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美不會開戰,洗洗睡吧

(2020-07-27 10:05:51) 下一個

By 肉做的鐵 秦獸

 
中美關係能回到過去嗎?應該是很難,但也不會走向戰爭,最大的可能是將會繼續磕磕絆絆地往前走
 
我這題目,估計又會引來戰豬們的嚎叫,罵我是投降派或者漢奸美狗,上一篇就是因為說關閉領事館不代表斷交更不代表即將開戰,引來一片罵聲,我回罵得更難聽,結果害我評論區被關閉了。
 
 
我是反戰的,我生活在和平年代,這是我的幸運,我更大的幸運是趕上了改革開放,我是文史專業,雖然毫無造詣,但也看過幾本書,深切了解到和平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也從無數書本裏和影視題材裏看到了戰爭對世界的破壞和生命的屠戮,而且我很清楚一點:我們的改開紅利,是建立在和平紅利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和平,人們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將是沙子建塔,隨時倒塌。
 
其實中國人過上和平又安定而且還能吃飽飯的日子,也就短短40年。
 
這方麵最大的反麵例子就是越南,從79年的對越自衛作戰到此後的十餘年間,跟中國一直有軍事衝突,結果打到最後一看,大家都在發展經濟,都富起來了,就他還在玩兒自殘式的擴張,終於靈醒過來,不打了,跟中國劃定界限,然後悶頭搞經濟,這兩年也搞得有聲有色,人民的日子也逐漸好起來。
 
要說打仗,我這個偽軍迷也算稍微知道一點兒常識:中國是內陸大國,曆來的強項是陸軍,尤其在抗戰和內戰中成長起來的中國陸軍,最不怕的就是接觸戰,具體原因我不方便說。
 
戰爭的主要因素是人,這一點毋庸置疑,尤其冷兵器時代,除了將帥的謀略和日常的訓練有素,士兵的體格、膽量、勇氣、格鬥技巧都關係到戰爭的結果,但到了熱兵器時代,有些因素轉變了,我覺得這是必須麵對的現實。
 
雖然人依然是熱戰的主要因素,但隨著科技發展,軍事裝備也在突飛猛進,越有錢的國家越愛惜人命,越文明的國家越強調戰爭中盡量少殺人,多摧毀對方武備庫,但戰爭就是戰爭能,戰爭中誰也無法做聖人,死人是無法避免的事,這種前提下,當然是多殺對方的人,盡量保全自己的人。
 
所以大家都在裝備上大下功夫,努力做到拒敵越遠越好,殺敵能用無人設備就不派遣士兵,這也是近些年無人機、精確製導導彈越來越成為毛拉神棍們夜不能寐的重要原因。
 
我以前說過,在高科技武器麵前,人不過是一堆會說話的碳水化合物,不管你有多英勇無畏,身體比奧運冠軍還強壯,給你一枚炸彈,不到一秒就成為人體渣渣,而要是核武器,瞬間就氣化了,連痛苦都沒有。
 
我家四代軍人,我大舅到死身上的彈片都沒取出來,經常在夢中喊著衝鋒口號驚醒,老人家一輩子佝僂著腰,也因此未能結婚,他直不起腰是因為受傷較重,腰是佝僂的,胳膊是僵直的,活動範圍有限,聽我媽說,我出生後大舅稀罕得不得了,他想抱我,但他隻能雙手平托著我,沒辦法像正常人那樣把我摟在懷裏,貼在胸前。
 
所以說,那些動不動就鼓吹中美對立甚至中美開戰的人,其實都是沒嚐過戰爭滋味的人,也沒有深入了解過戰爭,但神劇肯定看過不少,而且他們也不打算上戰場。
 
無論說可以犧牲10億人的曆史學家,還是說可以犧牲掉西安以東的某少將,他們和他們孩子上戰場的概率完全為零。
 
我之所以說上麵這番話,是因為這兩天看了很多資訊,無論大媒體還是自媒體,不是翻來倒去的報道成都領館有多麽狼狽,就是鼓吹“放棄幻想,準備戰鬥”,這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增加一千枚核彈頭”類似言論的鼓舞?我覺得發展國防這個事情,最好還是低調一些,因為我們畢竟沒到可以完全不把美國放在眼裏的地步,你這高調嚷嚷要挑戰美帝的核武庫,這不是給國家添亂嗎?也為美帝遏製中國公然遞刀子,比如下麵這個截圖(這位作者就是那個“一個高中生寫給方方的信”的作者)。

