人生期待隻看到18歲?18歲之後他活的好不好就不管了?
有的父母會說,父母也隻能送到這裏了,18歲之後就看他自己了。
問題是,你在他人生最關鍵的階段,把他弄的殘缺不全,剪了翅膀,損了精神,他成年後真正開始活了,卻發現自己飛不起來,還深陷精神痛苦,你真的沒責任嗎?
思考這個問題不能隻看個體,要先看看概率。國內第一批大規模上大學是80後。
目前80後已經步入中年,人生狀態,個人精神狀態已經完全顯山露水了。他們的物質水平,事業發展高度,個人精神狀態,快樂程度,真的和當年高考時的大學排名成正比嗎?
如果你能留意一下,恐怕大多數人都在搖頭。
當年步入名校的學生,其中不乏有好的,但相當一部分人出現了意料之外的狀態。
有的人抑鬱跳樓;有的人精神萎靡,毫無上進心;有的人在混吃等死,沒有理想;有的人麻木,有的人痛苦。
80後人生的真實狀態和當年的高考成績似乎毫無關係,你希望你的孩子是這樣嗎?
也許有人會懷著僥幸心理,認為那些都是個人原因,是偶然出現的,你家孩子不會的。
錯,所有事都有跡可循,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當年的因必然引發今日的果。
好大學對人生影響微乎及微
90年代縣城中學的重點班是個很典型的研究樣本。由於教學資源落後,生源不好選拔,即使重點班,學生結構也很全麵。
高考時,頂尖的學生考到同濟,浙大這類名校,最差的學生在本地專科院校,處於中間各個成績段的都有。
如今這群人全部進入四十歲,現狀卻令人唏噓。
當年的高考成績能夠讓人進入好的大學,也僅此而已。後期無論是否繼續深造,是否在工作中一直上升,都和當初的學曆沒關係了。
當年高考出類拔萃的尖子生,如今已到中年,大多都在體製內當大學老師,在醫院當醫生,在企業當工程師。
這些工作隻是光環,實際情況,完全泯於眾人,沒幾個人有高於生活的理想,也沒人創造有價值的事業。
四十歲時,尖子生的生活和事業狀態已經和上普通大學的同學拉平了。每天都在被還房貸,評職稱煩惱著。
並沒過上當初想象的出人頭地的輝煌生活。
還有一種進名校的,是官二代。從小被父母送夏令營,送培訓班,送重點中學,送重點大學。小時候學會了背唐詩,彈鋼琴,長大後全忘記了,也沒獲得更多的藝術靈感。
每次考學通不過,都有父親直接通過關係送上去,前期太順利,沒吃過苦,形成了習得性無助,不敢迎接挑戰,害怕暴露自己真實能力。
所以一般不思進取,畢業後沒有相應的能力匹配名校光環,在後期的個人發展中連名校同學的圈子都進不去,隻能退回當初家鄉中小學同學的原生圈層。
高考狀元後來怎麽樣了?
請看中央教科院的調查結果:“我們調查了恢複高考以來的33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見《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頁)。
不僅如此,他們還有另一個調查結果: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係。
上海市浦東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程紅兵先生說:“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這一階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誤,就是沒有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
這一階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為基本特征的,由於巨大的就業壓力,導致巨大的升學壓力,學生要不遺餘力地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升學準備。
所以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全部由教師負責填滿,學生在家時間比如雙休日,則基本由家長負責填滿。
這個原因不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會造成的。”
所以,本科時上了名校,真的就鯉魚躍了龍門,跨越了階層嗎?
不一定,人一生發展是動態的,人們就像在河水裏不斷逆流而上的魚群,一生都在河水裏遊動,直到死亡。
剛開始遊在前麵的魚不一定一直在前,遊在後麵的也不一定一直在後。能夠完整遊完全程才是真正的成功。
這需要保持一定節奏,足夠的體力和堅持不懈的意誌力。哪個階段的過度用力,有可能都是對自己的損傷。
能否走到高層次和起步沒關係
人一生的發展絕不是四年大學就能決定的,也不是18歲上的那所學校的高度決定的。
人生就像登山,堅持不懈的一直往前走,才能看到更開闊的風景。
一次,我去國防科技大學看望同學,遇到了他的博士同學。
這位仁兄高中時家庭貧困,就輟學當兵了,在部隊拿到專科文憑,又通過了專升本,接著讀了碩士。最終和我這位高考就考到國防科大的學霸同學,在同一個博導名下學習核物理專業。
兩人年齡差不多,據說現在留在某研究所工作了。
我們都很驚訝,他身上有種不斷進取的精神,18歲時,在別人一步進入名校深造時,他在艱難地從學習的底層慢慢攀登上來。
讀完博士才30歲,這樣不斷進取的精神,也會促使他在以後的人生中腳步不停。
反觀很多高考就進入名校的學生,卻在進入大學之後,變的沒有人生目標,也不懂自我約束,人生基本停滯了。
再比如80後音樂家苗三川,別人上重點高中時,他上的是師範中專,中專畢業後考了很普通的本科。
但他的人生理想非常明確,就是在行業中一直往上走,也非常熱愛自己的專業。
他非常在意和不同人的交流學習,十幾年來一直不斷吸取他人的優點,同時反思自己。
所以,這幾年,隨著水平的提高,他開始逐漸為熱榜電影,電視劇,知名音樂人,紀錄片編曲。
包括《三十而已》,《九州縹緲錄》,抗疫大劇《在一起》,欒樹的音樂會等配樂編曲。
人們都以為他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
決定社會圈層的,不是教育背景,而是綜合品質
社會一直在不斷的篩選,中年之後的的狀態不由高考學校決定。
看看身邊人們的例子就知道了,考上名校的,如果後期自己不繼續努力,也會淪為行業中的底層,連當初校友的圈層都進不去。
有些人雖然考了普通院校卻一直進取的,反而能夠脫離自己學校的圈層,更進一步。
畢竟,大學的學習隻有四年,四年的經曆怎麽可能決定後期五十年的人生層次?
努力的,不到十年,就能實現圈層躍遷。不努力的,不出五年就跌落了圈層,名校的影響已經在他的生活中蹤影全無。
人的一生是動態變化的,好的人生必然是開闊的。來自充沛精彩的生命體驗,這樣的體驗需要精神世界的豐富,足夠的物質條件,個人的社會網絡關係。
如果一個人隻是坐擁幾套房,沒有事業追求,精神追求,也沒有良好的社會網絡關係。
這樣的人生是蒼白而匱乏的,是失敗的。
一個人擁有的最主要的財富不是手裏的財產,而是可以予取予求的社會網絡中的資源。
所以,人們才如此強調圈層的重要性。
社會有其看不見的篩選機製,會在歲月的長河裏,逐漸的把有相同認知水平的人篩選到一個圈層。
在筆者所處的圈層裏,人們的教育背景區別很大,有16歲進入工廠打工的,有17歲就進入北大讀書的,也有海歸,一部分是二本學校畢業的,北大清華的也有。
目前,基本是在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職業基本是企業家,藝術家,大學教授等,在行業中處於中上遊。
人們之間共同共事,交流,分享資源。
這些教育背景如此懸殊的人是如何走在一起的?
他們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斷進取的渴望,強烈的成就動機,開放的思維,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堅持不懈的耐力。
這些品質,導致當初處在山腳的人,經過日複一日的努力,不斷縮小和名校畢業生的距離,最終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也看到了一些人,二十年前進入了名校,現在卻沒有自我開拓的任何圈子,反而隻能在老鄉,親戚,初中同學這樣的原生圈子裏。
以下要照顧到杠精:我並不是說名校畢業的人一定不行,沒考上好大學的一定就優秀。
我的意思是,大學畢業十幾年後,人到中年,人生開始開花結果,進入什麽圈層,當初畢業院校的影響已經微乎及微了。
完全取決於自身的實力,認知能力,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進取的精神,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等,這些綜合個人品質。
過度雞娃,必然導致抑鬱症
近年來,我身邊當初優秀的人,抑鬱的,跳樓的,放棄努力的比比皆是。
沒有社會學和心理學基礎的人,隻能就當前現象討論當前現象。早就忘記了,這是過去的長期的經曆積累的惡果。
前幾年,一位大學教授的女兒正在上高一,一次期中考試,數學考了98分,回家後什麽都沒說,就跳樓了。
人們的結論是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一次考試不完美就跳樓。
其實根本原因不在這裏,人和動物都有求生的本能,更何況聰慧的人類。能決定放棄生命的,一定是因為長期壓力導致。
問其父母,父母說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麽,因為每天隻是強調成績。
20年前考入重點大學的一位朋友,前半生一直跟著世俗的規則奮鬥,攢錢買房,在單位裏爭取更高的職位。
40歲時,卻陷入了重度抑鬱。由於資源有限和個人性格內向,發現自己再也上不去了。
這條路堵死了,卻沒有其他的路和方向可走,前半生一直在追求物質和社會地位,早就把自己丟了,因性格所限,個人精神世界進入了死胡同。
這就是所謂“中年危機”。
我有一位小朋友,美國留學,海歸博士,回國工作後卻發現自己陷入極度焦慮中,無法完成領導交給的工作。