  
 
看看這位老兄,已經替白宮向中國宣戰了,也已經宣布了中國進入戰爭狀態。
 
目前最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反對中國現在已經幾乎成了美國的一項政治正確的基本國策,在這一點兒上,無論是已經被拋棄的桑德斯還是拜登,或者川普,乃至參眾兩院,我覺得他們是一致的,無非就是拜登當選,可能會先強勢後談判,但老眼昏花、體力不濟的拜登能不能當選我很懷疑。
 
新冠疫情加劇了中美衝突,從疫情前的貿易衝突到今天的經貿、政治,乃至軍事,全方位對抗,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對誰都沒有好處,對各自的國民也不利,但俄羅斯和印度無疑將成為最大贏家,再就是中國周邊的小國,別看國土不大,野心也都不小,所以我對中美衝突的基本態度就是:不要蚌鷸相爭。
 
具體來說就是,原則問題,比如台灣問題,各自尊重,擱置爭議,先不要談,留待以後再說;再比如已經發生的衝突,比如疫情的甩鍋,貿易的爭端,中美兩國都不要繼續擴大化;可以繼續合作的領域,比如已經達成的第一階段的貿易協定,應該繼續走下去,WTO的條款,該兌現的還是要兌現。
 
除了這些看法,我在此也要給那些叫囂開戰的人潑一瓢冷水:
 
不錯,中美之間確實存在矛盾和衝突,但這不能成為預判中美會走向戰爭的證據。
 
曆史上類似的衝突和矛盾在中美兩國之間多次上演,但沒有一次曾釀成戰端。
 
我們從朝戰說起,那時候我們跟美國已經開戰了,按說衝突應該是大得不得了了,可是後來不是還是逐漸緩和並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嗎?今天的衝突,我想,無論如何也不會比70年前更激烈。
 
(而且即使是朝戰,中美兩國一個叫抗美援朝,一個叫聯合國軍,都是打著為了幫助他人的旗號大打出手,都不肯赤裸裸地以自己國家的名義硬鋼,美國飛行員隔著座艙看到中國的戰機裏坐著毛子飛行員,回去報告還被長官訓斥:那隻是一個鼻子比較高的中國人!大國博弈,都悠著勁兒呢,戰豬式的社交媒體看多了,容易得狂躁症。)
 
固然有共同對付前蘇聯的原因,但即使在前蘇聯解體後,中美之間也曾有過在旁觀者看來幾乎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刻,比如1989年到1990年,美國聯合西方多國製裁中國,再比如前南使館被炸和南海撞機,哪一次不比最近的危機更嚴重?尤其1995年李登輝訪美,中美兩國關係降到代辦級,是中美建交以來最低點。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國家之間外交關係分為大使級、公使級和代辦級三種。大使級為最高級。大使有權請求駐在國元首接見,與駐地國高級官員談判,代辦級一般稱為“臨時代辦”。)
 
至於說針對共產黨的法令,比如不準中共黨員進入美國,這類說法至少我在美國的主要媒體上並沒見到報道,即使中美衝突甚至開戰,也絕無可能從今後兩國政府再不打交道了,難道打仗不談判?那麽隻要政府之間要打交道,白宮不跟中國的執政黨打交道還能跟誰打交道?而且美國政府怎樣認定每個中國入境者的黨員身份?所以我老說,見到信息一定要分辨,不管你是親政府還是批政府,都不該別人說啥就信,一定在現有條件下多做思考分析,看到某總編煞有介事地抨擊美國禁止黨員入境的假新聞,我隻能說他帶節奏帶得都以為自己是舞神了。
 