他說找不到目標了,之前都是被事情推著走,該考學就考學,該寫論文就寫論文。
現在在單位裏,沒有人推著自己,心裏充滿莫名的恐慌。
看看雞娃的心聲
@匿名:我是個典型的乖乖女,懂事又早熟,小時候成績也一向名列前茅,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所以父母對我的成績是沒有怎麽過問的。直到有一回五年級的語文考試,作文寫離題了,名次不保了,回到家被破口大罵“我就知道你是個蠢材,沒腦子的人。”
其實我爸媽不算很雞,但這件事對那時候的我來說打擊還是蠻大的,以至於初二成績名次摔到了幾十名時,我萌生了人生中第一個自殺的念頭。
@匿名:小升初最後幾天,在茶餐廳吃午飯,一邊吃一邊舉著紫色紅色黃色綠色的書背文學常識 。周末出門背四個包放在車上,一節課換一個(東西好區分),上課把作業全都搞定,不然再沒時間做了。?這麽過了一個學期如願進入心儀的學校。然後就崩掉了。
@匿名:我應當是有過這種經曆的,我的認知裏是默認的:我就不應該談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不應該輸在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上。
我從小就不被告訴家裏的很多情況,高中的時候姥姥去世,大學的時候爺爺奶奶去世,這些事情都是我放假回家之後才知道的。
初三的時候我的強迫性思維嚴重,整個人僵硬又呆滯,寒假的時候我發覺讀讀道德經我能夠好一些,但是卻被說了——那是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強迫性思維到現在仍然圍繞著我,讓我無數次的覺得我必須要做到那件事情,才能避免自己腦海中控製不住出現的悲劇場景,為了避免這些,我必須向著被期望的方向改造自己。
我總是期望著完全聽從某個人的指令,這樣才能得到平靜。不聽從讓我有最深最深的負罪感,我始終無法逃過自我的暗影。
@搖搖:小時候甚至到現在(留學生回國上網課),一直都處於被“雞”的狀態。
在我學習的時候家裏不能有任何聲音,再加上我不被允許關門,他們悄悄話的聲音我還是能聽到的。我非常討厭這種綁架式的關愛,這讓本來對學習興趣不大的我壓力倍增,就好像不投入學習就要犯罪一樣。
但奇怪的是,有時候我很想安靜的做點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比如寫作比如創作音樂什麽的,他們絲毫不像在我學習的時候那般“杜絕噪音”,這讓我非常沮喪非常失望,似乎除了學習我的一些行動和愛好都不值得被尊重。
甚至大學和同學合租公寓的時候,室友吵鬧,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在家學習的時候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你們這樣讓我難以和父母交代”。
現在大三,不喜歡現在的專業,想轉行讀研但是績點太低,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麽,不知道自己想過上什麽生活。我似乎從來沒有自己選擇過什麽,已經20歲了,我可真是迷茫到病態了。(以上資料,來自【簡單心理】)
焦慮的父母,從沒把孩子當人
再看一下這張圖,焦慮的父母們,從小對孩子的培養都集中在各科具體知識這些細枝末節的內容上,
家長們都把娃當雞,當牛,唯獨沒有當人。
這幾年,家長們大規模的雞娃,不出所料,20年30年後,這群被雞的娃會集體出現精神問題。
抑鬱症,空心病,對人生無欲,會大規模爆發。
看看現在這些即將步入中年的,當年被雞的80後就知道了。他們的今天就是雞娃們的明天,而且會更加嚴重。
所以,看著可憐的娃們,誠懇的建議愛自己孩子的家長,別再雞了。
隨大流和從眾,隻會把你和你的娃帶進痛苦的深淵裏。
付出精神抑鬱,人格缺失的代價,後半生沉淪的代價,去換取對人生影響微乎及微的好大學,得不償失。
內驅力才是成功者的必需
決定一個人一生走的遠不遠,飛得高不高,是英雄主義的喚醒,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斷進取的渴望,強烈的成就動機,開放的思維,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堅持不懈的耐力。
如果你去研究一下後天人生之路越走越寬的人,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愛讀書的興趣。
讀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也就對世界的豐富而好奇,就越有求知欲。
了解的越多,越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越有探索精神,越能啟發智慧,明白自己要做點什麽。
愛默生說:“一個人如果懂得如何去作,那麽他將永遠不會失業。一個人如果懂得為什麽去作,那麽他將永遠是自己的主宰。”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充雜七雜八的知識和技能,而是喚醒一個靈魂。
讓他自發自願的在人生之路上奔跑,讓他在以後的人生中永遠敞開心靈,不斷自我革命,思維迭代,一直成長。
當我們意識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麽時,才能給大腦發出最清晰的指令,讓我們在此起彼伏的多巴胺刺激中,能夠做出符合長期利益的決策。
隻有擁有綜合的個人品質,明確的人生目標,才能像大江大河,遇到阻擋,也會繞路,但卻始終奔向大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