其實就連禁止抖音和微信的說法,也不靠譜:隻是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抖音的海外版Tik TOK,並不存在民間不準使用這兩種社交軟件的法令----一是美國政府不會這麽做,因為這違反了憲法第一修正案,侵犯了言論自由,二是美國政府沒能力這麽做:能下載微信的渠道太多了,管得過來嗎?而且微信主要是華人在用。
 
插敘一句:1962年,中美關係不好,中印衝突,肯尼迪答應了運輸機和一些裝備,但是戰鬥機遲遲不給尼赫魯,應該就是考慮到不想和中國撕破臉,到了1969年珍寶島引發的一係列危機,美國做了調停人,這次是幫了中國;再到1979年鄧公訪美,提前打了招呼,所以一個月的中越之戰,美國啥都沒說,而到了美國打伊拉克,中國也投了棄權票……這也是我在上文提到除了英國,就是中美兩國相契相深,相愛相殺最多的一對兒夥伴。
 
中美兩國相互依賴到什麽程度?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創造出一個新詞叫做“中美國”----Chimerica,以強調中美經濟關係聯係的緊密性,稱中美已走入共生時代
 
 
 
當然,距離“中美國”的提法已經過去13年,這13年來中美之間發生了很多變化,當初美國急需新的有潛力的合作夥伴,中國以廣袤的國土和十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成為美國新的經濟合作夥伴,如今13年過去,又到了時局變化的時候,但此時此刻中美兩國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離了誰都不好過,所以盡管矛盾重重,但是雙方都給對方留有餘地,不然我們為什麽選成都領館而不選北京或香港?
 
美國真的就想跟中國直接開整嗎?我覺得肯定不想,因為中國有十億人口和巨大的民間儲蓄,尤其政府不差錢兒,美國不跟中國合作,那麽會有其他國家跟中國合作,是的,他可以圍堵中國,但中國如今已經有完整的產業鏈和基本夠使的設施和技術,產品還是會源源不斷地輸出的。
 
那麽中國真的想和美國掰臉嗎,我覺得除了那些帶節奏的人和真正的SB,沒人願意和美國絕交,因為要發展經濟就得多交朋友,尤其是全球第一強國,他掌握著全球市場的諸多話語權,我們為什麽要得罪他?除了原則問題不讓步,多數涉及生意上的事情,我覺得是可以談的,畢竟我們需要他們的資金和技術,他們需要我們的市場,而且,內循環何嚐不是內卷化?
 
兩個小孩都賣燒餅,出攤前家裏人規定:再餓不準吃自家餅子!但這倆孩子沒去大市場,而是在一個無人的荒地裏賣餅子,結果甲小孩餓了,用一個銅板買了乙小孩的一個燒餅----反正沒吃自己家的,合規!乙小孩也餓了,就用這個銅板也買了甲小孩的一個燒餅,等到天黑,倆孩子的燒餅全賣完了,但交易額就是一個銅板。
 
所以中美兩國交惡歸交惡,但真要說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我覺得這觀點不靠譜兒。
 
現在這態勢吧,我覺得頗有點兒見不得也離不得的架勢,就是因為利益糾葛,不然你看當年朝戰,說打就打,因為大家沒有共同的利益,隻有敵對的情緒,1962跟印度、1969珍寶島也是說掰就掰,現在就不行了,和平發展這麽多年,大家多多少收都有些生意上的往來了,尤其跟美國,交易額最大,真要走到那一地步,我覺得這世界得多瘋狂?我不敢想象。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大敗,兩年後尼赫魯鬱鬱而終,在去世前一年,反思了這場局部戰鬥:
 
“如果我們能預見後來發生的事情(指印軍慘敗),我們會是另一種做法……印度從與中國的戰爭中學到了----這個世界容不下弱國……我們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

讓我說尼赫魯這話不對:這個世界是能容下弱國的,那麽多弱國、小國不都活得好好的?隻是容忍不了弱國裝強國,印度最大的誤判就是以為自己是強國。

 

 

來源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